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成名以後,身邊都是好人——窮人為什麼更容易遇到壞人?

2021-01-11 粉紅色的喬治

前些天有位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願不願意跟底層人打交道?

我: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是要看人的,底層人有善良的人,但也有很麻煩的人,就是那種特別不講道理的人無論是不是底層都不願意和他們有交集。

我想我的這個答案也是大部分人的答案。

但這位朋友卻有他的答案:我不太願意跟底層人打交道,因為這些人當他們的利益受到哪怕一丁點損失時,他們會立刻翻臉不認人。

對於這位朋友的說法,我並不認可。

事實上不論有錢人還是窮人,當個人利益受到侵犯時,翻臉比翻書還快,所不同的是,利益受損大小的程度而已。

這位朋友說,他在剛開工廠的過程中,曾經對工人很好,但是慢慢他發現,這些工人不管你平時對他們有多好,一旦他們的利益稍微受損,他們就會立刻翻臉,毫不掩飾。

他說的的確是事實,但是他忽略了一點,在他眼裡的「受損的一點點利益」其重要性對於那些工人來說要比他眼裡的價值重了很多。

因為他們擁有的本身就不多,那一點點,在他們看來已經很重要。

沒有人願意和窮人打交道,哪怕是窮人自己。

因為窮人所擁有的資源太少,他們面對生活中的災難往往無力應付,需要去求助別人,當他求助別人時,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是麻煩,所以,和窮人保持距離,也同時意味著遠離了麻煩。

依據馬太效應和二八定律來看,社會的大部分資源和財富(80%)都掌握在20%的人手裡,剩下80%的窮人只好爭奪那僅有的20%的財富,通俗點說就是狠多肉少,肉少了,狼性就出來了,善良自然也就被自動屏蔽了。

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在叢林法則的生存必選模式下,在相對匱乏的資源供應狀態中,底層人一旦出現利益關係,很難呈現出一團和氣的氛圍來,這是有社會根源的一種必然現象。

不但底層人如此,不是還有一個為富不仁的詞嗎?說的就是富人中的惡。

不是底層人不好相處,而是社會地位和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造成他們在心裡上有一種匱乏和飢餓感,他們擁有的本來就不多,再有人拿走本屬於他們的東西,他們自然會不加掩飾的表現出不滿的情緒。更有甚者,如果你侵犯到他的根本利益,他會表現出窮兇極惡的樣子。

窮人分善惡,富人也一樣,只不過窮人的惡更容易被現實生活誘發出來,而富人更善於隱藏自己的惡。

黃渤在訪談中曾經說過一段話,大義為他發現自從他成名後身邊都是好人,但之前未成名時在劇組裡會碰到各式各樣、小心機什麼的,而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臉都洋溢著笑容。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變?

因為成功的人對別人來說更有用,他對你的好是因為他有可能會用得上你,或者你會帶給他好處,至少不會給他帶去麻煩。

這種善良的背後其實更有心機,只不過被表面的笑容掩飾了而已。

我有位朋友,特別喜歡討論窮人思維這個話題,每次議及相關人和事時,總是堅定的認為窮人之所以受窮是因為有窮人思維。

她幾乎將窮人和沒有素質、眼光短淺、不夠聰明、懶惰劃了等號,每次談及這個話題我其實始終都當了她的聽眾,因為我無法說服她認同我的觀點,而她又是比較情緒化的人,於是每次她談到這個話題時,我都充當了她的聽眾。

可能我身處底層,對於底層人的了解比較多,底層人善良的人佔了大多數,他們一樣努力工作,他們一樣勤儉持家,他們一樣熱愛生活,他們一樣會禮讓三先,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將他們窮的原因歸結於他們的思想,甚至將他們當中那些惡人的根源也歸結為貧窮,原因其實很簡單,財富會遮掩很多醜陋和黑暗。

窮人之所以更容易被激發出惡行,上面我已經說過,因為他們擁有的本就不多。因為他們擁有的不多,所以他們得到的資源很少,所謂眼界和學識,很多時候是用金錢鋪就的。優質教育資源,良好的就業崗位以及上升機會很多時候都跟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掛鈎,那不是窮人能享受到的。

你可能會舉一些成功人士逆襲的例子,我想說的是討論任何問題,我們要講的是大概率,以偏概全不能作為討論問題的有力論據。

窮人並不想窮,他們拼盡全力用畢生的精力想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但大部分人卻延續著原有的生活階層,很難實現階層跨越,即使有人實現了人生的逆襲跨越了階層,但卻很難真正融入上層群體,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喜好和思想,他們很難和跟他們完全不同的群體共融。

這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而是資源分配和家族奮鬥形成的。最終還是一個社會問題,這不是底層人單純憑藉個人努力能夠改變的。

我想基於以上我所說的原因,期望社會對底層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眾生皆苦,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他們哪怕拼盡全力,可能也無法達到那些上層人出生的高度。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就是現實。

相關焦點

  • 當你弱的時候身邊全是壞人;你強大以後世界都是好人
    「當你弱的時候身邊全是壞人;你強大以後世界都是好人!」這句話是我看到某個新聞上說黃渤的一段採訪視頻,他說:「以前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啊,各種什麼的。去了以後也結不出帳來,誰搭理你啊,但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 黃渤講述真實經歷: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他說,「以前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啊,各種什麼的。去了以後也結不出帳來,誰搭理你啊?但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黃老師黃老師,你累不累,休息一會兒。黃老師,你要吃什麼,喝什麼,我給你拿點什麼?黃老師,你太辛苦了。 以前,辛苦幹的就是這一行,誰讓你來了,誰叫你來了?」
  • 你身邊壞人多還是好人多取決於什麼
    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甚至是多面性的。著名的影視演員黃渤,是一檔節目中曾經坦言,在他沒有成名之前,他身邊的人都說他長得醜,在影視圈不可能有什麼發展,甚至是各種踩踏,可當他成名了以後,他身邊的人都說他長的帥氣,情商高,全都是噓寒問暖的好人,全都在奉承他。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當一個人弱小的時候,身邊聚集的往往都是「小人」、「壞人」,可當你強大了以後,身邊聚集的全是「好人」。
  • 你越強大,身邊好人越多;你越弱小,身邊壞人越多
    作者:水木然1前段時間,黃渤的一段專訪火了!他這樣感慨:以前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耍小心機的,嘲諷你的,什麼都有,但成名後,突然發現身邊都是好人,每一張臉都洋溢著笑臉。的確,這就是世界的邏輯:你越強大,身邊好人就越多;你越弱小,身邊壞人越多!外界總是說黃渤高情商,會說話,其實他的高情商,都是在底層社會裡磨礪過來的,是那些流氓、混混變相教會他的。就像他這樣調侃:「東西南北中國四個地方的流氓怎麼欺負人我都能學完,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這樣的事情我經歷太多了。」
  • 你弱的時候,身邊都是壞人,你強的時候,身邊都是好人
    「」後來我們就找單身的女的打,主要是她們身邊沒有男的。」有時候,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是真的很可怕。被虐待的人越痛苦,他們就越覺得快樂。而這種快樂,很容易滋生助長一個人心中的惡。同時,我們也該反思自己。當代教育,除了德智體美勞,還缺了價值觀這一環。而一個人的價值觀,會決定了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
  • 為什麼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給你答案
    每天在這裡期待,只為你的到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他人的情感歷程故事我們有時候總在困惑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而壞人卻一直在外逍遙快活。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是無解的,雖然有時候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可是我們心裡所謂的惡人何時才能得到報應呢?今天借這個話題來分享一個網上流傳的國外的小故事,故事講的就是上帝為什麼不會獎勵一個好人?
  • 壞人與好人
    只是在為了子女而忍,因為始終都知道如果自己死了,子女就會失去父愛母愛失去保護。 好人並不是慫,也不是無知無能,正是因為思慮的更周全才不願去做一些無謂的鬥爭。往往壞人是因為無知而無畏,眼睛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以後,看似很厲害,其實只是在自私自利。
  • 壞人從來都不恨壞人 沒有好人的世界,也就沒有了壞人
    故事中很多其他的小配角也反映了美國當時的社會現狀:湯姆情婦的丈夫代表著美國的無產階級窮人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任富人擺布;蓋茨比的父親則在兒子死後,為兒子擁有如此大的房子與如此多的財產而驕傲,似乎忘了兒子已經死去這一事件:沃爾夫山姆在蓋茨比生前只想著蓋茨比的錢,在蓋茨比死後裝聾作啞讓人感到當時美國社會的冷漠與自私真善美,無真,哪來善和美;假醜惡,一假,醜和惡便接踵而至。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難道壞人真的沒報應?(讀完受益終生)
    上天生人原本沒有好壞之分,否則,上天為什麼要生出壞人來違反天理呢?  人的好壞是自己做出來的,與天無關。人可以把自己做成好人,也可以把自己做成壞人。  你要做好人,天高高興興要你做好人。你要做壞人,天也高高興興讓你做壞人。  為什麼?因為一切都是自做自受,每個人自己都要對自己負全部責任。
  • 富人比窮人更善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為什麼會無上的去崇拜錢和權?其實不只是中國人,而是整個人類都有對強者崇拜的心理,這是弱肉強食自然法則下必然會有的心態。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態,所以從反面去看,人們自然會拉踩窮人和弱者。為什麼?因為好人難當,有錢的好人更難當。很多人都認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一句非常高尚的話。的確,這真的是一句非常難做到的話。窮能獨善其身,往往還沒窮到迫不得已時,如果窮到吃不開飯,那麼犯罪就不可避免。達則兼濟天下,天下之大,如何能兼顧?況且,向來救急不救窮。
  • 好人要學會當壞人
    悲觀的人愛說,好人沒好報。你是樂觀派,還是悲觀派?無論你是哪一派,都是錯的。相信好人有好報,這是沒頭腦的樂觀;相信好人沒好報,這是沒心肝的悲觀。相信好人有好報,自然見誰都當好人,成為濫好人,最後一定死得很難看。
  • 好人與壞人在什麼不同?
    在當今的社會,一個人不學好搶劫別人財物,甚至危害到別人的生命時、偷盜別的財物,槍枝交易,吸毒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等等,這類人我們認為他是壞人。為什麼認定他是壞人呢?對於那些經常幫助別人,例如幫助別人送小孩上學,照顧孤寡老人的起居,幫他們送米送油;還有的慈善家每年資助僻遠山區兒童上學,承建希望小學,他們的這些善舉,感動了別人,我們認為他是好人。好人的最大特點是處處心裡想著別人,樂於助人,別人的利益始終放在首位,既他人所思,既他人所想,為他們辦好每件事!這是大家對好人與壞人,在平時所見所聞、感知,綜合評定的最終判斷結果。
  • 如何區分好人與壞人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人之初,性本善。是好是壞,從做事是上看。好人與壞人區別,一般是根據個人利益而定的,做了對你有利事情的人就是好人,反之就壞人。或者,做了維護公眾利益事情的人就是好人。雖然沒有直接得利,但是對於那些嚴格遵守道德規範的人,還是把他劃分到好人行列。
  • 有天生的壞人和好人嗎
    常聽說好人、壞人、不好不壞的人,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筆者認為,按照概率論在我們生活的圈子裡:有1%的天生的壞人,壞是她的使命。這1%的人自帶黑暗魔法,血液裡流淌著壞水,骨子裡充斥卑鄙細胞,她們好像是天生的罪犯,即使父母都很善良。好像這也是世界原生的一樣,是陰陽的產物不以人的願望而改變,所謂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光明就有陰暗一樣。
  • 對付不擇手段的壞人,好人應該學習什麼?
    很多人不想做好人,因為好人容易被利用和出賣,但是他們以後不敢做壞人,因為壞人很難在社會立足,還可能會被警察抓去坐牢,所以他們只有迷迷糊糊的做了矛盾的人,我想要星單的時候,感覺不值,但是要耍手段,他們又不敢也不願意。
  • 心理學告訴你,好人應該怎樣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報
    黃渤為什麼說在他成明後,身邊都是好人了!而在他最貧困潦倒的時候,最需要有好人來幫助自己的時候,不是這樣的,身邊都是看不起他的人!一直以來好人們也都有這個困惑,自己明明沒有做什麼虧心事,是個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好人,在最需要別人來幫助自己的時候,不但沒有什麼貴人來相助自己,可是還老受一些人的欺負和看不起!自己的生活一直過得不稱心如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壞蛋總是比好人的內心更強大?難道壞人永遠不會內疚?
    壞人並不自知當一個人做了壞事以後,善良的人都會希望他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吸取教訓,改過自新。佛教中有一句話: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第二種人,做壞人是他們的選擇,內心鐵定主意要做壞事。當他們做壞事暴露以後,不僅不會進行反省,反而會想著下一次怎樣把壞事做得圓滿。面對他們正義的指責,他們只會自欺欺人,自圓其說。
  • 什麼是好人,什麼又是壞人?
    小孩子看電視,他對形形色色的劇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採用- -種簡單的標準-一「是好人, 還是壞人?」大人只要說「是好人」、「是壞人」,小孩就心滿意足了,大人也覺得省事。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點兒頭腦的大人,就知道「好人」、「壞人」可沒那麼簡單。
  • 淺談好人壞人
    剛看到一回答問題,問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好人,眾友各抒己見,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所認為的好人。個人拙見,好人壞人,如果從寬容的籠統角度衡量,可以善惡區分,不「為非作歹、坑蒙拐騙」就基本算是好人了,若從實際生活出發,好人的標準,達到合格的人不多。
  • 慶餘年言冰雲結局是什麼 言冰雲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什麼要殺範閒
    慶餘年言冰雲結局是什麼 言冰雲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什麼要殺範閒時間:2019-12-27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慶餘年言冰雲結局是什麼 言冰雲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什麼要殺範閒 《慶餘年》這個作品中的演員都是很優秀的,在裡面言冰雲這個角色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言冰雲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