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佳境界:三分醉,七分醒!

2021-02-09 每日一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日一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人生何時醒?人生何時醉?

醉醉與醒醒,誰能知其味?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人生,

太精明是一種累,

太糊塗是一種罪,

智慧的人生是,

該醒則醒,該醉則醉。

人生需要三分醉,七分醒;

喝酒需要三分醉,七分醒。

醒著是一種痛苦,

醉著不醒是一種快樂;

醉著醒是一種痛苦,

醒著醉是一種智慧。

清醒是一種痛苦,

昏睡是一種無知。

半醉不醉的人生是一種生活。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

醒與醉在人,不再酒。

醉的時候想醒,

醒的時候想醉,

所以經常喝醉。

人生最佳境界:半醉不醉,

半醉不醉的人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醉眼看世界,清醒度人生。

夢一場,醉一場,

醒來之後,一切都如過眼煙雲。

醉是人生,醒也是人生。

有時醉不如醒,有時醒不如醉。

醉了,

忘掉了一切的憂愁與疲勞,

回到家倒頭就睡,

醒了又是一片新的天地。

快樂人生,

一半清醒,一半醉,

心分兩半,

一半清醒做事,另一半包容理解。

我醉與不醉,

是在你們的眼裡。

但是我醒與不醒,

確實是在我自己的心中。

人不醉,酒自醉,

酒醉人來人自醒。

醒與醉,朦朧間,

誰知是醒還是醉?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相關焦點

  • 人生的三分與七分
    1、三分糊塗,七分清醒曾國藩曾有一幕僚李眉生,才氣縱橫,做事不拘一格。一天,李眉生恰巧看到有一名儒,在文章中稱自己品格高尚,不為一切誘惑所動。李眉生覺得此人太過荒謬,於是在一旁對其嘲諷一番。曾國藩得知後大怒對李眉生說:「我也知此人言行不一,可是你這樣公然揭穿,只會得罪人,給自己埋下禍端啊。」
  • 百般乖,不如一味痴;十分醒,不如三分醉
    這種心境將人生變成一串串接連不斷的賞心樂事,將快樂加倍。同樣,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痴迷也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有人愛上網,有人愛上山;有人喜歡周末遊湖玩耍,有人喜歡假日閉門在家;有人執著購物、戀戀不捨,有人對著一部深情偶像劇淚眼潸然、難以自拔。芸芸眾生,各有千秋,大千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小美好有待我們發掘和痴迷。
  • 村長壺中歲月感悟-飯局文化,往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人生:半醉不醉,半醒不醒。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陶淵明說,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鍾嗣成說,試問屈原醒,爭似淵明醉?早尋個穩便處閒坐地。人生何時醒?人生何時醉?
  • 難得糊塗,是一種境界
    糊塗有糊塗的好處,裝傻有裝傻的境界。不要把存摺上的數字當做人生的一種榮耀,也不要把地位的高低當做生命的驕傲。生前你有金山銀山,死後不過是廢紙一堆;生前你有高官厚祿,死後一樣是一個墳頭一堆白骨。活著別在意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開心就好,舒心就好。 人生,何必太清醒?
  •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醒半醉半神仙
    在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的:「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但求半稱心。」人生沒有百分之百的圓滿,總會留下無盡的遺憾,萬事只求「半稱心」,少一些盲目多一點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對人生。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欲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剛好60分
    有人在微頭條評論:70-90分幾百人,100分幾個人。總有人說狀元沒有成就,幾十萬考生狀元只有1個,然後去和後面幾十萬人比一個帶有運氣成分的巨大成功?如果比請拿前1%的人和第二個1%的人,和第三個1%去比較,不要把這事弄成玄學。我的回答寫的都是真實的案例說明。最怕有人不相信事實,只相信自己的想像。事實是無需爭辯的,難道連事實也不能說了嗎?
  • 「三七開」的人生境界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人生最好境界。花全開,意味開始凋謝;月全圓,代表開始殘缺。人也是一樣,到達巔峰後,就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反思過去,總結經驗教訓,用心去感悟,從經歷中提取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
  • 撩男人,分三層境界
    說白了,不過是有些女人已經走到了撩男人的最高境界,而有些女人卻始終處於撩男人的最低境界而已。撩男人,分三層境界,千萬別停留在第一層,努力朝第三層前進,相信你一定可以收穫甜甜的愛情。第一層境界:過目難忘男人是視覺動物,無論女人有多麼深刻的內涵,在男人面前都很難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
  • 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最佳的人生境界
    第一次在西湖湖畔看到這三個大字赫然鐫刻在一塊西湖石上,心弦被輕輕撥動。因為一段時間,這三個字總是在心中若隱若現,逐漸成形。一旦看到它竟然被公然提出,就有了畫龍點睛之感。隱隱還有一種天機被洩露的感覺。因為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所養成的價值,一向只有工作哲學,工作是人生第一要務,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稍稍閒下來,犯一會兒楞,罪惡感就會油然而生。好像生命被浪費了,被虛度了。現在,有人不但把「生活」作為一種正面的人生價值提出,而且還要成為「生活家」,這是對我們的工作哲學的公然挑戰。
  • 人生的三重境界,你處於哪層境界
    人無品性優劣之分,卻有境界高低之辨一個人的境界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而一個人的境界卻由眼界、格局和心胸等構成,境界的高低體現在一個人的性格、氣度和價值觀上。一個境界高的人會更加的隨和大氣,而相對境界低的人則相對狹隘小氣。
  • 一壺茶,為何要倒七分滿,看完頓悟
    一壺茶,倒七分滿水才不會溢出燙手留下的三分是智慧一壺茶,倒七分滿倒壺茶,如做人正如茶倒七分滿倒壺茶,如人生,七分滿最好有苦才有樂看似不完美的人生或許才是真正的圓滿
  • 適合下雨天的心情說說,三分文藝,七分憂傷
    適合下雨天的心情說說,三分文藝,七分憂傷一、有時候,你最想得到的人,其實是你最應該離開的人。二、人不必太美,只要有人深愛;人不必太富,只要過得溫暖。學會知足,學會淡泊,就是幸福!一生之中有個愛你的人,理解你的人,包容你的人,牽掛你的人,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情商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佔盡優勢,高情商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能力,高情商能讓你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如魚得水八面玲瓏。俗話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智商再高,情商不高不一定能成功。而智商不太高,情商比較高,相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 花開則謝月圓必缺,人生最好的境界,莫過於「花未全開月未圓」
    人生最好的境界,莫過於「花未全開月未圓」。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懂得這個「半」字,才能懂得人生真味。1.半苦半甜,才是生活楊絳說: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嶽雲鵬在鏡頭前,一副賤萌的樣子取悅觀眾,但現實中的他歷經磨練,為人沉默而嚴肅。沈騰以喜劇出道,一言一行都帶著笑料,而現實中的他常常為了劇本而陷入抑鬱。
  • 「三七開」 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
  • 夫妻分床睡得原因
    以前,每次聽到同齡人說夫妻分床睡,就覺得是他們夫妻感情出了問題。哪怕看到他們恩恩愛愛感覺都是在作秀。後來,發現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分床睡,年輕的也有,當和他們聊到這個話題時,感覺人家夫妻感情似乎也挺好,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
  • 「三七開」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三七開」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不過兩詞:拿得起,放得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路上不可避免要有所選擇,有所放下。當你為了做出選擇而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時,請記住,好好享受自己選擇的,迅速忘掉自己捨棄的。因為選擇後的糾結沒有任何作用 。學會選擇,懂得放下,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 人生要喝的七碗茶,你有哪一碗?
    但若有幸遇見以下七碗茶,還望君多加珍惜!▏一碗,清洗自己的心靈的茶 ▏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禁得住獨處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我們需要與他人對話,但更需要多與自己對話。慎獨,從來都是有識之士追求的最理想的境界。▏二碗,招待好友的茶 ▏人總需要一兩個知己,朋友就是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