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許你相思放下

2020-10-10 黃三刀

作者 | 黃三刀(公眾號同名)

年輕人總喜歡把「喜歡」誇張成愛。

比如在校園裡擺上九百九十九朵心形的蠟燭,再加上視死如歸地一跪,儀式感滿格,連宿管大媽都感動;或者胳膊上紋上對方的名字,就算是銘心刻骨了;又或者故意在大雨滂沱的天氣淋溼自己去給女神送傘,就算是相濡以沫了。


年輕的愛情,無法自持,感性實力碾壓理性。中年的愛情,伸縮自如,但也可能像老房子著火,一發不可收拾。

好比張震嶽問:是不是我的十八歲,註定要為愛情流淚?

其實就算是你十八歲沒有為愛情流淚,二十八、三十八、四十八哪怕是到了九十八,也會把十八歲那年沒有流過的淚都補上的。



話說中年人的愛情裡沒有輸贏。當「輸贏」這個念頭冒將出來的時候,其實愛已成往事,有的只是不甘心。

愛情失敗讓人迅速成長,精神自動位列仙班。

秋天的樹才能叫「木」,中年的愛才能叫「懂」。其實,堅硬如鐵的中年,時常承受,時常忍耐,時常卑微,偶爾張揚,唯獨,自我缺失,真愛難覓。



人到中年,有工作,有家庭,高堂父母,兒女垂髫,浪跡天涯做不到了無牽掛,君臨天下做不到四海為家。放又放不下,走也走不開。

人到中年,整體進入「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狀態,老想著如果有錢了就建一座烏託邦。

邦裡全是我這樣的人,大家都安安靜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遇見了就點個頭相視一笑,高興了就喝兩杯,不高興了就一個人發呆,能夠這樣一輩子,真好。地方倒是好找,就是少幾個志同道合的人。



人到中年,正是尷尷尬尬的年紀,喜悅不多,煩惱不少。一肚子隱忍和委屈,說不敢說躲沒處躲,愛不敢愛。

有道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人到中年通常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事業嘛,要麼有成,要麼一眼到老就這樣了。愛情嘛,多半不成功,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倦怠,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素年錦時,我們都會在年華裡老去,韶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不老的,是那年年柳色,燕子雙飛。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說: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要知道,害怕一直擔心的某件事終會發生,害怕一直期待的某件事終會落空。人到中年,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不被傷心的硬道理。

人到中年,就像一名孤獨的救火隊員、寂寞的裱糊匠。身體累,心更累。正所謂男到中年不如狗。

人到中年,家庭就像一座老房子,整天修修補補,裱裱糊糊,保證房子不塌不漏雨就已經超負荷了,還要什麼精裝修。至於愛情,那是奢侈品了。



正所謂人到中年,許你相思放下。一旦放下,便生輕鬆。其實,大愛無疆,表達形式不能囿於肉體。

愛不僅僅是遠遠的注視,是觸手可及卻又縮回的嘆息,也可以是對同性的讚許,還可以是小狗柔軟的低眉,更可以是大千世界一切美好的靈魂,絕對可以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戒小愛,奔大愛,人到中年,人生的方向也可以前所未有的清晰。

人到中年,決勝中年。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不敢相思,偏又相思(情感美文)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清風吹皺春水,餘波未平。時間像過眼的煙雲,消失在日日的忙忙碌碌中。夜晚靜下心來,翻看塵封的泛黃日記,一起走過的煙柳畫橋,一起看過的曉風殘月,一起聽過的楓橋夜泊,一起遊過的斷橋殘雪,浮現在我的記憶的湖面,泛起微微漣漪!怎奈夜涼空佇立,佳人已去獨惆悵!
  • 把一份相思,深深藏,淺淺思,許一份安然
    別人只看到了你的多愁善感,卻看不到你心裡的故事。人有時候變得脆弱,是因為堅強了太久。喜歡上一首歌,或因一段情,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淡的或濃的思緒總想在歌中找到,以慰藉內心所渴求的那份無頭緒的情絲。一個人的時候,打開音樂就會單曲循環,一首歌,一遍又一遍聽著,就這樣整個人被圈在小小那首歌的角落裡,短暫的失憶,放飛著異樣的美好。
  • 人到中年,放下,才是最大的智慧
    人到中年,越來越疑神疑鬼,越來越患得患失。可能是因為自己身邊的人少了,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想多了。總之是過得越來越累。人到中年,背負的東西確實很多,我們能做的不是一直記得,而是要學會忘記,學會放下,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活的輕鬆,才會活的自在,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學會放下的人,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01以前有位斤斤計較的鄰居,雖然才剛四十,卻看起來六七十的樣子,滿頭白髮。
  • 人到中年,懂了愛是什麼,卻沒有了愛的權利,只能成為一份相思
    作者:胡楊映月在遇見你之前,或許我還只是一個自認為自己懂得愛情是什麼的小夥子,然而,遇到你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從前的我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愛情……或許對於每一個中年人而言,都有這樣的一種體會——曾經的自己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是愛情,也懂得愛情的含義,然而,直到遇到那個令自己神魂顛倒
  • 人到中年,學會這四种放下,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人到中年以後,褪去了以前的青澀,開始變得成熟起來,在擁有一些成績以後,難免會變得認不清自己,有一點飄飄然,洋洋得意。人到中年,更不能高估了自己,不要貪得無厭,否則自己總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貪婪買單。人到中年,有賢妻在家中為自己操勞,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心打拼。
  • 上聯: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一世繁華!下聯何人能對?
    1.帝王:待我君臨天下,許你四海為家;2.國臣:待我了無牽掛,許你浪跡天涯;3.將軍:待我半生戎馬,許你共話桑麻;4.書生:待我功成名達,許你花前月下;5.俠客:待我名滿華夏,許你當歌縱馬;6.琴師:待我弦斷音垮,許你青絲白髮
  • 人到中年,要學會放下這四件事,才會晚年幸福
    看著對生活充滿怨言的娟子,其實,人到中年就不要想那麼多所以,人到中年,要學會放下這四件事,才會晚年幸福!,一切都要想開了,不要因為金錢而肆意糟蹋自己的身體,即使你最後得到了一切,人沒有了,那也是家有遺憾。
  • 人到中年....
    驀然回首,以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家庭支柱。不敢生病: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自己,若躺下,天就會塌。不敢休息:再苦再累也得堅持,老少都指望著你。不敢奢侈:省吃儉用。為了兒女甘為牛馬。兒女小時希望她們能快快長大。長大了又有無盡惆悵。房子,車子,彩禮,三座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累嗎?很累。
  • 人到中年:沒有價值的事,莫強求;無可奈何的人,要放下
    這句讀起來略顯拗口的話是說,人活一輩子永遠沒有辦法做到十全十美,這一輩子我們總有很多人和事情強求不來,該放下的就得放下。 莊子很受中國人的喜歡,尤其是他和老子所提倡和發揚光大的道家文化,有很多影響了世世代代中國人的思想。 人到中年,辛苦拼搏了半生,就該慢慢接觸一些道家文化,不要還像個小年輕一樣,每天喝著最煽情的雞湯,打著最勵志的雞血,不管不顧地往前衝。
  • 人到中年,你的生活穩了嗎?
    中年,不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年紀,中年的你,生活穩了嗎?中年不應該是帶著仇恨生活的年齡段,中年還可以奮蹄直追,只是人到中年,穩妥才能夠活的更好,這讓我想起了朋友的父親,2007年的時候四十歲,正是不惑的年代,在本地一家事業單位做中層,家庭和睦,妻賢子孝,父母身體尚好,而他總感覺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例,於是跟上小舅子去了廣西,結果進了騙子窩,傳銷組織,到最後害了一群人,自己的工作也丟了。
  • 人到中年,兒女的事情儘量放下,兒孫自有兒孫福,順其自然就好!
    人到中年,自身力量,身體機能下降,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人到中年,兒女的事情能放下就儘量放下,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和時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觀念不一樣,所以你的思想觀念已經有些落後了,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了。兒女長大了,不要限制兒女的成長空間,自由飛翔,大膽闖蕩,就會有機會。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別讓你的相思,成為一個人的獨角戲
    世界上最苦的味道,對有些人來說應該就是相思之苦了。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無論如何寬慰自己,終究無法放鬆下來。告訴自己一萬遍要放下,仍然會有一萬零一次的失敗。愛一個人的感覺很奇妙,可能對方不是最完美的人,甚至算不上優秀,可對方在你心裡就是最好的一個人。
  • 人到中年,還不能放下這些事的男人,晚年一般都不會過好
    人到中年,人生已經過了一半。面對很多事情和記憶,我們往往沉浸在痛苦的過去無法釋懷。比起記憶力,我們更需要忘記的能力。負面情緒的日積月累會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人到中年,肯定會經歷人生的各種酸甜苦辣,這些事深深淺淺地刻在記憶中,變成帶笑或帶淚的記憶。如果其中某些事讓人憂心忡忡、焦慮不已,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就應該果斷忘記。美國「博聞網」刊載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頸椎疼痛、80%的頭痛、99%的腹脹以及90%的疲勞都是由負面情緒引起的,健康狀況與情緒波動息息相關。
  • 【美文】人到中年,放下執念
    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人,和自己性格格格不入。我們與他們完全不合拍,合不來。這很正常,就好像我們誰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一樣。我們因為受到外界人和事的幹擾,便產生一種執念,把自己的情緒帶入到一個無底的深淵。然而,我們卻很難跳出這個怪圈,總愛執著地和這樣的人「較勁」。
  • 當你人到中年以後你的生活該是怎麼樣?
    當你人到中年之後,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說的三十而立,是指剛剛過了三十歲,人開始慢慢有了點成就。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無論是生理,心理都已經成熟並且趨於衰老工作方面:到了中年時代,大部分人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運氣好的已經當上公司的管理層,每個月供著房貸,上交完生活費,每個月的存款幾乎沒有,在工作中哪怕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卻只能忍氣吞聲,因為你身上背負著照顧整個家的重擔。
  • 人到中年不計較
    ,人生過半,忽然明白計較不起的人生看開,想開,放下,才是灑脫的生活,釋懷昨天,過好今天,忘記煩惱,忘記自我,往後餘生,只有快樂的心情,沒有計較的生活,只有放下的煩惱,沒有糾結的鬱悶。人到中年,人生過半,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嶺,前半生的努力奮鬥,後半生的善待自己,往後餘生漸行漸少,漸少漸貴,不再用自己的標杆衡量他人,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多一點換位,少一點計較,計較累的是心,苦的是身體,折騰的是生活,不計較的中年是逍遙輕鬆的。
  • 人到中年,勿忘初心
    中年,退去了年輕時的魯莽和青澀,多了些經歷歲月洗禮的成熟,穩重,踏實。猶如過了中午的太陽,雖然不那麼熾熱,但顯得溫柔,寬厚。曾經有人問我,人到中年,最怕什麼?我認為人到中年,最怕兩個方面出現問題,嚴重的會家破人亡。
  • 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愛往往是婚外情人
    愛是你我,愛是天長地久,愛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愛是兩個人在一起時的相濡以沫,是一份懂得,是心靈的陪伴和相互的關心。有些時候,陪在身邊的人,不一定是最懂你的人。人到中年,有一種愛情,在婚姻之外,但不能隨便去愛。婚姻之外的愛情,是一種紅顏知己之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真愛,是人生追尋的美麗夢想,但是也得面對現實。
  • 《愛情保衛戰》塗磊辭職:人到中年,幸福的夫妻都會放下這三點
    雖有很多不舍,但我卻在他的這個舉動中發現,中年夫妻,能夠放下這三點,才會婚姻幸福。人到中年,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多回家陪陪家人,不管你的事業多麼成功,沒了家人支持,就像一株無根浮萍,到處漂流。人到中年,要明白社交的本質是等價交換,放棄那些放棄你的人,珍惜那些珍惜你的人,簡簡單單就好。
  • 人到中年,不再高聲言
    中年男人的生日都是這樣過的,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就像爬坡的牛,沒人理解不說,有時候還要擔心鞭子時不時會落下來,有時候是父母,有時候是愛人,有時候是孩子,有時候是孩子的老師或是自己的領導。人到中年,被世事漸漸磨滅了自己的脾氣,更多了幾分和氣。有人說,中年人缺少向上的銳氣。其實,人到中年,不是少了銳氣,而是把銳氣深藏於心,外化於行。在對誰都是好好好、是是是的同時,堅持做好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