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古時,人們將40歲稱作為不惑之年,而今40歲,不管男女,都是生活事業的巔峰時期。
可正是大好時光的40歲,卻成了現代人健康與疾病的一個分水嶺,稍有不慎,也會引發意外的發生。
昆圖斯說:「習慣比天性更頑固。」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40歲之前,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抽菸喝酒、胡吃海喝、為了賺錢,超越身體的極限……
40歲之後,如果用一些壞習慣來透支自己的健康,到最後的結局,也許就是用錢來買命。
關鍵是,你手裡還得有錢,而且錢也不一定能救你的命,就怕最後,再多的錢也換不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樣說,並非是危言聳聽,生活中那些意外身亡的人,很多是因為過度透支身體,終究沒能活過50歲,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讓人惋惜不已。
所以,40歲以後,戒掉3個習慣,你會越過越好。
01
第一:戒掉菸酒
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
很多人在最初是沒有吸菸和喝酒的習慣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因工作的壓力,或是業務的需要而妥協。一旦習慣以後,菸酒也就不離手了。
認識的一個朋友,她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初戀男友,兩人相戀了六年,就在談婚論嫁時,男朋友卻棄她而去。
因為傷心過度,她開始每天吸菸喝酒,把自己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後來雖然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了,但是吸菸喝酒再也戒不掉了。
42歲那年,我們再見她時,是在醫院裡。因為長年吸菸喝酒從不控制,她患了重病,而且已經到了晚期,真的讓人很痛心。
有研究表明,吸菸至少減壽10年,而喝酒也能引發很多的疾病,但是如果在40歲之前戒菸戒酒,就可以抵消掉菸酒帶來的減壽效應。
所以,不管男女,也不管你有多長的煙齡酒齡,只要把菸酒早日戒除掉,就能多挽回幾年的壽命。為了自己餘生能活的安康,還是儘早扔掉抽菸喝酒的壞習慣。
02
第二:戒掉冷飲
英國小說家毛姆說過:「改變好習慣,比改掉壞習慣容易的多,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在我們二三十歲時,偶爾喝點冷飲、吃點雪糕倒也無妨。但是40歲之後,就應該徹底戒掉喝冷飲的習慣。
中醫認為,人到40時,便會陽氣不足,而冷飲之類的食品,不但傷陽氣,還會傷人脾胃。
醫書上講:「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平時那些無節制吃冷飲的人,身體抵抗能力都會比別人差很多。
身邊就有這樣的真實事例,姐姐同事家的孩子十歲左右時,因為奶奶批發了一箱雪糕,放在冰箱裡。
孩子趁奶奶不注意,一口氣連吃了十幾根,後來發現時,孩子又拉又吐,渾身打擺子。
孩子送到醫院,算是搶救過來了,大人們也都放了心。可是第二年,這個孩子突發類風溼關節炎,得這種病,年齡越小越兇險。
到最後,孩子所有手指的關節都變了形,加上激素的治療,整個人都胖了好幾圈,路也走不了,後來只能坐輪椅。可以說,她的這個病,和那次狂吃雪糕,是有一定關聯的。
小孩子尚且如此,成人40歲之後,就更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樣就怎樣。畢竟冷傷陽氣,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也應該早早戒掉冷飲為好。
03
第三:戒掉甜食
很多中醫名士都推崇一種養生之道:不吃甜食。
糖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類食品,平時炒菜、製作甜品時,也都需要糖的配料。所以,要想戒掉甜食也是很難的。
當然,少量的吃些甜食也無關緊要,但是一旦食用過多,還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特別是人到中老年時,腸胃功能逐漸減弱,如果吃多了含蔗糖類的甜食,就會引起腹脹氣滯的反應,不利於消化,也會影響營養的正常吸收。
還有些糖尿病患者,是堅決要戒糖的,有的人就是因為管不住自己,認為只吃上一點沒什麼事,結果因病發症住進了醫院。
不過我們健康人群,沒有必要拒絕所有含糖的食品,比如:蜂蜜就可以替代糖分,既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又不易積累脂肪。
但為了自身的健康,還是儘量少吃糖。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最好能把高熱量的甜食給戒掉。
04
俗話說:「壞習慣就像餅子,碎了比保存起來好。」
既然是壞習慣,幹嗎還非得讓它延續下去?想要保護好自己,讓自己的人生不過早的留有遺憾,就應該把這些壞習慣碾碎了,扔得遠遠的,再也不去撿拾它。
人到四十,丟掉3樣東西,日子越過越興旺:吸菸喝酒的習慣,愛吃冷飲的偏好;嗜吃甜食的生活。
馬斯洛曾言: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事業不斷壯大,還是早點做出改變。越早從這些壞習慣中脫離出來,你就越早比別人拿到長壽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