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女性是個尷尬的年齡,結了婚的操心家庭,累的跟G似的,30+的女性沒結婚的面對著各種壓力。
女人的30歲,是個神奇的數字。一半天真,一半成熟。一半安全,一半危險。一半是你,一半似乎又不是你了。
下個月就是我的生日,又長了一歲,同為30歲+的女性,突然很想寫一寫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想,也算一份生日總結吧。
《限制級內容:寫給30歲+的女性》
在文章標題前,我加了「限制級」,意味著它並不適合每個人,也請大家不要總是用你的三觀來權衡別人的三觀。
第一:
很多時候,讓30歲+的女人免於踩入陷阱的原因,不一定是你的智慧和眼力。還有可能是因為你曾經吃過的虧,受過的苦,嘗過的傷。
如果天賦決定你的確不可能成為十分聰明的人,那能讓你變得比較聰明的基石也許是痛苦。
試過從二樓摔下去有多疼的貓,哪怕頭腦十分愚笨,它也會明白,懸崖去不得。
世間萬物都有多面維度,痛苦最明顯的維度是負面的,若你只看這一個維度,那痛苦只會是痛苦。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事就要尋找痛苦,反正能讓我們長記性嘛。
不要過於低看人這種生物,但也不適合過於高看。痛苦過多,它不會成為你醫治你的藥。相反,數量龐大的情況下,還會讓人變得惡毒和卑鄙。
一定程度的痛苦,才是藥。可畢竟是藥,你也該釋然,是藥都有三分毒。
第二: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特別是30歲+的女人幻想是一種精神上的造夢,適度的健康的幻想可以讓你的精神脫離現實,頗有些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悠哉。
但某些女性習慣性沉淪幻想,跟一個男人才認識時,幻想在一起的幸福。單身時,幻想愛情從天而降的幸運。遭遇一點點欺騙時,幻想自己正在陷入驚天陰謀的處境。
本來無傷大雅,可遭就遭在,她們會把幻想當成真實的酒。
如同看文章時,你讀到男人出軌,便想像自己也有可能會遭遇這種背叛。你在假設或猜測,這無可厚非,但你因為假設和猜測而滋生的情緒卻是真實的。比如,對男人的懷疑、對生活的沮喪、對愛情的失望……
不是不準你們懷疑、沮喪、失望,而是——如果你要痛苦,怎麼也應該是真實發生了痛苦的事件。而不是你想像中可能會發生的痛苦,便提前去痛苦一把。
你這痛苦,空穴來風,不值當。
才認識一個意向性對象,便幻想跟他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幻想是假,但那一刻你的喜悅的確是真。咋一聽,你沒損失。
可你的喜悅是泡沫,不是對方給的,全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當你用想像去代替對方實際性的付出時,你也難以真正得到他的付出。
痛苦和幸福,都應該建立在真實之上,你的痛苦要師出有名,你的幸福也應該證據確鑿。
第三:
三十歲以前,貪戀綠葉上的露珠,迷戀枝頭上的紅花,這樣的欲望很旖旎也很年輕。
三十歲後,你要明白露珠很漂亮,但經不起時間。紅花很美,也經不起煙火。這些東西在年輕時,品嘗和咀嚼即可。
此時的你,要試著欣賞紮根盤旋的筋脈,厚實渾雄的土地。而不是一夜即逝,一季即散的香豔。
很多人提倡做人別受年齡控制,這很理想,也很浪漫。但事實上,年齡的客觀限制是存在的。
也有七八十的老太太,瀟灑地去跳傘、露營、自駕、談飛蛾撲火的戀愛。
可現實中,極大多數高齡的老太太都不具備跳水、露營、自駕的生理素質,以及飛蛾撲火的戀愛的心理素質。
客觀認識這一點,比你盲目推崇可能更恰當。
二十歲有的戀愛熱情,不一定你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還有。談適合自己年齡的戀愛,是歲月帶來的自知之明。
十八歲情竇初開時,談戀愛看車、看房、看工作……顯然不恰當。可二十八歲時的戀愛,不看車,看房,看工作……同樣不恰當。
不僅僅是戀愛,以此類推,很多領域都會刻上時間的印記,例外的人並不多。覺得自己很特殊,是大多數人的想當然。
第四:
你跟最愛的人分手了,以後你的世界再也沒有這個人,一想到這裡,你就很痛苦。
換個角度想,以後的世界沒有了這個人,但你曾經的世界裡也沒有啊。
這個道理,大家想一想就能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兒,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兒。
問題出在哪?對於人而言,要麼從未得到,要麼從未失去。難就難在,得到後,卻失去了。
我們過不去的坎,不是人沒了,而是——我本來擁有過。
一個不美麗的姑娘,對於自己容貌的在意程度如有50%,那麼一個本來美麗但最終失去美麗的姑娘,對自己容貌的在意程度一定會大於50%。
這種執念,很難完全消除。不是你的能力不夠,而是那個人,的確在你的生命軌跡裡留下了印記。
一些人總思索在失去後,要如何抹掉這種印記?平心而論,印記這種東西不容易抹。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去安放它。
我對於得到卻失去的人,從來不強迫自己遺忘,也不強制自己不再需要。
我很務實,失去什麼我會再找回來。所謂找,不是我失去A男,就要去找回A男。而是,我失去的是一個怎樣的人,那麼我就會再次去尋覓同樣的人。
聽起來好像對下一任不公平,其實不至於。人是分類型的,我們喜歡的只是一個類型,而類型是客觀存在的。
我喜歡吃甜食,那所有甜食在我眼裡是一個類型。這不等同於,我會把蛋糕當成糖果。所以,不存在不公平。
很多人問怎麼釋懷失去?能怎麼釋懷嘛,找個差不多的補上來嘛。話是糙了點,但你仔細品,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兒。
30歲+的女人當你覺得誰誰誰不可替代時,很大程度上是你沒有遇見這個跟誰誰誰同類的人。
對異性的喜好,可能會隨著經歷和年紀,有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更喜歡身材好的,笑起來陽光的……但你喜歡的核心點,通常不會變,例如聰明、內斂、成熟……
第五
這些內容是循序漸進的,從淺到深,從外至內……就好比,最開始上了一盤白菜,開了開胃口後,我覺得大家可以吃得下牛肉了,便上了牛肉。牛肉徹底消化後,吃得消更精緻的大餐,我又試著努力將內容烹飪得更有層次與水準。我一點點試探著分享的邊界,加深著內容的作用力。
寫這段話時,我挺忐忑的,不想被誤會我過於自大,端著一副人師的姿態。
容我解釋一下,並沒有自大。我的確在有步驟地規劃一個閱讀階梯,為此我也不斷地學習與思考,就是為了不辜負這個分享者的身份。
老讀者留心觀察一下就能發現,我主張個性,因為從女性成長來講,培養出自己的個性,是一種底色。
若底色不打好,不管後面我分享什麼,你吸收後都會少幾分自己的味道。因為,個性沒有率先佔領一席之地。
而且有個性的加持,你不會人云亦云。哪怕是看我的文章,我也希望你保持個性化的思考與判斷。
以前我側重於心智。心智是為了平衡你的個性,若心智不達標,沒有分寸感的個性是一把作繭自縛的刀。
我是每天都會看完所有留言的作者,留言反饋給我的信息是:現在更新這個系列,大家不一定能接受。
不會一邊倒的呈現她們霸氣凜然,硬氣逼人。雖然這些也有,但還有她們對委屈的隱忍,對屈辱的負重……她們的狼狽、尷尬、渾濁……
所謂硬核,絕不是虛張聲勢的紙老虎。
從寫作來說,我的確不擅長家長裡短,也不喜歡。我希望自己筆下的女性是鏗鏘的,能低頭能昂首。能在泥土裡打滾,能在夜宴上笙歌。
也許你認為這類女性並不是大眾女性,不具備參考意義。可大眾女性到處都是,我有什麼可寫的呢?
30歲+的女人我不是抗拒平凡,而是恰好這個系列我不想寫平凡。不想有男人負心,女人幽怨;男人無情,女人多淚……
我只想寫女人,寫我喜歡的那一種女人。
所以要活出30+的女人的精彩。
歡迎添加關注和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