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到了節假日的時候,單身男女是最為頭疼的,因為回到家裡很難休息好,光是父母的催婚就讓人頭大。朋友在這次國慶的時候,還沒有在家裡好好休息一下,就被父母安排好了相親,她在家的這段時間一天一個。
父母的舉動讓朋友哭笑不得,她感覺自己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每天都要讓別人來觀看似的。
不過實在是架不住父母的堅持,朋友還是堅持和相親對象見面了,第一個男人是一個離異帶娃的,這個男人要比朋友大上七八歲,朋友簡單聊了聊就覺得不合適,第一次相親也就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相親讓朋友沒想到的是,來的人竟然是他的高中同學,兩個人都沒在意相親對象是誰,都是被自己父母逼著過來的,結果兩人見面聊得很投機,這一來二去就順順利利的在一起了。
但是,有些人的婚姻之路卻非常坎坷,除了有一些客觀的原因存在,最主要的還是她提出的條件苛刻。
李玉是一個35歲的大齡剩女,她單身的原因就是對另一半要求過高,李玉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女人,她在城裡打拼了十幾年時間,自己掙到了房子和車子,而且還有一筆不少的存款。但是,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還是李玉的婚姻大事。
李玉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哥哥姐姐們早已經成家,只有她還是單身一個人。父母讓她趕緊找人嫁了,但是李玉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絕對不嫁。
平時有親戚平時幫忙介紹,李玉也會去和相親對象見面,但是幾次下來全都不了了之。這次趁著國慶和中秋雙節,父母又給李玉安排了三次相親,結果全部都被男方給拒絕了。
李玉第一個相親的男人是老鄉,倆人剛見面的時候聊得也非常開心,但是李玉告訴男方自己有房有車,條件不好人可以直接過來,但是男方需要滿足自己的三個條件。
雖然感覺剛見面就提條件不好,但是李玉覺得既然兩個人相親,就應該彼此把訴求給說清楚,這樣也省的浪費彼此的時間。
李玉提的三個條件分別是:
1、逢年過節的時候,男方最好跟著自己回娘家,自己是不會去婆婆家過節的。
2、自己結婚後不會幹家務,哪怕是和老公去婆婆家,自己也不會做任何的家務。
3、希望自己可以不生孩子,如果真想要孩子可以領養一個,自己這個年齡生孩子危險,更想把時間留在事業上。
第一個老鄉聽到李玉的要求後,原本還很高興的臉瞬間就變了,他告訴李玉第二個條件還可以接受,第一個條件關乎於男人的臉面,哪有結婚後老婆不跟著丈夫回婆家的,而且第三個條件更是讓他難理解,哪有人自己不生孩子領養孩子的。
就這樣,第一個相親男和李玉爭論一番,後面兩個人都覺得沒有什麼意思,這次相親就以失敗告終了。
後面的兩個相親男都是如此,他們覺得李玉不僅年紀很大,而且提出的要求還讓人難以理解,第三位甚至連話都沒聽完,起身就直接和李玉說拜拜了,這也讓李玉感覺很受傷。
國慶期間接連三次失敗,也讓李玉產生了自我懷疑,相親對象說第一個條件就難以接受。但是,李玉覺得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去誰家裡她覺得都不重要,為什麼男人偏偏那麼在意呢?
其實我覺得婚後去哪都好說,但是如果在婚前就確定好條件,那男人就覺得李玉過於強勢,如果把去誰家當成一個要求,那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霸道了一些。
不過,李玉既然已經35歲還不結婚,也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能祝福她找到自己的幸福。
其實,一個人過的好或者不好,只有真正的結婚後才知道,如果還沒有開始就把婚姻定死了,那無疑會給自己的婚姻增加難度,甚至是把合適的人給篩選掉。
在還沒有開始之前,不妨看看對方的三觀和人品,不要著急去否定一個人,畢竟了解人也是需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