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則笑話: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解差灌醉,並剃光他的頭髮後逃走了。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個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裡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那麼如何做才能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找到更適宜的方法,讓自己少走彎路呢?
01 蘇東坡效應之一:認識不夠,會讓你錯失人生夢想
在小學生活中,足球幾乎是我的全部,是我最好的朋友和知己,我們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一起下課,甚至一起睡覺,形影不離。我依然記得很清晰,別人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想了下,堅定地回答:我要成為一個職業足球運動員,作為國家隊員為祖國踢球!…當我的叔叔告訴我:孩子,你知道嗎?足球運動員在7歲就接受專業訓練,你11歲才踢足球,時間太晚了;你看所有的足球運動員身材好大,你身材這麼瘦小,怎麼適合踢足球呢;叔叔的話就像貼在壓著美猴王的五行山上的符,每當我面對足球時,我都很糾結,我能堅持我的夢想嗎?
由於對自己認識不夠,我錯失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但是,我內心知道,足球不止是我的愛好,它還是我的精神導師,它教會了我什麼是堅強,什麼是堅持,什麼是毅力!
02蘇東坡效應之二:認識不全面,做不到揚長避短
很多人在人生的很多階段會面臨不同的選擇,甚至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記得高三第一學期其中考試結束,我忐忑不安的對我爸說我想換專業,我覺得學習物理很費神,吃力不討好,因為這不是我喜歡的學科。爸爸聽了第二天就開著車和他的好朋友鎮委書記過來和我邊吃飯邊做思想工作。他們說,現在無論找工作,都是理科生容易,做科研,都是理科容易成功,幾經周折,我被他們的勸說說服了。最終我高考時被物理拖了後腿。
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我沒能根據自身情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能既善於聽取別人的勸告,又不會被別人操縱,我沒能做到揚長避短,讓我錯失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03蘇東坡效應之三:認清自己,超越自我
5年前我開始創業,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比較幸運的是,我有35萬創業啟動資金,和另外一個合作夥伴開始共同創業;但不幸的是,我沒有職場經驗。
由於沒有一點兒創業經驗,我一直比較自卑。為什麼別人可以賺到錢,而我同樣作為一個拼搏的創業者,就是賺不到錢!我很焦慮…
最後,由於對公司管理和運營方面出現分歧,我們分道揚鑣了,讓我們都損失慘重。
於是我痛定思痛,開始重新認識自我,接受自己的失敗,分析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劣勢,找準市場突破點,很快我東山再起。
2020年2月8日,是我創業的第五年,回頭看看當初賺到第一個100萬元的興奮,找到肯支持我的國內供應商,還有一個一直這麼優秀的工作夥伴…過去我創業路上的坎坷都變成了值得紀念的篇章。
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所以,魯迅有一句人們都認可的名言:「人貴有自知之明」。
認識別人比認識「自我」容易,即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要求自己要能夠廣泛地收集來自上下左右對自己的各種評價,並通過認真分析和判斷來認識「自我」,以免蘇東坡效應蒙蔽你對自我認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