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這個詞語,早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名詞。很多單身老人,也都想趕趕時髦,不想再孤身一人,冷茶冷飯冷板凳的過日子。
中年單身後,要顧家顧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個人問題。
直到退休後,自由的時間多了,思想也隨之放開了,慢慢地就會去想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秋大爺就是這樣,在退休後才肯拉下面子,找個伴。
秋大爺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過了20多年,孩子媽在孩子2歲的時候,因意外過世。
20多年,秋大爺是又當爹又當媽,小區裡的街坊鄰裡看著都心疼,經常給秋大爺找個伴,但都被秋大爺禮貌回絕了,他不想孩子受委屈,寧願自己累點苦點也甘願。
孩子學成後就留在當地發展,逢年過節回來看看。秋大爺嘴上說的不在乎,孩子事業重要,其實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的年紀,終於可以自由自在、想幹嘛幹嘛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生活,心裡總是空落落的,沒有個抓頭。
兒子看出老父親的變化,主動提出要幫老父親張羅找個伴,秋大爺擔心耽誤孩子工作,自己解決。這才肯拉下面子,找街坊鄰裡的大媽們給找個伴。
經過千挑萬選,秋大爺決定跟董大娘相處看看。董大娘是機關上退下來的,老伴在幾年前過世了,子女都已成家立業,董大娘身體硬朗,也沒有大毛病。
兩個人每天見見面,喝喝茶,談談天,相處的很融洽。
就在秋大爺想進一步發展的時候,董大娘問了秋大爺一個問題:「你退休金多少?」
秋大爺的回答激怒了董大娘:「就2000塊退休金,還想娶我進家門?做夢!」
秋大爺聽了這話很是受傷,怎麼找老伴還要看退休金?是跟我過還是跟錢過?
單身老人,一退休,心就開始空,總是會莫名害怕。
害怕獨居出事無人照拂,害怕晚年冷茶冷飯日子難熬,害怕自己得病給孩子帶去負擔。
本想著都是老年人,找個伴過日子,互相照顧,不至於晚年悽涼,沒想到卻被退休金絆住了步伐。
其實董大娘的做法並非是愛財,她有著自己的想法:
在年輕人眼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為了能夠在婚姻和未來能夠有所保證。同樣的問題,在老人身上也同樣適用。
找個伴不再只是為了作伴,更需要的是:談得來,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