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從來不會拒絕,是人們口中所謂的「老好人」。但是這樣的老好人,往往存在感低,而且苦了自己,還討不到半點好處。
可以說,不懂得拒絕,只會說「Yes」不一定是好事。
我們公司以前有個老同事叫王鵬,已經年近40歲了,還是孑然一身,我們都笑稱他是「鑽石王老五」。
在同事眼裡,他是全能的「大好人」。無論是複印文件,還是回覆郵件,只要是同事忙不過來的工作,交給他就行。時間久了,大家看他好說話,越來越多的同事把手頭上忙不過來的工作交給他。
然而,他幫大家做的工作越多,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會拖延得越厲害,因此在開會時我也曾點名批評了他幾次,可他也只是默默承受,沒有做出任何辯解。
一次周末,我約老王一起出來打羽毛球,才知道他不僅在工作中是「老好人」,在家庭生活中更是這樣。
打球休息的間歇,我倆聊了起來。王哥,你怎麼還不結婚啊?難道真的是你眼光太高?「我好奇地問。
「哪裡啊。別看我現在工作還算穩定,收入也還算不錯,但也就只夠養活自己,哪裡還有閒錢娶媳婦養孩子啊。」他似乎有點無奈地說。
「這怎麼可能,我看你也很節儉,怎麼可能沒有積蓄?」我更加不解。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我到現在每天中午都是只吃最便宜的外賣,晚上回家就吃泡麵,住的房子還是幾百塊的合租公寓房呢。」他嘆了口氣說道。
難道你家裡有什麼負擔或者其他難言之隱?」我追問道。
「我是家裡的老大,還有四個弟弟妹妹,為了供我上大學,弟弟妹妹都輟學了,早早就去地裡幹活。現在他們有時候蓋房子或者孩子生病沒錢,隔三差五就會來找我借錢。我雖然也沒存款,但是又抹不開面子拒絕。借出去的錢,我只要不張口要,他們也都沒說過要還,可我怎麼張得開嘴啊。」說完他低下了頭又深深地嘆了口氣。
「你啊,需要學會拒絕,不能什麼事都自己扛著。」我說。
他看了看我,陷入了沉默。
因為不懂得拒絕,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老王都把自己搞得很忙、很累、很狼狽:本職工作時常耽誤,同事交代的工作越來越多,自己一頓飯的開支不超過15塊錢,衣服沒有一件超過100塊錢的,沒有時間談戀愛,年近40還要蝸居在合租公寓樓,雖然他因為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得到了「老好人」的稱號,但是卻苦了自己。
事實上,在職場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本分,如果有多餘的精力,當然可以幫助同事。但只會說「Yes」,專注於自己本職工作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又怎麼能夠贏得升職加薪的機會?何況來者不拒的勞動付出,只會讓同事對你的幫助毫不珍惜。所以,面對同事的求助,要不要說「Yes」一定要分清楚情況,如果是會耽誤自己本職工作的事情就應該拒絕。
那麼,面對親戚朋友的求助,又該如何擇呢?同理,也要分情況,超過了自己能力範圍的一定要說:「No」。
我們一定要學會堅持原則,保留底線。
我曾經聽過某位歌手「拒絕替哥哥還債」的故事。
歌手小時候是哥哥用所有積蓄給他買了第一把吉他,也是這把他陪他成長,讓他的音樂夢想不斷放大。拼命工作的哥哥,也因此成為歌手的榜樣,卻也因此讓他背上了巨大的包袱。
他成名之後,為了讓哥哥也過上更好的生活,就給了哥哥一筆錢做生意。可是哥哥總是喜歡「跟風」,總是覺得什麼賺錢就去投資什麼,結果什麼生意都是做不了多久就黃了。後來哥哥專注於房地產行業,為了做大公司的規模,哥哥背著弟弟,偷偷借了高利貸。誰知又遭遇了財務經理「卷包會」事件。
追債的人每天都堵在哥哥家門口,不是潑油漆就是拉橫幅。
無奈之下,哥哥只能向他求助。為了替哥哥還債,已經淡出歌壇兩年的他,不得已重新出山,接了大大小小各種商業演出和廣告代言。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馬不停蹄地奔波著。但是這樣的努力,並沒有換來好的結果。
他奔波了好幾個月,東拼西湊,終於攢夠了錢。當他拿著支票給哥哥時,卻發現哥哥又失蹤了。幾經打聽,他才知道哥哥為了更快地還清債務,又打著他的名義,從高利貸那裡借了幾十萬去賭博。結果可想而知,哥哥不僅輸光了所有的錢,還又欠下了幾百萬的高利貸。
於是,在左右為難和煎熬中,他最終選擇了拒絕繼續替哥哥還債。
在一次採訪中,一向愛笑的他提到這件事時一臉嚴肅地說:「我很愛我的家人,其實我應該早點拒絕,但我沒有,這反而害了他。要是他知道我還不了那麼多錢,也許他開公司時就不會盲目地投資。正是我的縱容,才讓他一次又一次在心裡有了依賴。如果他從此振作起來,安安穩穩找個工作慢慢還債,或許我會繼續幫他。
但是他的行為觸及了我做人的底線,我實在不能忍受對一個愛投機的賭徒施以援手。況且加起來上千萬的債務,我僅憑自己的努力,一時間也很難還清。為此,我情願把錢花在請律師上,讓法律來解決這件事情。」
適當、合理的拒絕並不代表心狠或者自己沒有能力,相反這其實是負責任的表現。當他人的求助超出自己的原則和能力範圍時,適當、合理的拒絕,更容易受到尊重和理解。
儘管從古至今,我們的文化傳承裡一直講究做人、做事要及面子和影響,但很多時候懂得拒絕的人生,才更輕鬆,也更豁然開朗。
但凡有人不厭其煩地找你幫忙時,都是因為平時你不懂得拒絕。
你總是善良地以為自己拒絕了別人,別人就會傷心、會為難。其實,當別人習慣了你的不拒絕,要你做什麼你就會做什麼的時候,你再去拒絕,反倒變成「不討好」的人了。
唐代詩人李白因拒絕「折腰事權貴」,才獲得自由,過著飲酒作詩的逍遙生活,終得「詩仙」的美譽。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思想家喬爾丹諾·布魯諾,因反對「地心說」,拒絕放棄「日心說」,寧願選擇接受火刑來捍衛自己的原則和真理,這才開創了近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先河,成為了世界人們心目中偉大的英雄。
學會合理地拒絕,相比沒有理由的給予,更能體現人生的智慧和情商。學會拒絕是我們的權利和責任,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給自己,別讓不好意思說出口的「NO」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