文/村姑說情感
愛情的美好讓人心馳神往!愛情雖好,但需要兩個人的精心經營。要想愛情之花常開,需要兩個人的共同澆灌。能夠支持愛情觀念,能夠堅持愛情的基本原則,愛情之花才能常鮮常開。
我們首先要遵循愛情的自願原則。自願原則就是順其自然,兩情相悅。自願就是不受到外界幹涉,自覺自愿行為。自願是真正的愛情基礎。愛情婚姻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愛情婚姻經過社會的變化而變化著。
從封建社會開始,女人沒有人權。只能忠誠於「三從四德」的所謂女德。自己的婚姻由父母做主,聽從媒妁之言。女人只能與互不相識的男人結婚。這種婚姻哪有愛情可言,造不成婚姻悲劇就是萬幸。可是,古往今來,還是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是自己做主的。
比如,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白蛇與許仙。還有古代的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的鳳求凰,以及近代的孫中山與宋慶齡的革命夫妻和魯迅先生與許廣平的愛情故事。這些無一例外不是自願行為的結合。
大家都可以在電視機中看到教堂的結婚典禮。牧師首先問結婚新人的問題就是,「某某你願意與某某結為夫妻嗎?」還有六七十年代我們的民政在辦理結婚登記的時候,也要問男女雙方。「你們兩個的結婚登記是自願行為嗎?」這充分說明,無論是婚姻還是愛情,自願是基礎。
愛情的專一是持久性的基礎。
人人都渴望自己得到美好的愛情時永遠相伴到老。可是,永遠的愛情不是輕易能夠實現的,而是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經營。愛情中的兩個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忠誠不二。都希望自己是對方感情生活中的唯一。如果,做不到愛情專一這一條,那就根本談不上愛情的持久。
據報導,當今離婚人數是當年結婚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九。這說明現代離婚了率實在是太高了。現代婚姻自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自由戀愛的結婚人群。那麼為什麼離婚了率這麼高呢?這一定是一部分忘了結婚的初心,違背了結婚時候的婚姻觀,忘記了結婚典禮時的信誓旦旦。也許其中夫妻一方經不住種種誘惑與愛的考驗,移情別戀了。
比如,眾所周知的娛樂圈明星出軌離婚案件轟動世界等新聞,足以說明愛情的不專一。也可以證明,愛情的不專一就會破壞愛情的持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婚禮上,我們總能聽到相愛一生的種種誓言,但踐行諾言的人又會有多少呢?
但是,在普普通通的民間夫妻中,還是有些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只是我們沒有去發覺而已。也許大家看過紀錄片《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片中的主人公原型。趙炳萬爺爺98歲,姜溪烈奶奶89歲。奶奶14歲就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結婚76年,倆人的感情卻依然像熱戀中的小情侶般,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小甜蜜、小驚喜!這個愛情故事,讓你受到了啟發嗎?持久的愛情難能可貴,但總會流傳千古!
感情中的我們能夠做到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