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間血濃於水,互相幫助是天經地義的,但如今,許多家庭這種互助互愛的模式發生了變化,成為一種沒有原則的不正常行為。過去,人們的宗法封建思想比較嚴重,很多女孩結婚後,仍然肩負著照顧生母兄弟的責任,將彩禮甚至日常開支,補貼原生家庭的弟弟娶媳婦用。因此,很多男性不願意娶這種「扶弟魔」家庭的女孩。
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扶弟魔」,它指的是那些沒有底線和原則來滿足父母和弟弟需要的女性。這種類型的女孩被許多男人避而遠之,沒有人願意娶這樣的女性。以前曾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男人三不娶,護士幼師銀行女」,如今這種職業偏見漸漸被人們所摒棄,現在的男人除了不願意娶的「扶弟魔」之後,還有了新的「三不娶」標準出爐。
「三不娶」到底是哪「三不娶」?
1、無上進心
一個家庭離不開夫妻共同維護,「三無女」從小就被父母「包辦一切」。家裡人很愛她,不想讓孩子受苦,所以不用在家做家務或做飯燒菜,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這些家務活,逐漸喪失了生活能力,無法在外獨立,長大後可能成為「啃老族」。面對各種繁瑣的家事,他們常常不知所措。
這樣會使家庭的壓力更多地壓在丈夫身上,如果這樣下去,丈夫的身心負擔就會過重,負面情緒很容易出現,家庭氣氛也會相對低沉。
2、無孝心
當大多數男人被問及結婚的標準是,他們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孝順,所謂百善孝為先。當一個男人在外面努力工作時,他肯定希望妻子能幫助他照顧年邁的父母。只有母慈子孝,家庭生活才能和和睦睦,才會太平。
但現在很多女孩都被父母長時間地抱在手心裡,不知道如何為別人著想,也不懂得感恩。所以成家立業後,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的公婆。但在生活中,往往需要和長輩們和睦相處。因此,「無孝心」很容易導致媳婦和公婆在家庭中產生較大的矛盾。
父母的年齡已經逐漸老去,他們把最好的時間都用在孩子身上。作為兒子,他們自然希望媳婦能孝順老人,多點耐心。而婆媳生活在一起往往會產生摩擦,使丈夫陷入兩難境地,進而影響夫妻關係。為了避免家庭矛盾,不孝順的女性,男子都不願娶回家。
3、無自我原則
「三不女」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不講原則」。有些從小就在被家庭灌輸以父母為本的思想,要求女孩長大後在沒有底線的情況下幫助原生家庭,這樣女兒就無形中受到了這種「道德綁架」的束縛。一旦原生家庭遇到任何問題,他們就會忽視自己家庭狀況,沒有原則和底線地提供幫助。而且只要是父母的要求,不管利弊,他們都會毫無原則地遵照執行。這不僅影響到自己的家庭,而且很容易導致與娘家、婆家的關係不和諧。
而「三不女」出現的原因確實值得深思!
對於「三無女」,現在很多男人都排斥不已。有人甚至說:我寧願單身也不願娶這樣的女人。可以說「三無女」比「扶弟魔」危害更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為自己分擔壓力,而不是增加壓力。這也是很多男性堅決不娶「三無女」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據相關調查,「三無女」是由於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因此,家中有女兒的父母一定要理解「三無女」的表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防止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被別人接納。
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要注意這三點。
首先,教會善良。善良是做人的基礎,孩子們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友好,體貼他人,尊重他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也會獲得更多的信心和樂觀;其次,教會獨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培養獨立的人格,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能夠分辨是非,有自己的原則,不易受他人影響。只有這樣,一個女孩才能活出她想要的樣子,她的生命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最後,教會感恩。感恩是父母教育女兒最重要的事情。感恩讓孩子珍惜眼前的生活,避免任性、嬌慣、傲慢、懶惰的個性,這樣的個性不受別人歡迎,甚至可能被別人拒絕。在生活中永遠要心存感激和希望。當孩子長大後,他們會孝順父母,父母可以享受他們的晚年生活。
別讓原宿家庭的痛苦給我們的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愛孩子,更要教育孩子如何成為積極向上、有前途的年輕人,不要用道德的枷鎖來禁錮他們。儘可能公平公正地對待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扶弟魔」和「三無女」。大家對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