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 06: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寧 通訊員 王婷
昨天,一個關於「杭州88歲老人愛情故事」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為幫助腦卒中的老伴康復,88歲的老人謝越成每天推著妻子到醫院門口,放鄧麗君的歌給她聽。整整兩年,在鄧麗君歌聲的陪伴下,老伴的病情在一步步好轉。
有網友看完視頻後留言,說覺得很暖心,自己又相信了愛情。
網友更為關心的是,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腦中風的悲劇一遍又一遍上演呢?
浙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雅國呼籲,生活上對於中風的預防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並且這些措施應該貫穿於生活的每一天,腦卒中病人應該得到足夠關懷。
復發率很高 呈年輕化趨勢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15%面臨腦卒中高風險。在我國,腦卒中發病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有10%至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歲之前就發病了。
研究表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腹型肥胖、吸菸、酗酒、飲食、心理社會因素和缺乏規律體育活動這些危險因素,幾乎與90%%的腦卒中相關。
已發生卒中的患者,復發風險很高,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控制危險因素,防止復發。卒中高危人群需要改變酗酒、抽菸、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尤其是患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等相關疾病的患者,需要在醫生診斷後服用藥物治療。一旦出現符合「FAST」原則的症狀,要儘快送到醫院搶救。
控高血壓 防腦卒中的重點
李雅國提醒,控制高血壓是防止腦卒中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
腦卒中患者應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
此外,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僅僅對腦中風患者也有好處。
所謂規律,就是要調節起居活動符合體內的生物鐘。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可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復張力,以適應起床後體位的變化,避免出現頭暈。中午小睡,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神或靜坐。晚上按時就寢,上床前用溫熱水洗腳,並按摩足心湧泉穴。
李雅國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避免腦中風的發生。高危人群要做到少飲酒或不飲酒,濃茶和咖啡也最好避免,嚴格戒菸。
防卒中 杭州啟用急救溶栓地圖
今年6月,由浙江省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杭州市急救中心設計開發的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啟用。該地圖覆蓋杭州13個區縣,為卒中患者就近科學送醫提供指導。
據介紹,腦卒中分為腦梗死和腦出血,其中腦梗死佔80%。對腦梗死患者的急救國內外治療指南均推薦,對發病後3小時內且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儘快給予靜脈溶栓治療,越早接受溶栓治療效果越好。
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啟用後,市民呼叫120,隨車醫生到達現場會根據地圖內嵌的規範步驟對患者進行初步診斷,其卒中識別率可高達70%%。GPS定位功能會根據卒中中心據患者的距離推薦最近的卒中中心。
醫生在送患者前往目標醫院的途中,即可將患者院前診斷信息通過溶栓地圖APP傳送到目標醫院,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便於卒中中心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前就做好充足準備。
據了解,該地圖將與經中國卒中學會考評認證的杭州24家卒中中心全面對接,實現120與卒中中心網絡化運作,使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救治的時間大幅縮短,降低卒中的致殘、致死率。
15103525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