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明天再做吧」,拖延症正在摧毀你

2021-01-09 Hawaii鳳梨

以下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

· 上學時,寫論文一定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動筆;

· 每天晚上,明明很困,還是微博抖音刷不停,不肯睡覺;

· 完成工作的最後期限就快到了,你什麼都沒做,卻還在搜索搞笑視頻看。

網上有一個段子讓很多人覺得感同身受:「2021年的新年計劃就是搞定2020年那些原定於2019年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2018年時要完成2017年計劃的承諾」。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面對拖延這個大麻煩,我們能做什麼呢?

今天讀了《戰拖行動》先來介紹第一個方法:適度樂觀,建立自信。

相信自己,是成功者與拖延者之間的分水嶺。

赫爾姆·奧爾布賴特曾經說過,積極的態度可能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但它會讓很多人變得更加努力。

如何增強樂觀,下面介紹三種技巧:

01.成功螺旋法

將艱巨的任務拆分成小塊,如果你為自己設定一連串的挑戰,而這些目標都是可達到的,那麼你就會充滿了動力,覺得成功是有意義的,也能反映出自身的能力。

成功螺旋的本質:成就激發自信,自信帶動追求,追求又創造出更大的成就。

行動要領:選擇一個你真正感興趣的領域,然後努力嘗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一點點。

02.感同身受勝利法

從他人身上汲取激勵的力量,每個人都有未知的力量,但這種力量在某種程度上被壓制和馴化了,以至於我們壓根不知道只要勇於嘗試,就能發揮驚人的潛能。

行動要點:看一些勵志電影、讀一些勵志的傳記、聽一些勵志演講。

03.願望實現法

用成功假想對抗困窘現狀,考慮好你想要的是什麼,對比一下理想與現實。心理對比並不會讓人變得更樂觀,而是會令樂觀轉化為動機,激發力量,讓人奮發努力,行動起來。

行動要點:

1.在安靜的地方坐下,理清思緒。

2.關注理想生活中的某一個方面,找到一個有把握的突破口。

3.關於這一目標,盡情想像,讓自己心生嚮往。

4.將這個理想和你目前的處境做個對比。

5.做過對比之後,如果你仍然樂觀,就會更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了。

說了這麼多,你get到了嗎?

相關焦點

  • 重度拖延症告訴你:如何打敗它
    等我有了熱情再說吧。我感覺不太好;我現在太累了;我不在狀態。做這事用不了多少時間,我還有大把時間呢。如果你說「NO」,的你準備把它們推到明天,明天,再明天嗎?你很生氣,覺得都是因為對方,增加了你的工作量……你正在做一項工作,突然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你覺得另一個事情的緊迫程度更高,得先做那個……你每天似乎都很忙,但是一天下來也不知道做了些什麼,甚至還有一堆事情沒做完。
  • 為何你做事總會拖延,警惕,拖延症
    你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明明一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就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做,總要磨蹭一上午。明天要交的報告,今天就是不想寫,看電視、玩手機,最後只能熬夜趕工。早上起來想要學習,書翻開沒看兩頁,又拿起了手機,再一抬眼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
  • 你知道嗎?你的感受正在助長你的拖延症
    今天去一個朋友家,見她的兒子正在奮筆疾書,本想誇獎他幾句,走過去一看,發現他在趕著做暑假作業。還有幾天就要開學了,他的暑假作業基本都沒有怎麼碰。我問他為什麼現在才開始做,他說,總以為暑假很長,有的是時間。沒想到拖著拖著,就要開學了。這一情景,像極了很多時候的我們。有時候,我們所擁有完成某件事情的期限越長,我們就越會忽略它,把它拖到不得不完成的時候才開始著手。
  • 今天,我只是想說說你的拖延症
    知乎有這樣一個提問:  「一次做事失敗後,我宅了 3 年,現在有嚴重的拖延症,非常宅,每天 30%的時間用於打飛機,30% 的時間用於打遊戲,剩下 40% 的時間用於暴飲暴食,33 歲了還沒有收入,除了算命和編程啥也不會,我該怎麼辦?」這是一個嚴重拖延症患者內心的獨白。
  • 拖延傷害個人情感,趕緊和拖延菌分手吧!
    人生有兩大痛苦:自律的痛苦和後悔的痛苦。自律的痛苦是自我約束的行為帶來的,輕於鴻毛,最終會讓你嘗到甜果。而後悔的痛苦,是重於泰山的。除了讓你為過去的事情或者行為感到懊惱和自責,還會讓你苦上加苦。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產生後悔的痛苦呢?我認為是對我們衷心耿耿,不離不棄的拖延症造成的。
  • 娶個有拖延症的老婆,而且理直氣壯的,是怎樣的感受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老婆太懶了,感覺她自己不想做的事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去做,而且理直氣壯的。而且她還有嚴重的拖延症,並且還能有效的說服自己,這些事都不著急明天也可以。比如拿拖地這個事說:要是陰天,她就會說服自己一會兒可能會下雨,拖了地也不好幹,算了,反正現在地還算乾淨,明天天晴了在拖吧。
  • 如何在與拖延症的戰鬥中佔上風
    甚至有的人不幸陷入到拖延怪圈中:越想早做,越想做好,就越拖延,越拖延就越自責內疚痛苦,越痛苦就越想克服這個毛病,越想克服這個毛病就越拖延……情況越來越惡化,甚至到無法自拔的地步。《拖延心理學》這本書就對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種種拖延現象及拖延成癮的成因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進而幫我們找到一條有效克服拖延症的道路。為什麼我們會拖延?
  • 拖延真的是因為你懶嗎?
    「明明有事做,但是又不急,所以先不做,但又很無聊。」這是不是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放心,我沒有在你家裝監控,這只是大多數「拖延症患者」的日常。我們總是嘴裡喊著要早點行動,身體卻很誠實地繼續拖拉,大概這就是「積極式廢人」吧。「貳」我們究竟在拖延什麼?
  • 拖延症,是成功最大的阻礙
    為什麼到後來,有的人的人生過得精彩,而有的人的人生卻過得很失敗,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由於拖延症造成的後果。拖延症,不可愛,但我們都很喜歡它,能夠成功的人,雖然也喜歡它,但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都堅定而「絕情」的遠離了它。能夠遠離拖延症的人,是最有機會擁抱成功的人。
  • 情感:治癒你的情感拖延症,只需改掉這3點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關於拖延症,如何治癒你的情感拖延症?其實對於拖延症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中有絕大部分人甚至是長期不懈的在跟它作鬥爭,就像對待工作拖延症患者通常是表現得隨性慵懶,總是將工作拖到實在不能再拖了才開始高負荷的去完成它,搞得自己筋疲力盡不說完成的質量也令人堪憂。 其實在愛情中,我們很多人何嘗又不是拖延症患者呢?
  • 只要學會以下6招,一定能根治你的拖延症
    如何做,才能徹底克服拖延症?第一、把你喜歡拖延的那件事情的好處放大。第二、任由自己放縱,放縱到極點,你也會痛苦到極致。有句話說:物極必反,只有痛苦到極點,你才會幡然醒悟,徹底改變自己。嘗試過拖延症帶來的痛苦,才會走出拖延的泥潭。第三、給拖延症貼上後果的標籤。
  • 什麼是「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 | 順應時勢做出最好的選擇
    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一種時間習慣,做什麼事都要先湊個「整數」時間點再去做,等到了自己心裡計劃好的整數到點時,自己又默認跳開,開始盤算著下一個整數時間點到來,再去做計劃好的事。這一刻你也許感知不到流失幾分鐘時間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你可以計劃著下一個幾分鐘以後再把這件事做了。如果你能確保自己下一個幾分鐘過後,是真的能完成這件事,那也算是好樣的。
  • TED演講者告訴你:只需5秒即可戰勝拖延症
    你需要好好問自己這個問題:你還在等什麼?你是願意等別人來問你、來催你、來選你,還是硬把你扔到聚光燈下,還是願意鼓起勇氣推動自己?你是在等待準備充足的感覺嗎?還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獲得信心、等待著自己真的想去做的感覺、等待被人需要、等待自己有了更多經驗再說?有時並沒有下一次,也不總是有第二次機會,又或者你所剩的時間並不多,所以請別再等待了,不是現在便永遠不再。
  • 教你如何告別拖延症,試試5秒鐘規則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並深受其苦。你多少次想過戰勝拖延症,但是這個想法也被拖延了。就像段子說的,我2021年的新年願望,是完成2020年和2019年的願望。也許,不少人買了《如何戰勝拖延症》的書,卻因為拖延,還沒看完第一頁。
  • 真正優秀的人,都戒掉了拖延
    因為告訴他們還有明天,他們就不會在今天努力了。」明天,是樂觀者的希望,也是拖延者們給自己的心理安慰。那麼,如何能讓自己徹底擺脫拖延症,不為明天帶來負重?辰格的《戒了吧,拖延症》一書給我們帶來了答案。在書中,作者例舉了一些拖延症的「真兇」,有詭異的「心理癥結」,有萬惡的完美足矣 還有拖延帶來的劣質快感,決策恐懼症等。而在這些「真兇」面前,聯繫自己,我覺得我的拖延症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懶惰,二是太追求完美。
  • 這個TED演講,一定能治好你的拖延症晚期!(附視頻&演講稿)
    於是當理性的決策制定者做出理性的決策,想做一些富有成效的事時,猴子不想這麼做,於是他開始掌控方向盤,而且他說:「實際上,讓我們來讀一下維基百科上關於南茜·克裡根/湯妮·雅哈丁的醜聞案吧,因為我剛想起來這件事。」
  • 習慣拖延怎麼克服,這裡有靠譜的回答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其實在職場上也一樣,幾乎每個人都明白,執行力強的人會有更好的發展,工作生活都會更加從容。這往往是拖延症在作怪。所以,想要提升執行力,我們得學會如何克服拖延症,而想要克服拖延症,我們先要了解導致拖延症的原因。
  • 我不能確切地記起任何事,但是我知道,我不想做丨《拖延心理學》
    如果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麼我每次都應該做得很好。我做每件事都應該輕而易舉,不費力氣。我必須避開挑戰。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麼它根本就不值得去做。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拖延心理學》中讀到過上面的這幾條「拖延者信條」。
  • 嚴重警告:摧毀我們的並不是艱難的生活,而是自己
    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一個渾渾噩噩的狀態中,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規劃,過一天算一天。但是可笑的是,這種人還無時無刻還認為自己未來一定會走上人類的巔峰,對這種盲目的樂觀態度,我不知道是該獎還是該罵。大家都說,只有行動才能縮短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但是這一類人,往往就是拖延症的典型代表。他們總會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在單位上班,稍微有點不愉快就辭職。
  • 「想了很多遍,還是什麼都不想幹」:光想不做,正在慢慢毀掉你
    這就是「光想青年」出現的重要原因,目標脫離實際,有還不如沒有,結果只能停留在幻想層面,而難以落實。(二)遇事拖延,形成習慣拖延症,成了很多人的習慣。原本五分鐘就能做完的事非要拖兩小時,原本前一天能做完的事非要拖到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