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相處,要懂得拒絕『馬太效應』

2020-09-03 我是個柿子


01

志同道合的人相處,時間越長,彼此之間的感情越深厚。

異性相處也是如此。

兩個相互有好感的人在確立關係之後,一方不斷付出想要守護彼此間的感情,並希望從對方那裡得到回應。

如果另一方不斷無視,甚至覺得她的任何付出都是理所當然,那麼長此以往雙方的之間的關係就會慢慢發生變化。

這一變化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馬太效應」。

意思是說:

一段感情當中,不顧一切為感情付出的一方只會越陷越深,而那個只知道索取的一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淡化對感情的態度。

所以,要想和你身邊的異性相處的好一點,時間久一點,就得學會拒絕馬太效應。

02

馬太效應是一個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

兩個人在一起想要維繫一段感情、婚姻的穩定,需要雙方一起努力,任何一方過多付出都會影響這段感情最後的結果。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顧佳。

顧佳在所有人眼中都是賢妻良母,在內照顧孩子、老公,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在外能力出眾,幫助老公創業、談合作,使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但即使如此,顧佳還是無法避免老公背叛婚姻。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產生了隔閡,或是感情不穩定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說到底,許幻山背叛婚姻的理由是顧佳「管得太多」。

這這段感情中顧佳放棄自己的事業,站在老公背後做全職太太,幫他管理公司、拉而業務,讓老公沒有後顧之憂的專心做事業,可也正是因為顧佳付出太多,導致許幻山在家庭中的失位,才導致兩個人越走越遠。

03

除了「馬太效應」,兩個人之間的相處,還需要遵循「守恆定律」。

不是對方付出一點,你就要同等程度的回應對方;

但如果對方為你付出了,而你絲毫沒有回應的話,就可能會使對方對你的感情積極性大大降低。

愛情就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要有主人公。

可是每一個愛情故事都是需要兩個主人公的,這就好比一臺戲,一個人是很難唱好一臺戲的。

要知道,不管你的承受力有多大,力量都是有限的,一時的委屈你可以接受的了,並不意味著接下來的你一直都能承受得住。

所以,感情世界裡別太任性,量力而為。

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不管你怎麼喜歡彼此,都要明白不拒絕馬太效應的話,就意味著你們的感情會面臨危機。

或許會有一部分人,認為節制付出有些自私,殊不知這是一種可以讓感情長久維持下去的技巧。

所以,不必擔心你付出的不夠多,會被對方冷落。

而是要明白在愛對方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這樣才會讓你們的感情在穩定的基礎可以更進一步發展。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除了要真誠,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才能讓你們的感情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夫妻之間,要拒絕「馬太效應」
    其實心理學上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現象「馬太效應」。單純的一味付出的人最後只能在感情裡越陷越深,而那個不付出只索取的人,會對這段感情慢慢看淡,時間越久,感情越淡。因此,想要兩個人相處得更好,感情持久,就需要拒絕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可以解釋馬太效應。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大家都看了嗎?
  • 異性相處,要避免「馬太效應」
    所以說,異性相處,想要收穫一份美好的愛情,就要學會免「馬太效應」。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兩個人在一起也不可能做到對等的付出,但最起碼要保持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愛,而不是自己付出了之後,卻仍舊無法感受被愛的感覺,這時候就已經陷入了「馬太效應」,而迎接彼此的也必然是感情的破裂。
  • 異性之間相處,要避免「馬太效應」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馬太效應」,指的是一個人越強,佔據的資源越多,而一個人越弱,則會失去更多的資源。這個效應是出自《聖經》的一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男女相處中,「勢均力敵」的愛情都遵循著「馬太效應」
    其實從「馬太效應」中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當你沒能力的時候,即使遇見再好的機會,也沒辦法掌控和利用,這猶如愛情裡的男女,即使對方很不錯,你們在一起了,可是你有點高攀的味道,一旦你患得患失,小心謹慎維護著這份愛,對方反而會看輕你,瞧不起你,根本不會因為你卑微討好而珍惜和疼愛,反而會揮霍著你的付出。
  • 感情中的「馬太效應」,你是不是也這樣,對號入座吧
    「馬太效應」一樣,越是付出的人對於這段感情越陷越深,而不為感情付出的人,對於這段感情越來越看淡。因此,想要兩個人相處得更好,就要學會拒絕這種感情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書面裡的解釋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在社會生活裡是這樣,在感情裡也是這樣。
  • 在愛情的世界裡,要拒絕「馬太效應」
    但似乎你越是想要把愛緊緊地抓在手裡,反而越不容易留住,還經常做出一些行為使得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馬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越強,會佔據更多資源,而一個人越弱,越會失去更多的資源。
  • 聰明女人的戀愛技巧:掌握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最常用於經濟學和社會學當中,用於表述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在情感中馬太效應同樣存在,而聰明女人的戀愛技巧其實就是通過馬太效應而展開。一個女人需要精神上的獨立,但情感相處中更加要懂得示弱,創造伴侶的被需要感,讓對方有機會有餘地的展現深情。
  • 真正成就一個人的,是「馬太效應」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之所以發展得越來越好,往往是他們掌握了人生中的「馬太效應」!關於這個詞,或許你常常聽到,但到底什麼是馬太效應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地,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點有多殘酷呢?舉個例子,好幾年前,我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短短2年裡,見證有人從一線銷售成長為分公司的總經理,管理數百人,薪酬接近百萬元。
  • 能掌握自己命運,情商高人一等的女人,都懂得「馬太效應」的原理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能夠掌握自己命運,且情商高人一等的女人,大都懂得「馬太效應」。什麼是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也恰恰反應了社會的弱肉強食規律。舉個例子來說,富有的人往往越來越富有,貧窮的人則永遠生活在底層的食物鏈。
  • 吸引中年男人的最好方式:禁忌馬太效應,掌握分寸,越早知道越好
    在我看來,異性之間相處,要想兩個人產生的感情可以持續保鮮,一定離不開馬太效應,尤其是吸引中年男人的時候,掌握好分寸,禁忌馬太效應,就能抓住感情的主動權,從而馴服男人,讓男人對你死心塌地。所謂戀愛中的馬太效應,就是在一段感情中,投入越多的那個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私的那個人吸引力反而越高。
  • 墨菲定律——馬太效應:讓你的收益倍增
    馬太效應——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我們在上學的數學課上就學過,一張幾毫米厚足夠大的白紙,我們不斷地摺疊,不超過50次它的摺疊厚度就超過了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 追女生要了解,什麼是「馬太效應」,這樣才能吸引到女生
    很多男生追女生的時候也都是這樣,明明開始的時候好好的,為什麼越到後面關係越冷淡,其實這就是受了「馬太效應那什麼是「馬太效應」呢?「馬太效應」在經濟學中指,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在戀愛中「馬太效應」是指,別人對你的喜歡越多,你的心態會越好,你看起來就會更精神亮眼,從而對異性更有吸引力。
  • 馬太效應——解釋「錦上添花」和「禍不單行」
    (圖片源自網絡)像上面給大家介紹的例子用一個心理學效應解釋,就是「馬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馬太效應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國王要出門遠行,於是他叫來自己的三個僕人,交代他們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 了解了貧富差距的馬太效應,你就是下個百萬富翁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 每人一錠銀子,讓他們去做生意。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心理學當中的【馬太效應】。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許多馬太效應的例子。朋友多的人會藉助頻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會一直孤獨下去。名人未出名者更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得到上級表揚,記者採訪,求教者和訪問者接踵而至。金錢方面更是如此,富人們越來錢越多,別墅美女配跑車,窮人們則越省錢越少,勉勉強強夠溫飽。
  • 和男人相處,要拒絕「邊際效應」
    ——和男人相處,要拒絕「邊際效應」(和女人相處也同樣適用,不過通常女人更容易感情深陷,此文暫以男人為例)那麼為什麼說:與男人相處時,要拒絕「邊際效應」。水因為太滿會從水杯中溢出,愛也是如此,所以,對一個人再好,再深愛,也要有個限度。
  • 馬太效應:一個既美好卻又最殘忍的一種現象.
    而有些沒有什麼感情經歷的人反倒經常性只能得到你是個好人.再來說點大點的方向.比如很多公司會出現所謂的贏家通吃,這點在網際網路行業甚至成為了行業共識.哪怕後來的一些產品可以完全替代也依然無法撼動前者;以及近期某國對於我國的一批企業進行了所謂的封殺和限制.然而我們依然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承認在底層技術能力方面的底蘊是和某國有一定的差距的.我們雖然在變強,反而別人其實也在靠著先發優勢在更具優勢.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
  • 長期單身的女人,不要人老珠黃時,才明白「馬太效應」的真實原理
    作為一名單身的女士,我們該做些什麼呢,又可以運用哪些心理學效應呢?心理學家勸告:對於長期單身的女人來說,不要人老珠黃的時候,才明白「馬太效應」的結果。什麼是「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指的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可以用在任何領域,同樣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又或者是個體本身的自我感情世界裡。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任何的領域,我們都可以看到「馬太效應」的影子,因此需要女人更加懂得這個道理。
  • 懂得這3個戀愛心理學效應,做戀愛高手
    一、首因效應第一感覺,往往決定了對方對你的整體印象。男女雙方初次見面時,帶來的印象「餘波」最為深遠。日久見人心,是不是對的人還是要通過相處和時間的驗證。也幸好杜若溪沒有一開始就被嚴屹寬的「摳門」嚇跑。三、馬太效應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女人總是追著男人跑,而男人總以「我工作很忙」拒絕女人。
  • 「大齡剩女」為何難找對象,心理學「馬太效應」告訴你
    導讀:「大齡剩女」為何難找對象,心理學「馬太效應」告訴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齡剩女」為何難找對象,心理學「馬太效應」告訴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人要明白:婆媳之間,你要懂得「拒絕」
    當然,即使你很熟悉一個人,懂得她的行為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還是會產生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矛盾。而至於這些矛盾,我們沒有必要杞人憂天。有的,不會發生。而即便發生了,也沒有關係,冷靜去面對即可。有上面這些心理的女人,一般是剛結婚不久的女人。其實,你在擔心和婆婆相處不好。她也在擔心和你相處不好。人和人之間,是將心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