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社科院發布《上海社會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在其中「生育與青少年發展」章節中,發布了上海社科院針對上海青少年性健康調查報告。本書的編撰者之一,上海社科院裘曉蘭博士,對上海1958名青少年開展問卷調查後,得出了以下結果。
調查顯示:
初中生有過戀愛經歷的比例為9.9%,高中生比例為37.2%,大學生比例為53.9%。
初中生中有過接吻體驗的比例分別為8.7%,高中生的比例為24.9%,大學生的比例為40.6%;有過性交體驗的高中生比例分別為8.3%,大學生的比例為13.7%。
總體來看,青少年性行為低齡化已經是一個普遍的趨勢。
調查顯示:
青少年對婚前性關係接受度正在提升。認同 「結婚之前,應該守貞潔」的男女生比例分別為55.8%和65.5%。而1999年,這一數據是60.6%與74.9%。
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查中認為「即使沒有愛情,也可以發生性關係」男女生比例分別達到20.5%和7.2%。而1999年的這一數據為4.8%與0.9%。
調查顯示:
青少年對「少女懷孕」態度日趨寬容。對少女懷孕的態度表明為「關心幫助」的男女生比例分別達到44.4%和54.9%。
青少年與異性交往的尺度越來越開放。本次調查通過對青少年對夥伴(群體)交往、看電影、寫信、約會、拉手、旅行、接吻、愛撫和性交等交往形式的允許程度,來了解青少年對異性交往的態度。
結果發現:
青少年對異性交往的允許程度逐漸走向開放,以接吻項目為例,1999年時青少年的允許比例為10.4%,2004年上升至12.6%,而這次調查的數據達到25.4%。
這一組數據說明了什麼?
是否意味著一些青少年的道德出現問題?
裘曉蘭認為,並非如此。
縱觀世界發展趨勢,青少年性行為低齡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現象,不僅發達國家如此,在發展中國家與欠發達國家同樣存在。
究其原因,是通訊科技高速發展,在網際網路時代出生的青少年,從小通過網絡接觸各種信息,認知趨向多元化,在性領域的寬容性與開放度日趨提高。
青少年在進入青春期後,對愛情與性充滿好奇與期待,甚至偷嘗禁果,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本來也很正常的事,但裘曉蘭發現,在性行為低齡化加速的同時,選擇不婚不育的年輕人比例也在上升。30%受訪者都認同性是美好的,但也13%的受訪者認為性行為最大的作用是減壓。性成為了遊戲人生的方式,而並非生兒育女的責任。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調查中,許多家長和老師對性教育的態度也許可以說明問題。
在面對這樣一份問卷,許多家長和老師感覺非常尷尬,覺得這事情不太好對孩子明說,或是遮遮掩掩,或是直接拒絕,調查的過程舉步維艱。
「其實他們都懂,現在的小孩啥都知道。」一位老師在拒絕問卷後這樣回答。
「這我信,但問題是他們是怎麼就突然懂了呢?」
裘曉蘭發現,不少孩子無法向家長和老師請教兩性關係與性健康相關的知識,大部分都是羞於啟齒,或是直接被拒。
而在學校和家庭,正統性教育幾乎為零,孩子基本只能「自學成才」。
數據顯示:
有23.0%的青少年在遇到性困惑時通過網絡(含社交軟體)尋求答案;而通過學校課程尋求性困惑答案的青少年比例為14.2%,從朋友和同學處尋求性困惑答案的青少年比例為12.4%。
通過網際網路上自學性知識,的確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方式,但問題是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難免會接觸到有害信息,不少孩子就是這樣被「帶歪」了。
除了缺乏正確的性心理觀,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護知識也是極度缺乏。
調查顯示:
受訪青少年對性知識的掌握存在明顯不足。在避孕方法、感染愛滋防範、性侵防範等方面,有大量受訪者接收了錯誤信息,許多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青少年,沒有任何避孕措施,甚至有人表示從來沒有採取過避孕措施。
「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坦然面對。」
裘曉蘭認為,當下當務之急,是要真正啟動喊了許多年,但一直沒動靜的性教育。
在日本、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系統化的青少年性知識教育正在逐步健全完善。如何用恰如其分的方式,把那些「你懂的」知識,準確傳授給青少年,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專業與實踐的積累。
以美國為例,性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延續到高中的。總統歐巴馬曾號召每個孩子都能在學校裡接受到medically accurate, age-appropriate, and responsible sex education.——科學的,適齡的,負責任的性教育。
而 2012 年由美國衛生協會、美國學校衛生協會、美國教育協會等聯合發布的《美國國家性教育標準》 ,就體現了這個精神。大致上,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孩子每年要有 5 小時的性教育,而 5 到 12 年級每年要有 10 小時左右的性教育,主要學這 7 個方面的內容:
即便如此,美國青少年的早熟以及性開放程度,還是讓他們的家長非常頭痛,造成的社會問題更是比比皆是。
在中國,自古以來盛行禁欲主義,傳統觀念對於性的態度非常躊躇,即認為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又覺得不可言說。這直接導致了性知識教育啟動舉步維艱。
現在,一些幼兒早教已經開設了性別教育課程,一些觀念較為前瞻的學校也設立了性教育課。
「但這些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統,要儘快把這些性知識教育整合起來。」
裘曉蘭說,當下青少年性行為低齡化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當務之急就是要為他們指明正途,繼續掩耳盜鈴只會遺害無窮。
(新民晚報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