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昨天聊打工人這個梗,我說的很清楚,你不見得是不喜歡工作,你只是不喜歡上班,你不見得是不喜歡上班,你只是不喜歡不得不上班的那種感覺。
有人就留言:
「你說只要開心就不算打工人了,但是我沒法開心呀,我沒有房沒有車沒有女朋友,我想去土耳其跳傘,我想去芬蘭看極光,大到買別墅,中到給女友買鑽戒,小到一杯星巴克,哪個不要錢你告訴我?
就算你說我的這些想法都是過分的,咱們退一步想,作為人類,我又不是動物,除了衣食,我總得精神愉悅吧?擁有愛情吧?擁有幸福吧?這難道不是身為人類的標配麼?
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成為學霸,即便如此,他們也不過是去大廠996,他們有休假麼?他們有快樂麼?他們有幸福麼?
西風,你看到了,進一步,或者退一步,都沒有快樂。」
這個讀者說了兩個話題,我們先說第一部分,物質快樂。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認為去不了芬蘭住極光玻璃屋就不快樂?為什麼你會認為結婚一定要有鑽戒?為什麼你認為沒有星巴克的下午是不完整的?
你想過麼?
我想過。
八年前,我們那時候做市場的思路是展現自己系統的性能,比如並發多少,技術指標多少,或者說呈現出來的屏幕,裡面用了多少技術,翻轉,褶皺,各種特效。
我當時管著產品部,就發現一個問題,這種推廣的思路不好,效果不好。
於是我讓人做了一套演示系統,我讓她們明白,內容為王,技術是輔助。
什麼叫內容為王?就是展現給客戶的內容從樸實的生活常態,變成了奢侈品秀。
你翻開任何一個欄目,不是保時捷,就是百達翡麗,要麼就是名模,海邊別墅......
為什麼要這麼做?很簡單,操控預期。
上面這些內容是酷的,至少這個共識已經形成了,而我要做的,是把我的產品和酷聯繫起來。
其實我們很清楚,彼此沒關係,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怎麼想?
你覺得特斯拉有品質可言麼?還賣得貴。
但有沒有品質重要麼?
提到特斯拉你就想起造火箭的,因為是同一個老闆。我當然知道火箭技術不會用在車上面,但是同一個老闆,就讓特斯拉天然帶有酷的因素。
只要酷,就能吸引一部分有錢人去買,還記得咱們聊過凡爾賽花式炫富的梗麼?
有錢不炫耀,不發朋友圈,不凡爾賽,如錦衣夜行。
那他們炫耀了之後,會帶動什麼?會帶動流行。
《清平樂》裡面仁宗為什麼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用?
因為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只要他表現出特別的愛好,達官貴族馬上就會跟風,然後地主商人進一步的跟風,大家會覺得,向上看齊,才是富貴的體現,才算有面子。
於是仁宗好什麼,什麼的價格就會翻幾十倍。
那你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想,這一套組合拳打完,是不是成功的操控了預期?
市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這個思路。
先控制大部分鑽石產地,然後花錢請明星結婚戴鑽戒,引起富人跟風,到處宣傳,最後把鑽石和愛捆綁在一起,你不買鑽石?對不起,你不愛你的新娘。
狗愛上了貓,先去給豬交錢,很有趣對吧?這就叫操控預期。
你去當三年產品經理,會發現整個生活都是圍繞忽悠組成的,放眼望去,你再也看不到商品了,你看到的都是各家產品經理的小心思。
很正常,人類生活在商品經濟社會中,身為產品經理,沒有需求就要創造需求。
就像花唄,打的廣告暗示你,一家三口,再精打細算,女兒的生日也要過得有模有樣,哪怕是去借錢。
其實就是暗示你,如果你不肯借錢過生日,你是個不稱職的父親。
我給你拆穿套路之後,你會暫時的反感這一切,但你改變不了什麼,整個人類社會在最近的一百多年裡,就是圍繞操控預期開展的經濟活動。
所以我問你的第一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別人洗腦讓你覺得你喜歡的,什麼才是你自己本身喜歡的?
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好回答,大部分人從一出生就被產品經理們洗來洗去,包括的你父母,家人,老師,所有接觸過的人,都是洗過的。
這個世界上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非常少,肯定不會超過一成,而你的親人恰好全落在這一成裡面的概率就更低。
舉個例子,《紅樓夢》裡有一段,寶玉在薛姨媽家中吃酒後出門帶鬥笠,寶玉埋怨丫鬟戴不好,碰到了他頭上的絳絨簪纓,隨後黛玉幫他小心翼翼的戴上。
這一段文字很容易忽視,但你看蒙府版的批註,「知己最難逢,相逢意自同。」
很有意思。
寶玉責怪丫鬟,是因為覺得她糟蹋了東西,你注意,寶玉並不是一個省錢的主,否則就不會為了逗晴雯一笑,讓她撕扇子。
寶玉的糟蹋是不懂得欣賞,而黛玉和寶玉有著相同的審美情趣,他們是知己。
我不知道批註這一段的讀者是男是女,但作為古人,他/她肯定是被寶黛二人的相知,觸動到了內心深處,才會感慨的寫了一首詩。
我們來猜一猜,也許他是個男的,他嚮往的是「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但是他的太太,醉心於人前顯貴。
也許她是個女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釀了一年的酒,想要丈夫陪她說說私房話,酒後再順便做點別的事情,但是「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她老公是個沒情趣的,醉心權術。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你的第二種訴求,什麼精神愉悅,擁有愛情,擁有幸福,也是難得之物。
其實比第一種還要難得。
如果你沒有產生自我意識,那就是一輩子忙忙碌碌,給資本打工,大頭被資本賺走,自己僅剩的那點,也得被各路產品經理們創造的「需求」,忽悠了去。
如果你產生了自我意識,要知道大部分人是沒有產生的,結果就是你變得格格不入。
你想想整本紅樓夢,出場幾百人,絕大部分人琢磨的都是生存與發展。
大到賈府這種簪纓世家,想要的就是維繫國公,國舅的身份權勢;
中到賴大家的這種奴才裡有體面的,背靠賈府,給兒子也捐了一個知府;
下到最底層的下人,想要的也無非是多掙幾個體己銀子。
看著略微有些差異,本質是一樣的,所以寶玉才會「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因為闔府上下,和他「相逢意自同」的,就只有林黛玉。
很顯然,寶黛二人是有真的愛情的,但問題是,這種真的愛情,大多數人受不受得了?
就像你說你要喝正宗的豆汁兒,但問題是,正宗的豆汁兒只有正宗的北京人才能受得了,他們打小就習慣了那個味兒。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豆汁兒是難以下咽的。
我們翻開紅樓夢,絕大部分人都不喜歡黛玉,襲人多好,溫柔可人意兒,主動投懷送抱;至於寶釵,識大體,顧大局,還會哄人。
而林黛玉,成天就是跟寶玉鬧小心思。
其實鬧小心思,才是真的在乎對方。林黛玉對賈寶玉是真心,故拿假心試他,賈寶玉對林黛玉也是真心,故拿假心試她,本都是真心,反而鬧出各種小矛盾。
但這一切的背後,恰恰說明兩個人是真的在乎對方。
所謂普通人,或者講正常人,我們理解的愛情是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
其實你仔細回顧那個故事,王子一見面就脫人家姑娘的鞋子,為啥?好色唄。
而灰姑娘身處逆境,沒有王子,她怎麼逃避後母的虐待?
你看到了,這就是一個想要逃離逆境的美女遇到一個好色的大豬蹄子的故事。
王子遇到了另一個貧家美女,灰姑娘遇到了一個富商,這個故事依然是一段良緣。
各取所需。
所以你去問一個普通人,或者講正常人,你問他金陵十二釵你選誰?
他會告訴你: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你說對了,這才是真實的想法。
你會不會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的想法?
不會的。
你想想嘛,三千弱水,為什麼非得是這一瓢呢?這一瓢和那一瓢有什麼不一樣嗎?
所以我們要想清楚,自己的自性究竟是什麼樣的。
六祖悟道之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靜」,自性本來清靜,自然清靜,不是因為修行才清靜,也不會因煩惱而不清靜。
那是他自己,他悟的是他自己,他說的是他自己的自性。
絕大部分人,是自性本不清靜。
19年前《紅樓夢》就被做成了小遊戲,在遊戲裡面,金陵十二釵,你可以都要......
遊戲大火,馬上風靡整個東亞,說明什麼?說明咱們的內心本來就不清靜,沒人忽悠我們,我們也不清靜。
你看到了,大部分人,就是這樣的嘛,明明內心深處和薛蟠一樣,非得學人家寶玉幹啥?
作為普通人,或者說作為正常人,有的賺,那就慾海沉浮,沒得賺,還可以YY。
不要反感遊戲、爽文這些奶頭樂,這些東西就像阿司匹林,那是人類造出來解決問題的。
我們不能讓大多數人都像寶玉那麼矯情,都那麼矯情,人類就滅絕了;
我們不能讓大多數人都像六祖那麼清靜,都那麼清靜,經濟就倒退了。
快樂沒什麼神奇的,從醫學上看,就是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我相信隨著科技,隨著醫學的發展,到最後快樂就是一種藥丸。
你想幸福麼?9.9三大瓶,還包郵哦。
oh my god,我的媽呀,這也太划算了吧,買它,買它,買它......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