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兩兒一女,如今我的兩個舅舅和媽媽鬧的不可開交。
姥姥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老太太,一輩子沒走出大山,卻用堅韌和執著把兩個舅舅培養成小山村出息的人物。
大舅舅當初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如今在大城市安家,娶了舅媽後,幾乎不再回老家,老家的大事小情,人情往來也只是直接打錢來解決。
小舅舅頭腦靈活,高中畢業就做起了生意,如今在一線城市安家,生意做的蒸蒸日上,忙的誰都顧不上。
唯一沒出息的就是我媽,姥爺去世早,作為家裡的長女,媽媽忍痛放棄學業,小小年紀和姥姥風裡來雨裡去,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後來,擔心姥姥,嫁給鄰村的爸爸,過著普通安逸的日子。
兩年前,姥姥在一個雪夜滑倒,成了半身不遂,從此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幸好,左手還能動彈,一些簡單的事情還是可以做。
姥姥癱瘓後,大舅舅的態度是沒時間回來照顧,每月給兩千塊錢,讓媽媽在當地農村找個保姆,便不聞不問。
小舅舅的態度和大舅舅一樣,我媽不放心別人照顧,想著讓舅舅們只給生活費,由媽媽一人照顧,誰知兩個舅舅居然不同意,理由是媽媽照顧姥姥會讓他們很沒面子,會讓村裡人認為他們不孝順。
起初,媽媽爭不過他們,便同意了,只是照顧一個癱瘓老太太並不容易,況且舅舅給的錢有限,好的保姆也請不到,最後找了一五十多歲的阿姨照顧,盼望著這位阿姨能善待姥姥。
媽媽每個星期都會去看姥姥,卻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又說不上來什麼不好,因為去時都是提前打電話,詢問阿姨姥姥需要的生活用品什麼的,以便一同帶過去。
那天我假期回來,想姥姥了,所以和媽媽沒打電話就去了,這一去,卻看到揪心的一幕,只見姥姥的茶缸裡就一點涼水泡著煎餅,茶缸外一層的汙垢,像是幾天都沒洗過一樣,姥姥蓬頭垢面,一副髒兮兮的樣子,看著直叫人心酸,身上的衣服又酸又臭,身前灑的饅頭煎餅渣厚厚的一層。
阿姨看到我們來了,神情慌張,剛想解釋什麼被媽媽打斷說:「你走吧,這個月的工資我會給你結清。」
緊接著,我和媽媽開始給姥姥換衣物,梳頭洗臉,當天,我們把姥姥接回了我們家。
一個星期後,兩個舅舅不約而同的來到我家,要把姥姥接走,意思是加點錢,換個好一點的保姆,媽媽和舅舅據理力爭,堅持不同意,你一言,我一語的,越說越激烈,最後吵了起來,吵的很兇很兇,結果以撕破臉收場,兩個舅舅氣呼呼的轉身離去。
舅舅走後,我問媽媽「媽,你一向溫和待人,這次為什麼和舅舅撕破臉?」
媽媽語重心長的說道:「我也不想撕破臉,可他們那樣堅持,我又有什麼辦法呢?你姥姥這個年紀又癱瘓,還能有幾年的活頭?趁現在姥姥還在,還有意識,我不能讓你姥姥餘生在悲慘中度過,都說養兒為防老,防的什麼老?再有出息再有錢,不懂報答父母養育恩,就是個失敗的人,比起父母的幸福晚年,面子算什麼?撕破臉又算什麼,我只想做自己該做的事,我只想在你姥姥百年之後能心安。」一向不善言談的媽媽今天說出這些話,這樣的回答讓我領悟到孝順的真諦。
生活中,為了所謂的面子、虛榮,讓父母在苦難中掙扎的子女依然存在。這樣的子女就是不孝順,就是最可惡的人。
我們常說孝順,到底什麼是孝順呢?其實,孝順很簡單,不是給多少錢,買多少禮物,而是精神上的呵護與陪伴。
小編有話說:
一些事情,在我們年輕時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願!所有兒子放下虛假的面子,以父母的幸福為首要,真正的孝順。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人的溫暖與呵護下度過簡單、平安、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