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德行善,可以改變命運!

2020-09-07 湛江陳哥

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開心的事,總是抱怨自己命運的不公!遇到了煩惱,總是喜歡往外尋找原因,從來沒有自己反省自己的所做所行!

做人,我一直堅信有因果關係的,這是有科學的依據,物理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也有反作用。例如你把一拳打在牆壁上,你打得越重,你的手就很疼!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想自己快樂!平時就要多行善積德,多德就多得,而父母就是我們的活佛!在我認識的富豪們之中,據我所知,有98%是孝子!

一個時時孝順自己父母的人,一般命運都不會差的,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孝心積累到了一定程度的功德,你自己運氣就會到來。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在我本村有個中年男人,就叫他為C君吧,33歲沒有工作,更加沒有那個女人願意嫁給他,但他是個孝子!冬天怕凍壞自己父母,把父母冰冷足放在自己懷裡溫暖,平時幫自己年邁的父母洗腳做飯,成了村裡出了名的孝子。

C君不但孝順自己父母,周末還跑到鎮裡敬老院照顧老人N伯。有天遇到了改變他一生貴人。同一天,C君在鎮敬老院裡幫老人們打水,剪頭髮,剛好給一個有錢的企業家Q哥見到,因為給他剪頭髮那N伯正好是這個企業家Q哥遠房親戚,Q哥感覺很奇怪,因為Q哥知道N伯沒有兒子的,每年重陽節都是Q哥來看望N伯。

N伯跟Q哥說起這已經33歲的C君,還有敬老院裡面老人們,個個誇獎!後來的故事,就是Q哥把C君帶到深圳發展。

10年過去了,現在的C君成了當地一家龍頭企業的董事長,名下十幾家企業,員工5萬,成了連任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內民營企業家。

所以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多行善多積德,孝順自己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功德。蒼天在上,你的善良蒼天有眼,好人終有好報。

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愛國愛民的人,多做善事,將來功德圓滿,你也可以飛黃騰達!

相關焦點

  •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深度好文)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日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日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行善,福必近;為惡,禍難遠。任何一次助人為樂的善行,都是完善自我,積累福報的機會,請一定要記住:只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 國慶美文分享: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行善合於大道,積德去禍得福,對此儒釋道莫不認同之。積德無需人見,冥冥自有天定;行善自有天知,天地間因果循環不爽。有心為善雖善不賞。這一切都是看你的發心而已,若你行善為了積德,那麼此行善無意義。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
  • 快速改變命運的方法!
    有人說自己命不好,天天行善卻還是運氣那麼差但他不想著多多行善積德,多多往杯子裡蓄水,一直在作惡往外漏水,再多的水總有一天會漏光,一旦福報之水漏光,惡報馬上就會現前,那是很慘的。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但依然經濟很貧困,身體很多病痛,家裡很多煩心事,情況老也不見好轉。因為他杯子可能比較小,福報的水本身就很少,雖然做善事在往裡面加水,但人無完人,總會犯錯,所以還是一直在漏水。
  • 面對婆婆的偏心,多年來心裡過不去的那道坎,就當積德行善了
    別人對你不善,你當作無所謂,權當是積德行善了。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若你自己一身怨氣,每天抱怨,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教育。管它呢,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在有限的生活條件下,把自己活得精彩,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才是贏家。
  • 十種積德行善的方法,有的只是舉手之勞,但積成了大德福就來了
    十種積德行善的方法【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一、「與人為善」,這是講存心,要存一個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眾生。四、「勸人為善」,特別勸導有能力、有機會的人,他們有能力、有機會行善,錯過非常可惜。沒有機會去創造機會,比較困難;創造機會也必須有創造機會的條件,否則也是做不到。所以認識機會,掌握機會,這是真正的智慧。
  • 做好人的最基本德行,行善積德殊勝100句大全
    行善積德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35.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 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是什麼?切不可發空願
    人的定業很難改變,定業就是累生累世造的業定業,也就是命運,命由天定,運在人為,福自多求。命由天定,定的就是定業。但是,運是靠人的後天決定的。運改好了,命才能改變。蒼天讓我們自作自受,也讓我們積德行善,改變命運,如果不是這樣,都聽天由命,人也就不求長進,得過且過混日子了。天有好生之德,人也一樣有好多美好的願望,如果活著沒有希望,誰還願意這樣苦苦地做人?
  •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深度好文)
    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讀完受益匪淺。這個故事在日本流傳已久。說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出名的水墨畫家,很多人都喜歡他的畫,但他的畫異常昂貴,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得起。凡是有人想請他作畫的,必須事先商量好價錢,並付訂金。
  • 命運好壞,因果註定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感覺自己命運不怎麼好,身邊無積蓄,子女不孝順,身體病痛,婚姻不順,各種人生痛苦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對前途迷茫,感到人生無望。更有甚者,會去找人算命,算算自己何時能發財,婚姻什麼時候和諧,生病什麼時候能好。如果聽到好消息,心靈上能得到些慰籍,但是聽到壞消息,則整個人天天都處在惶恐不安的日子裡。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和其平時積善行惡是有因果關係的。
  • 人要積德行善,但在兩個方面過度善良,往往吃虧
    行善積德是做人高尚的品德,但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尤其在兩個方面過度的善良,你就會自找苦吃,我們要特別留意。
  •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自我感悟」
    勤奮的人,能擺脫困境,改變命運;善良的人,能心安一生,改變人生。生活中,會有很多不如意,人心也很善變。1、勤,改變命運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為善而不求人知,默默增長的是你的福報和德行。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命運就會給你怎樣的回饋。正如富蘭克林說的:「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 「狠人」思維:行善要避開人性的醜陋
    人性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違反規律行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就是行善也不行。一個人在行善之前要了解人性,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的行為本無善惡之分,不過是趨利避害,求存而已。為了更好地生存,人性的醜陋就顯露了出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得寸進尺心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小的欲望滿足之後會湧動更大的欲望,故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說法。
  • 積德行善,子孫後代才有後福,把錢都留給子孫,子孫未必守得住
    現如今社會上很多同學,拼命的賺錢,說多留點錢財給子孫,讓他們生活的好點,卻不知,你留財富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其實什麼留給子孫最好,最好的是積德行善積德, 這樣做人,後福就大。
  • 勤,決定命運,德,改變人生
    勤奮的人,通過不斷努力,衝破困境,改變人生,德行好的人,能夠心安一生,改變人生。所以,人生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勤奮、善德,這樣的人生路才能越來越順,越來越好。常言道:「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為人善德不求人知,默默增長才是你的福報和德行。
  • 行善積德,改變命運,萬物皆空,因果不空!
    一個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正直的人。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憑良心辦事。清人王永彬有云:「求個良心管我,留些餘地做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幹事都能從良心出發,那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人還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 行善是偽命題
    不見得,作惡不可以,但是有時行善也有惡報。因此我主張不可作惡,小心行善,最好是不要行善,真實的是善惡都不可行。很多人都錯誤認為這個世界的行為只有善惡之分,要麼是善行、要麼是惡行,這是典型的非黑即白的沒有邏輯的思想。從真理的邏輯角度看,這個世界只有兩種行為:道德的行為與不道德的行為,而善惡卻不是分辯行為的標準。
  • 人為什麼要行善積德?
    佛學將意念稱為念力,一個簡單的試驗可以證明此力的存在:先將兩手比照,證明同樣長短之後,將一隻手放鬆(男左女右),加意念讓它變長。 一般情況下,5分鐘後,它可比另一隻手長1釐米左右(過幾分鐘後還可恢復原狀)。 這個試驗證明,意念可以轉化為力。 有一次,各路的特異功能者雲集一處表演。有人請一位全國著名的大活佛觀看。活佛未露面,只是在休息室隔窗觀看。
  • 老人說:好命運來自好德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老人卻說:不對,這是可以看見的,我這就看見了,因為,一個人的好運氣好福報,是因為他的好德行而來的,如果沒有好的德行,人是不可能有福報的。老人告訴我,一個人的好命運,取決於他一生所修的好德行,那好的德行又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有三個方面。
  • 為人處事,及時行善
    所以與其擔心人生的這些吉兇禍福,不如更積極的如何經營人生,讓你可以轉禍為福,這個就是經營命運最重要的學問,而這個學問在《了凡四訓》當中談得很清楚。袁了凡先生本來只可以活到五十三歲,後來因為積功累德,他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六十九歲了,最後他活到七十幾歲,足足延長了二十年,所以命運是可以改的。問:命運是誰定的?答:自己。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才能活得坦坦蕩蕩,活得自己去主宰命運。為什麼行善不能等?
  • 行善積德,越是有成就的人越不做兩件缺德事,往往福澤三代
    東林大師說:「自古至今凡是有修養有成就的人越是成功就越是低調,為人謙遜,注重自身的品行與修養,在人生的每一步都積德行善,特別是這兩件缺德事從不做,往往這樣的人一代比一代興旺」,聽了東林大師的話,我仿佛理解了人生的真正意義,一個積德行善的人不管自己的成就有多大都要為人低調,往往人生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