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朋友越來越少?正常!

2021-01-19 騰訊網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年輕的時候喜歡交朋友,愛好交朋友,很信奉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但是這種玩笑般建立起來的友情,往往會因為時間的流逝,關係漸漸變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變得疏遠起來。

曾經約定,要做一輩子好朋友的人,三五年就走散了。當人生到了下半場之後,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這個時候自己的思想觀念也變得成熟起來。明白交朋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在於質量。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自己變得更加成熟的表現。沒有人能夠陪你走完這一生,只能陪你走這一段兒。所以在面對朋友越來越少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妨變得豁達一些。人生下半場,朋友越來越少?正常!

01、朋友不在多,在於精貴

年輕人才喜歡熱鬧,到了人生下半場之後,其實都明白那些熱鬧不過是過眼雲煙,自己真正想要的還是一個能夠撫慰自己心靈的知己。

酒桌上的工程叫做不過是互相奉承,用不著什麼真心,彼此也沒有什麼真話,這樣的朋友少一點更好。到了這個時期,真正需要的朋友是能夠聽你傾訴,也不會到處亂說,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施以援手。把一些無用的社交,捨棄掉之後,你會發現生活會更加的簡單輕鬆。只和值得自己交往的人交朋友,至於那些無所謂的人,就不值得自己一直考慮。

02、發展不同步,朋友成過客

有的時候想起青春年少時候的那些同學和朋友,明明當時相處得那麼好,為什麼在進入社會之後就很少有聯繫了。

是因為自己主動的太少,所以讓對方覺得自己不重視他了,而放棄了這段感情嗎?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如果你曾經參加過同學聚會,就能夠知道時隔多年再次見到自己的好友。其實是一件有些尷尬的事情。

在上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能夠討論的事情也不過是學習戀愛並沒有什麼物質現實上的因素。但是在進入社會之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實力不同,發展也會有所不同。

等到發展不同步的時候,朋友就會變成過客。其實也不是嫉妒或者是看不起,只是因為發展不同,眼界不同,對事物的觀點也會不同,你會發現兩個人開始聊不到一起。曾經美好的友誼只能留在回憶當中。

03、利益朋友變多,合作完容易分道揚鑣

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同樣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只是因為利益相同而湊在一起的夥伴。

因為在這一階段上,你們兩個人的目標一致,想法一致,利益一致,所以才能夠聊到一起相處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摩擦。

但是一旦等到這段合作關係結束,你會發現對方好像一下子就換了一個人。跟自己一點也聊不來,變得開始虛偽起來。

這就是你需要和他分道揚鑣的一個標誌。利益結束,合作完畢,你們的友誼也畫上了句號。

04、人生下半場,多花心思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到了人生下半場之後,再去追求朋友的多少,人緣的好壞,人脈如何,其實已經很晚了。因為你根本沒有弄清楚在人生之中,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哪怕你真的找到了一個知己,那他能夠陪你到人生終點嗎?最後陪在你身邊的不過是家人而已。所以,與其費盡心思地去經營,去尋找朋友,不如多點時間關心關心自己與家人。

保持健康,投資自己,關心家人,維持美好幸福的家庭關係。家庭所能夠給予你的溫暖是朋友所達不到的。

[結語]

到了下半場,人不再追求表面的喧鬧,不再人云亦云,不再在別人的認同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因為已經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能幹什麼,不再被浮華迷惑,明白了專心去做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經營好自己的世界便可,不用去管別人的去留。

一切不過是緣分,與你心意相通的人不會輕易離去,與你三觀不合的人,也不會被強行挽留下來。

——END

你有故事嗎?你有煩惱嗎?歡迎私信給我,我在這裡等你

我是妮夏情感,11年情感分析經驗,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人生下半場,要學會認慫
    病來如山倒,就像人生的暴風驟雨,突然就壓過來,你無處可逃。人生的下半場,要學會認慫,知足者常樂。活得低人一等又如何?在王大爺五十六歲的時候,再一次離婚了,因為這時候的他,退居二線了,收入也越來越少了。第二任妻子離婚的時候,對王大爺說:「以後,我是不會給你當免費保姆。」「夫妻還是原配好」,這是很多離婚之後的人,得出來的經驗。可是,婚姻沒有回頭路,你要是弄丟了,就是一輩子都丟了,找不回了。因此,你在愛人面前認慫,你就是聰明人。
  • 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人生的上半場,我們的身體健康是父母給的;到了下半場,你要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有時候在跟別人聊天,就會發現,現在有太多的病,越來越年輕化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很多人會告訴你,跟一個人的作息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聯。比如說我朋友,只要坐在電腦旁後,就從來不會去動一下,直到下班後,在走路回家的那段時間裡,才活動了身體。久而久之,這種老年病找到了她。
  • 人生修行:上半場做加法,下半場做減法
    人生的過程,就像朝陽至日暮,又像春花、夏夜、秋日、冬雪,一年四季的輪換。如果把短短幾十年的人生分為兩部分,那就是上半場和下半場。就像漢字「人」,分兩筆,一筆寫人生的上半場,一筆寫人生的下半場。而40歲就是人生的一條分界線,此時人生的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即將拉開帷幕。前半場我們播種、生根、發芽,才有後半場的收穫、沉澱、成長。
  • 一眨眼就四十歲了,人生的下半場開始了
    朋友大華說:「一眨眼就四十歲了,讓過去的都過去吧,以後的日子好好活。」按照老家的說法,人到三十五,半截下了土。在以前,能夠活七十歲,就是長壽的人,因此,三十五歲,就人生過半了。現在的人,七十歲已經是常事了,八十歲才是長壽。因此,四十歲的人,人生下半場就開始了。忽而回頭,發現自己渾渾噩噩過了好多年,過了四十歲的生日,越來越感慨萬千。
  • 心理學:人生的下半場,女人能拼的,從不是漂亮和身材
    近幾年的觀眾越來越厭煩了屏幕中傻白甜的角色,那種等著霸道總裁來拯救自己的人生的劇情已經說服不了觀眾了。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女人明白,人生的下半場要過的好,絕對不是只靠漂亮和身材就可以了,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
  • 人生下半場,女人最好的底牌,是這三種「軟實力」
    人生下半場,女人最好的底牌,是這三種「軟實力」。梅姨今年四十八歲了,雖然她已經到了中年,但她在眾多人心目中,依然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在這樣一種長期養成的堅持之下,就算到了中年,她也不會輕易放棄,而她骨子裡的自律,便會成為她人生下半場的底牌
  • 人生下半場你該怎麼活
    人生就像一趟單行列車,每個站都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但是到終點大家都要下車。你知道在哪裡下車嗎?
  •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自愈力」
    人生到了下半場,同樣還是那般努力,但有些東西,註定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比如健康,比如升職加薪的機會等等,面對無可挽回的失去,「自愈力」強的人,總能淡淡一笑,繼續樂呵呵地往前走。因此,學會提升「自愈力」,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場,遇見更好的自己。
  • 人生下半場,必須要經歷這三種失去,請珍惜
    ,上半場最怕的是錯過,下半場最怕的是失去。所以,在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後,我們要深深地明白,這三種失去,才是我們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事然而,很多人卻沒能熬過人生下半場的健康這一關。人生上半場,我們已經通過透支健康,來換取財富;人生下半場,就要避免用錢來買回健康
  • 朋友 少正常 嗎?
    朋友 少正常 嗎 ? 根據 「鄧 巴數字 理 論」 , 人類智 力 將允 許 人 類 擁 有穩 定社 交網絡的人數 是148 人 , 即:人類的社交人數上 限為15 0人,精確交往 深入跟蹤交 往 的人 數 為20人左 右 。
  • 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精神自由.....殊不知人生下半場,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斷舍離,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輕鬆,精神更自由。
  • 一場同學聚會,暴露人生下半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人生啊
    除了感嘆時光是把殺豬刀,還有人生的下半場是大家聊得最多的話題。事業穩定、又不差錢,下半場的人生就是這麼淡定。與之不同的小李,這可是我們大學同學最為拼的一位,上大學時就每年都拿班裡最高獎學金,大學畢業在工作上也是兢兢業業,每次小聚基本少也很少見,不是說出差就是去學習,現在擔任公司的部門經理,和大多數留在城市發展的同學一樣,娶妻生子買房,用他的話說,下半場的人生已經交給公司了,只要工作穩定,他就可以養活整個家,儘管明天是周末,但還是要去出差,最忙的時候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自己了。
  • 人生下半場的那些真相
    人生如白馬過隙,轉眼已是半生。記憶中,青春熱血還在昨日,一覺醒來,已經是中年人了;前半生功成名就也好,荒廢光陰也罷,下半生,又是新的開始。人生下半場,我們都躲不過這些真相。01人生的最好歸宿,是平淡《菜根譚》說:「只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個安樂窩巢。」曾經,我們豪情萬丈、心比天高,看不起尋常百姓的平淡日子;經過歲月的洗鍊,身上銳氣盡褪,才曉得平淡是福。
  •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學習力
    01.學習與不學習的人生有著很大區別去年之前我習慣呆在生活的舒適區裡,逃避痛苦,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過了好幾年,直到所有壓力撲面而來的時候才意識到,逃避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只有自我成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 人生下半場也要做好規劃,做到這3點能讓老人不再孤獨,活得精彩
    ,那麼六十歲以前是人生最好的上半場,到了六十歲時,退休在家進入人生的下半場。到人生的下半場時,人也要好好規劃一下。有的人在上半場忙忙碌碌的,一旦閒下來有點無所適從,還有心理上落寞的坎過不去,往往非常傷感。但時間長了就慢慢適應了現狀,畢竟日子還過下去,當務之急是調節好心情,把身體鍛鍊好,不能給兒女麻煩。老人越是年歲大,越需要親人和朋友的陪伴。可是兒女工作忙,還要過自己的小日子。
  • 中年是智慧的分水嶺,人生下半場,越活越好的人擁有三種普世智慧
    而有些中年人,心智不夠成熟,一直遊手好閒,未來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差。真正好的人生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普世智慧,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明白,人到中年,我們需要掌握這三個處世的智慧,你的下半場才會越來越有動力。
  • 為何一個人的好朋友會越來越少?
    而且,我發現身邊有些人,隨著年歲漸長,他們的朋友都是越來越少。為何一個人的好朋友會越來越少?一個年長的同事曾跟我說過他的故事,這是我聽過最真實的答案。他說:真正的朋友,一定會越來越少,因為,世界在變,人心在變,走著走著觀念不一致了,地位有懸殊了。真正走到最後,想交到老的朋友,只會越來越少。
  • 40歲之後,人生下半場應該是我們一生的黃金時代
    鮑伯·班福德《人生下半場》:如果人生的上半場是追逐成功,下半場則是達成意義的旅程。
  • 人生下半場,多留時間給父母
    人生下半場,多留些時間,陪父母慢慢變老。父母在,就是最大的福氣 孟子說,父母健在,乃是人生第一大樂事父母為了子女傾盡所有,可子女能為父母做的,卻少之又少。烏鴉尚能反哺,羊羔也知跪乳。生而為人,倘若不孝父母,又與禽獸何異?《論語》裡講:「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對父母盡孝,就要竭盡所能。做父母的想要的不多,最大的心願不過是老來享受天倫之樂。
  • 人生有使命,上半場看自己,下半場看子孫
    所以,人要弄懂人生是有使命的,珍惜難得人身,並不容易。難就難在業障重重,不可開悟,在黑暗中行屍走肉,會更加愚頑不化,走向可怕的深淵。假如一個人能夠聞道知返,破迷開悟,那是天大的福分。 人生上半場,也就是上半輩子50歲內看自己作為。生兒育女孝養父母,善待一切結緣深的人,還清上輩子的大債,完成基本的使命。下半場,也就是下半輩子百歲之內則看子孫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