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個人都是帶著未知來到這世界上,我們不知道這輩子會經歷什麼要體驗什麼,但我們都清楚,每個人都會被時間推著走,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生老病死是不能逃避的話題,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死亡不是最害怕的,他們更害怕的是變老,要怎麼度過力不從心的老年生活。
人到了老年最怕的是什麼呢?聽聽3位老人的心裡話。
1、71歲的張大爺:我最怕的是青梅竹馬,一起攜手走過大半輩子的老伴先一步離開。
我今年75歲,老伴也73歲了,我和老伴是同村,從小就認識,算是青梅竹馬。從小時候的玩伴到上學時的同學到結婚生子一起為了家庭奮鬥,老伴是我最重要的人。現在我們都已經退休,兒女也都長大成家,真的是該有的我們都有了。
兒女也很孝順,會經常來看我們,給我們錢,我們自己也有退休金,雖然我們兩個老人不再掙錢,但生活還是不錯的,似乎老年生活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直到去年老伴生病住院,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害怕。那段時間每天早上起床屋子裡頭安安靜靜的,每次下意識去尋找老伴的身影,想起她在醫院就只只覺得恍惚。那一刻真切地感受到如果老伴先我一步離開,那以後的生活該有多孤獨。
老伴出院之後我們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堅持鍛鍊身體,注重養生。我們已經為了兒女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退休了,兒女也長大了,我們終於可以放鬆了。以後也不知道誰會先離開,在這之前我們只想健康愉快地度過老年生活,讓彼此的陪伴更有質量。
2、70歲的劉奶奶:我最怕的就是哪天生活不能自理,拖累唯一的女兒。
我今年70歲,身體還算硬朗。老伴在30年前就生病走了,為了女兒不受委屈我沒有再婚,選擇跟女兒相依為命,家裡沒有頂梁柱的生活雖然很難,但也熬過來了,女兒也重點大學畢業,嫁的婆家也是門當戶對。
雖然老伴離開的早,但那時候要為女兒操心,女兒結婚後又幫忙帶外孫,單身的生活不至於太孤獨。看著女兒過得幸福,外孫健康地成長,我覺得很欣慰。
說到害怕的事,我現在最怕的是哪天自己生病甚至不能自理,會拖累女兒,雖然女兒很孝順對我很好,但她畢竟嫁人了,我真怕哪天自己不能自理需要女兒伺候的時候,她婆家會有意見,怕給女兒添麻煩。
我現在很注重保養身體,飲食規律,退休金和女兒給的錢儘量多存一點,萬一以後生病還可以請人照顧或者住養老院,不用太麻煩女兒,我活到這個歲數,女兒好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3、78歲的李奶奶:我最怕自己生病,還有老得不能動的時候,不能再給小兒子搭把手。
我和老伴都是農村人,都沒有退休金。但年輕時打工賣糧食也存了一些錢,過年過節幾個兒女也會給錢,現在還有點力氣,可以自己種一些菜,除了買米買肉,平時也花不了什麼錢,只要不生大病,養老也沒什麼問題。
現在兒女都成家了,3女兒嫁的婆家都還不錯,我比較操心的是小兒子,小兒子高中沒讀完就出去打工了,娶的媳婦也是工廠遇到的,工資都不高。孫子孫女都留在老家上學,由我和老伴照看,在老家上學學費沒那麼高,可以減輕兒子兒媳的壓力,讓他們更專心工作。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可避免,我只希望那天晚一點到來,等孫子孫女不需要我照顧的時候再來,這樣,兒子就會輕鬆很多。
結語:很多人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每個老人都希望老了也能跟兒女住一起,兒女成才,自己老有所依,一家人其樂融融是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即使到老年想的最多的還是兒女,他們事事都先考慮兒女,很多事都自己承擔,就是希望減輕他們的負擔,不願讓他們為難。不會主動要求他們為自己做什麼,只希望自己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是父母的善良,是父母的偉大之處。
作為兒女在父母年邁的時候可以做到:1、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哪怕是一起吃一頓飯。2比較忙的時候,電話打勤快一點,多跟父母說說話。3、要多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
最後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依,都能快樂地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