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惠一詞因為爭議而上了熱搜。原因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在相親的時候,男生說希望找一個溫柔賢惠一點的暖妹子,結果女生直接氣得暴走。女生直接問,你們是不是覺得女生嫁給你們就是應該在家帶孩子洗衣做飯?
男生疑惑現在「賢惠」竟然成了貶義詞。這場相親在三觀不對中草草結束。
但男生將與女孩的聊天截圖發到網上,爭議卻越來越多。女生們談得最多的觀點便是,我這麼聰明好看又有趣,你卻說我賢惠?
為何「賢惠」一詞在相親中不受歡迎?相親中的女士確實對此很敏感。
看到這個討論後,特意搜索關於「賢惠」的解釋。在線漢語字典中對賢惠的基本釋義是「賢明仁慈」,在百度百科中,賢惠是指婦女為家庭付出,態度和氣,善良溫順而通情達理,心靈手巧,擅長做家務。
看完解釋後,作為女生第一個記住的解釋就是「擅長做家務」。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事件中的那位相親女孩認為賢惠是個貶義詞的原因吧。
除了這個解釋外,通過搜索「賢惠的女人」微信內容排在第一頁的標題是「婚姻裡,最不需要的就是賢惠」、「拼命賢惠的女人最廉價」等系列文章內容,好像賢惠已經成為了女人遭遇不幸的最直接根源。不去看這些文章的內容,但看這些標題就會讓人對賢惠這個詞產生牴觸。
相親中女人最反感的詞語——賢惠
很多人不解,「說女生賢惠是讚美,怎麼就變成一點就炸的『地雷詞』了?」
根據一項調查,女生最喜歡的讚譽是「漂亮」「有趣」,其次是「聰明」「機靈」,甚至被說了「狡黠」或「潑辣」也會挺開心,這些詞語能表明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
最不想被聽到的地雷詞非賢惠莫屬。「如果男生這麼誇我,我就會回敬他:你是個老實人。」
很多男人都覺得,賢惠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在相親場合,對女生說「我想找一個溫柔賢惠的暖妹子」,卻遭到女生怒懟。為什麼呢?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一下,乍一看賢惠這個詞是沒毛病,但是側重誇女生「甘願為家庭付出,心靈手巧,擅長做家務」。女生生氣,主要是因為自己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男生誇獎不是說喜歡你的修養能力學識,而是喜歡你善良勤快。女生在對方的潛意識裡被當成了保姆,就是洗衣做飯帶孩子的形象,談什麼平等獨立?做家務也好,人情練達也好,都是女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所作出的努力,而不是生來為了服務某個男人。
說起「一個賢惠的女人」,你能想到什麼?一桌豐盛的大餐、插花的桌子、整潔的衣物、以及一塵不染的房間,以及一個微笑的、面目模糊的女人。
它是一種功能性的讚美,抹殺掉一個女人的個人特點,只留下一個「適合結婚」、「適合當老婆」的蒼白角色。仿佛是來形容一件毫無生氣、性價比較高、便於使用,且不用費心維護的超市廉價毛刷。
在現在的女生看來,因為「賢惠」而被愛,也絕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問題來了,過去的女性聽到這種誇獎會感到開心,為什麼現在的女孩就會原地爆炸?
因為「賢惠」的詞義,暗指女性的地位處於弱勢一方。
這是一個明褒暗貶的詞,看似是誇獎,本質卻是一種要求。丈夫可以要求妻子賢惠順從,三從四德,卻無法要求她漂亮或聰明。「賢惠」天生帶著強制性和義務感。
於是女人操持家務,洗衣做飯帶孩子,順從丈夫、孝敬公婆、走動親朋……哦,還得少花錢,不能有怨言。這不是道德綁架是什麼?
過去的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不會被看做一個獨立平等的人,地位高的男性俯身誇讚地位低的女性聽話、溫順,仿佛在摸一隻寵物的頭,說聲「很乖。」
這才是女生一聽到「賢惠」就炸毛的深層原因。
兩個人結婚,日子要過,飯菜要做,衣服要洗,女人也樂於承擔自己那份照顧家庭的責任,但這並不是她一個人的義務,請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公平分配。
在女性獨立的大前提下,千萬不要觸碰「賢惠」這個敏感詞語。
現代誇女生指南
究竟怎麼誇才會讓女生如沐春風?
曾經,張栢芝被周星馳一句「我養你啊」感動到掉淚,如今的女生不再喝這種毒雞湯。
等著被王子拯救的的傻白甜人設逐漸崩塌,堅韌、獨立、自信、勇敢的大女主冉冉升起,更多女孩在她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相夫教子早已不能滿足她們。除了結婚,女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她們工作拼搏,生活精緻,視野開闊,眼界膽識和自信都有,活得漂亮,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當女生已經把自己從「嫁人」的枷鎖裡解脫出來,努力地去尋找更多的自身價值時,不少男生還沒有反應過來。
因此,當女同事烤了一盒美味小餅乾分給你,如果一邊開心地吃餅乾一邊說人家「好賢惠」、「適合嫁人」,那麼小心連餅帶渣都扣在你腦袋上。
正確做法是,可以說「好厲害,跟蛋糕店賣的一樣」,可以贊「大廚,下次向你請教經驗」,可以誇「會生活的小仙女」,也可以默默地吃餅乾,無比誠懇地說一句「超好吃!能再給我一塊嗎?」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把握在您自己手中——這就是安徽愛之侶相親聯盟銘心的格言。在這裡,許多青年朋友找到了終生愛侶,許多離異朋友再獲了家庭歡顏,許多失偶朋友重建了人生希望。她(他)們婚姻幸福的歸宿既給我們帶來了好評讚譽,也給予了我們鞭策鼓舞。雅歌云:「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我們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