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真的是貶義詞?

2020-10-09 西安交大黎荔

作者:黎荔



猶豫,指遲疑,不果斷,缺少主見,對事難以做決定。

當一個人猶豫的時候,遲遲做不出決定,在他沉吟良久的時候,以為過去了很久時間,但當他去看鐘表的時候,通常會發現比估計的時間要短,其實,他感覺到的時間長度只是他巨大的猶豫。

雖然猶豫也經常誤事,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雷厲風行的決定和行動,但猶豫也意味著糾結,說明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很多,決策上不得不優柔寡斷,慢下來慎思多思。猶豫是心裡反覆地想正確答案,因此而慢了半拍。

人都是複雜動物,哪能做到凡事清堅決絕,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所以,我們這長長的一生,註定會有數不清的猶豫吧?世界有它自己的規則,所有的生物都要遵循這一規則,否則,只有死路一條。但在我們的內心中,總是很渴望自由,完整的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可是,我們無法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活著。身與心、靈與肉、理想與現實、社會與個人,總是會有矛盾衝突。於是,做出一個決定,我們往往猶豫好久,總要把這個問題想好久好久。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免有普通人的種種缺點,比如軟弱、猶豫、承擔過大的社會壓力等。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猶」和「豫」是古代兩種很古怪的動物。「猶」是一種非常活潑、靈巧又生性多疑的猴科獸類。它一旦發現「敵情」,便迅速爬到樹上,躲藏在樹枝或茂密的樹葉之後,探頭探腦,偷偷查看,等平安無事了,就跳下樹來,下來後東張西望一番再生懷疑,又慌慌張張爬到樹上。如此反覆,沒有一點主意,毫不果斷。「豫」的樣子據說像大象,雖身大力不虧,但它伸長鼻子嘗試取物時,總是搖搖晃晃難以確定。這兩種動物經常呆在一起,正好又都是生性好疑,古人根據它們的習性,將它們的名字組合成一個詞「猶豫」,形容人們的遲疑不決、拿不定主意。你有沒有發現,「猶」和「豫」,都不是有攻擊性的兇猛動物,你見過老虎或獅子撲向意在必得的獵物時猶豫過嗎?老虎和獅子的果決,是因為它們是主宰者,可以拿其他生物來做燔祭,它們不在乎其他動物的生死,它們像神話中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也像毫不留情的劊子手。老虎和獅子是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大部分的食物鏈基座的生物,都是溫和而謹小慎微的。我輩更多像老虎獅子還是「猶」和「豫」呢?「猶」和「豫」不過像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瞻前顧後,盡力活好而已。



如今是一個暴躁的時代,人人都是易燃易爆品。在著名的哈佛公開課《公正》裡,當代政治哲學家邁克•桑德爾認為,困惑和遲疑並不一定是壞事。當思想太多地被權力用來當作棍棒,困惑就成為寬容的前提。當人人爭當殺氣騰騰的真理代言人時,遲疑則是一種智性的成熟。他提醒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構成衝突的未必僅僅是「善惡」之間,一種「善」和另一種「善」也可能構成緊張關係。權利和福利之間,「絕對命令」和「人之常情」之間,平等和效率之間,自由和安全之間,常常存在著取捨關係。我們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念,論證哪種取捨更合理或更合乎時宜,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存在著一種沒有代價的選擇,那也許我們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猶豫不是為了逃避選擇,但是它令選擇之後的制度設計更加審慎和包容。我喜歡桑德爾這種「厚此不薄彼」的公允,這種對不同立場抱有最大程度「同情性理解」的態度。他告訴我們,沒有一個正義標準可以放之四海且貫通古今,每個人實際上都在特定情境下「因地制宜」地選擇正義原則。在諸善之間,妥協比勝利更值得慶祝。在決策之時,猶豫比果斷更值得信任。

大千世界,奼紫嫣紅,人心的猶豫,就像一抹灰色,灰色是最暗淡的顏色,也是最包容的顏色。不必急於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為什麼不嘗試去理解人心的徘徊彷徨、艱難取捨和更多可能?猶豫不決的人,心都是不夠狠的,思維都是過於複雜的,不是嗎?也許我們可以在下一次衝鋒陷陣之前,表現出一點點的猶豫?

相關焦點

  • 是誰讓女權成了貶義詞
    這一現象讓越來越多的男生覺得厭煩與噁心,因此漸漸的女權成了男生口中的貶義詞。但在我們探討女權貶義化的現象之後,發現這僅僅只是其中一個現象。那麼究竟誰讓女權成了貶義詞呢?這一切似乎又說明偽女權是導致女權成了一個貶義詞的主因,但仔細思考之下似乎又不是。
  • 農村不應該是個貶義詞
    「農村」在人們心裡已經成了一個貶義詞。「農村」成了貧窮、落後、野蠻的代名詞。現如今,農村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經濟,相對於城市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廣大的農村學校設施設備比較落後,教師隊伍的素質較低。醫院的設備較差,缺乏專家教授,好多大病無法治療。農村的生活垃圾缺乏規範處理,個別地方仍然存在髒亂差現象。農村的文化生活單一,缺乏電影院這樣的現代化娛樂場所。
  • 什麼時候「賢惠」變成了貶義詞?賢惠女人有錯嗎?
    我只想弱弱的問一句,「賢惠」什麼時候成了貶義詞了?好吧,網民們再次勝利,繼「小姐」、「同志」、「老實」之後,「賢惠」也成了忌諱詞。但是,做一個賢惠女人,有錯嗎?賢惠何意?賢惠,是指婦女為家庭付出,態度和氣,善良溫順而通情達理,心靈手巧,擅長做家務。描述的是一種品質和行為,與外表無關。有些營銷號為了博人眼球,譁眾取寵,竟然拿這來說事。
  • 「舔狗」為什麼變成貶義詞了?付出也成了理所應當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低三下四的求著女生的男人很多,當然女生也不是沒有,其實這類人只是深愛著TA,可為啥就變成貶義詞呢看著現在網上好多流言蜚語,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 「這樣聯繫你的女人,真的很想你,別猶豫」
    愛情裡,男人一定要清楚,這樣聯繫你的女人,真的很想你,遇見了別猶豫,好好把握。清晨醒來後「聯繫」心裡有你的女人,清晨醒來後,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你,說明你填滿了她的心,你對她來說很重要,男人要明白,這個時間聯繫你,就是在思念你,你要明白他的心思,別猶豫。
  • 她們在猶豫什麼?
    在不久前還總以為&34;是一個貶義詞,故說到&34;著個詞總想方設法去用其它的詞來替代,諸如大齡單身女性可是隨著時間的變遷,社會的迅猛發展,發現似乎&34;一詞並非完全是貶義,甚至還帶有某種反抗&34;、爭取自由的勇敢意味,真的讓人詫異時代包容性的進步,大眾思想觀念的轉變確實太過迅速,讓人驚詫於時下的各種非常理的見聞也能被允許堂而皇之。既然&34;一詞開始變得喜見樂聞,那麼今天就開始著手研究探討一番這個話題吧。為什麼會有&34;這樣的生物存在呢?
  • 《人民日報》總結的60條常被誤用的成語,第一個就猶豫了
    [誤用]常被誤解為懦弱猶豫、吞吞吐吐。[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用為貶義詞,形容文章寫得不好。49、一文不名[解釋]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極為貧窮。[誤用]常誤用於代替「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後指人無用。
  • 「結婚5年,我從未為生活發過愁」婚姻中「現實」並不是個貶義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實仿佛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大家覺得人就不應該太現實,而應該保持最初的心態,把感情放在第1位,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如此。可當大家經歷了一些事情,甚至親身踏入婚姻之後會明白一個道理,其實物質條件對於一段婚姻而言真的特別重要,這是人活著的基本條件,無關拜金,無關物質,這就是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談好人:「好人」有時其實是一個貶義詞
    我現在覺得『好人』其實是一個貶義詞。」
  • 一再猶豫,一再錯過
    每天都在猶豫要不要運動。如果要運動的話,那是在室內跑步機運動、還是在室外公園運動好呢?等決定好要去室外公園運動了,但這一猶豫,天都黑了,就只好改成出去吃晚餐了。那晚餐是吃麻辣燙、羊肉串、還是羊肉湯好呢?這又一猶豫,餐廳都快關門了。一再的猶豫,結果就是一再的錯過。最後落得只能吃方便麵了。愛情也是一樣。他等你,你猶豫了。你下決定了,他不等了。
  • 別讓你的猶豫,毀了未來的機遇
    從此與朋友再無聯繫,一時的猶豫,竟斷送了與朋友的友誼!發現一份薪資待遇很不錯的工作,卻發現自身能力與應聘要求有些出入,遲疑著、猶豫著:「我要不要去試一試啊?如果真的能夠「早知道」,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後悔的事情發生了!正因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才要去嘗試每一個可能性,不錯過任何一個機遇!2020年陝西成考報名火熱進行中,距離報名截止還剩最後15天!錯過今年,你還要再等一年!而且政策每年都在變化,今年不報,明年你未必能報!你難道還想要在將來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早早報名?還想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細細體會後悔的滋味?
  • 所謂猶豫,其實是一種博弈
    所有人都不喜歡猶豫,包括猶豫者本人。猶豫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因素,人們喜歡自己能掌控的東西。然而,世界上偏偏就是存在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了一場又一場的拉鋸賽。我也不喜歡猶豫,但很多時候我經常就那個猶豫最多的人。有人會說,三思而後行這是一種做事謹慎的態度,如果過度了,那可就不只是三思了,很可能是三十思,甚至更多。
  • 親愛的你,在猶豫什麼呢?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我在猶豫些什麼?那麼此刻的你又是在猶豫些什麼呢?雖不知此刻的你在猶豫些什麼,但是我想說我的猶豫。那時還挺對不起婆婆(奶奶)的,她的無微不至撞上了我的青春期,那時的婆婆(奶奶)拄著拐杖還要辛辛苦苦早早地給我做早飯,晚上回家婆婆(奶奶)已經做好了飯,那時記憶最深的便是婆婆(奶奶)小灶上的洋芋鍋巴飯,真的很香。還有家裡大圓桌前婆婆(奶奶)陪著我做英語作業……不管多遠的村落,都知道我婆婆(奶奶),因為她人太好,同時也受過了太多委屈,全院子裡的人,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 猶豫就會敗北嗎?
    在猶猶豫豫,糾結矛盾中,房子沒了。只能繼續找啦,朋友說幫我轉發找房子,讓我寫具體要求,反覆觀看廣州地鐵線路圖。不找了,因為工作項目結束,我又得去別的醫院,好麻煩…,觀望觀望吧。然後又是第二輪,起床好睏難,要不再忍忍,要不,再找找?太善變了。莫名想起一段話,要結婚的就結婚吧,要單身的就單身吧。反正最後都會後悔。
  • 結婚,你猶豫了嗎?
    雖然那時我心中已經有喜歡的人,不過我會秉持我的原則,先了解成為朋友,再談以後,其實,如果有原則,再有耐心一點,你會篩選的相對準確,畢竟自己的感覺是最貼切的,了解後就會明白到底適合不適合,有的人真的只能成為朋友,以前的喜歡,了解後只是欣賞學習彼此優點罷了。 也許大概因為我自己喜歡的人都變成了朋友,可是呢我也在尋找屬於我的愛情。
  • 女生表白了男生猶豫了是怎麼回事?
    下面我就帶著大家,簡單聊聊「男生被表白後猶豫」的各種情況,原因以及對策。1.女追男,真的只隔層紗嗎?再加上以女性為目標觀眾的言情劇誤導,使得很多戀愛經驗並不豐富的女生,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所有人的女王。而「猶豫」,實際上就是沉默的拒絕。為了照顧你作為女生的面子才不明說。
  • 「聰明」為什麼是貶義詞?
    有人說話「聰明」,那多半是貶義詞。只能說你腦子好用,懂得見風使舵之類的。若是有人說你富有智慧,那就是聰明的腦袋加豐富的學識。扯了這麼多廢話,似乎沒有說到重點,不過也算說了一些重點了。但是,重點很多,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我已經做好了長篇大論的準備,並且為此長期作戰。首先,我當然要講講看書學習對一個人的人生起到什麼樣的重要作用。
  • 《不再猶豫》一首非常勵志的歌曲,感悟深刻!
    《不再猶豫》一首非常勵志的歌曲,感悟深刻!在Beyond的歌曲裡面,最勵志的一首歌曲就是《不再猶豫》了,這首歌曲在給我的感覺就是激勵,不再猶豫顧名思義就是不要在猶豫不決,男人堅定自己的意志,不要優柔寡斷。
  • 「不猶豫」從而「不後悔」
    正如一位憂鬱成疾哲學家的感慨一樣,臨死前,只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批註: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有一位比較有名氣的哲學家,天生一股文人的特殊氣質,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女人。一天,一個年輕的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 你所有的猶豫到後來的放棄,都是你不愛的證明
    ,你放棄了那個對你忽遠忽近而甚至是對你不冷不熱的人,不是一次的心傷讓你決定放棄,而是多次傷痛的疊加大過了他對你的小恩小惠,於是你一邊猶豫著一邊坐著思想鬥爭,但最終你還是在那些猶豫不決中放棄了。記得剛上班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才五百塊錢,刨去吃飯,租房子,幾乎所剩無幾,有一次陪朋友去逛街,看到了一條好漂亮的裙子,那時候根本不懂先看價格,就跑去試衣間,出來的時候,朋友和店員都異口同聲地說:「好漂亮呀」,鏡子裡的自己真的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