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解語| 專注情感剖析
以我手寫你心,點關注,不迷路!
自古以來,婚姻裡的嫁娶,一般都是男方買房,女方適當添些錢裝修或者置辦家具家電。因為畢竟孩子是跟男方姓,在結婚這件事情上,男方就應該起到主導的地位。
只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有所不同。男方是否買房,和女方是否添錢裝修置辦家電,都因人而異。女方條件好,父母願意出錢買房陪嫁嫁妝,這自然是男方的福氣和運氣。
只是,女方父母願意為女兒出錢買房陪嫁嫁妝,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男方弟弟結婚,卻因為女方娘家條件好,需要女方出錢買房,這樣的事情,女方能答應嗎?
如果男方父母真的提出這樣的要求,那只能說明,他們抱著我窮我有理,你富你該出錢。換成任何一個女人,都不會同意。
畢竟娘家再有錢,那也是娘家父母的。娘家父母補貼女兒,情有可原。可娘家父母要補貼婆家小叔子,這又是哪裡來的道德綁架?
小希和老公結婚時,婆家的家庭條件不是太好。公婆老兩口沒什麼文化,大半輩子都是務農為生,而且還要供兩個兒子讀大學,日子可見過得很緊巴巴。
但小希沒有嫌棄,她看中了老公身上吃苦耐勞,以及對她細心體貼的品質,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嫁給這個窮小子。
雖然老公是家裡長子,讀書成績比小叔好,人也比小叔子懂事孝順。可公婆卻從小就偏愛小兒子,有什麼好東西,都是先緊著小兒子。
老公心有不服氣,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加倍努力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所幸他遇到了小希,獨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
嶽父母家境好,老公和小希結婚時,嶽父母不但給他們買了婚房,還給了小兩口十萬作為小家庭的啟動資金。
老公不花一分錢,就娶到城裡獨生女,還陪嫁了房子和十萬塊錢,這一度成為了婆家的美談。大家都羨慕老公有出息,運氣好。
而相對於小希父母一心一意為兩個小夫妻添磚加瓦,公婆卻基本處於袖手旁觀,不聞不問的地步。小希父母氣憤過,但奈何小希為女婿說話,父母也只好忍了。
得知了小希父母經常補貼錢給小兩口,公婆就開始隔三差五打來電話跟大兒子要錢。今天交養老,明天誰家喝喜酒。反正,每次要錢的理由,都是千奇百怪的。
而老公的弟弟,雖然也讀完了大學,但卻抑鬱不得志。再加上高不成低不就的,至今也沒找到一份正式穩定的工作。有時連自己也養不活,還要跟父母要錢花。
而每次要錢,公婆基本都是爽快給了,連理由都不用問。只是小兒子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們早就應付不了,只好跟小希和老公開口。
剛開始,小希心疼老公,也都要多少給多少。但次數多了,小希就有些氣憤了。公婆這是拿著他們的錢,去補貼小兒子。
小希就再也不願意出錢了,為此,婆媳關係一度特別緊張。直到前段時間,婆婆主動找上門,見到小希,婆婆就開門見山地說「兒媳,你娘家條件好,小叔子結婚,你來買房吧」。
小希開始以為自己聽錯了,她再讓婆婆重複一遍,這才算是真正聽明白。原來婆婆不但讓她這個兒媳補貼婆家, 還讓兒媳的娘家補貼婆家。
如果是自己家買房,需求娘家幫助,這還算是情有可原。可婆婆這是為自己的小兒子買房,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小希沒迂迴,直接拒絕了,並告訴婆婆,你大兒子結婚,你們沒給彩禮沒買房,是我父母買房買車,你兒子本質上就算是上門女婿了。
而你們不但不臉紅,反而還再讓親家幫你們小兒子買房。你們的臉,怎麼就那麼厚?除非讓小叔子給我父母磕頭倒茶喊爸媽,我父母才有這個義務出錢。
小希的話,毫不留情,讓婆婆頓時臉紅耳赤。她想為自己辯解,可辯解半天,卻發現小希說的都是事實。自己大兒子結婚,確實不花一分錢,當時他們還各種慶幸和得意。
可婆婆卻不肯輕易認輸,她除了罵大兒媳不近人情自私,似乎再也罵不出其他的話。而最後因為小叔子的婚事,小希得罪了全婆家人。小希也不以為然,和婆家斷絕來往,自己和老公還能過些清靜的日子。
其實,公婆偏心小兒子,這無可厚非,畢竟誰也沒辦法對眾多的兒子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但公婆最不該的卻是,享受著大兒子兒媳的福利,卻還想著為小兒子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