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人愛情故事走紅 腦梗老伴聽鄧麗君的歌好了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7-11-11 06: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寧 通訊員 王婷

昨天,一個關於「杭州88歲老人愛情故事」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為幫助腦卒中的老伴康復,88歲的老人謝越成每天推著妻子到醫院門口,放鄧麗君的歌給她聽。整整兩年,在鄧麗君歌聲的陪伴下,老伴的病情在一步步好轉。

有網友看完視頻後留言,說覺得很暖心,自己又相信了愛情。

網友更為關心的是,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腦中風的悲劇一遍又一遍上演呢?

浙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雅國呼籲,生活上對於中風的預防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並且這些措施應該貫穿於生活的每一天,腦卒中病人應該得到足夠關懷。

復發率很高 呈年輕化趨勢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15%面臨腦卒中高風險。在我國,腦卒中發病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有10%至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歲之前就發病了。

研究表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腹型肥胖、吸菸、酗酒、飲食、心理社會因素和缺乏規律體育活動這些危險因素,幾乎與90%%的腦卒中相關。

已發生卒中的患者,復發風險很高,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控制危險因素,防止復發。卒中高危人群需要改變酗酒、抽菸、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尤其是患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等相關疾病的患者,需要在醫生診斷後服用藥物治療。一旦出現符合「FAST」原則的症狀,要儘快送到醫院搶救。

控高血壓 防腦卒中的重點

李雅國提醒,控制高血壓是防止腦卒中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

腦卒中患者應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

此外,規律的生活作息不僅僅對腦中風患者也有好處。

所謂規律,就是要調節起居活動符合體內的生物鐘。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可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復張力,以適應起床後體位的變化,避免出現頭暈。中午小睡,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神或靜坐。晚上按時就寢,上床前用溫熱水洗腳,並按摩足心湧泉穴。

李雅國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避免腦中風的發生。高危人群要做到少飲酒或不飲酒,濃茶和咖啡也最好避免,嚴格戒菸。

防卒中 杭州啟用急救溶栓地圖

今年6月,由浙江省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杭州市急救中心設計開發的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啟用。該地圖覆蓋杭州13個區縣,為卒中患者就近科學送醫提供指導。

據介紹,腦卒中分為腦梗死和腦出血,其中腦梗死佔80%。對腦梗死患者的急救國內外治療指南均推薦,對發病後3小時內且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儘快給予靜脈溶栓治療,越早接受溶栓治療效果越好。

杭州市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啟用後,市民呼叫120,隨車醫生到達現場會根據地圖內嵌的規範步驟對患者進行初步診斷,其卒中識別率可高達70%%。GPS定位功能會根據卒中中心據患者的距離推薦最近的卒中中心。

醫生在送患者前往目標醫院的途中,即可將患者院前診斷信息通過溶栓地圖APP傳送到目標醫院,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便於卒中中心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前就做好充足準備。

據了解,該地圖將與經中國卒中學會考評認證的杭州24家卒中中心全面對接,實現120與卒中中心網絡化運作,使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救治的時間大幅縮短,降低卒中的致殘、致死率。


1510352586000

相關焦點

  • 88歲老人的愛情:「這輩子我最歡喜的就是她了」
    相伴65年,兩年前老伴中風,他每天給她放鄧麗君的歌聽  88歲謝老的愛情:我這輩子最歡喜她  本報記者 金潔珺/文 王建龍/攝謝爺爺買的小音箱。  這幾天,一個關於「杭州88歲老人愛情故事」的視頻在網上走紅。
  • 88歲謝老的愛情:我這輩子最歡喜她
    這幾天,一個關於「杭州88歲老人愛情故事」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為了幫助腦中風的老伴康復,88歲的老人謝越成每天推著妻子到醫院門口,放鄧麗君的歌給她聽。整整兩年,在鄧麗君歌聲的陪伴下,老伴的病情慢慢好轉。有網友看完視頻後留言,說覺得很暖心,自己又相信了愛情。11月8日上午,錢報記者在謝越成妻子所在的醫院病房裡,見到了這對相伴65年的夫妻。「當時就一個念頭 一定要把她治好」護士們都知道醫院裡有個總是放歌給老伴聽的老爺爺,錢報記者很快找到了病房。
  • 重慶88歲大爺和74歲老伴的再婚愛情故事
    重慶88歲大爺和74歲老伴的再婚愛情故事本報訊(記者 唐孝忠)近日,家住九龍坡區88歲的李老伯「火」了,因為結婚後30多年沒有見過工資卡,被許多網友譽為重慶資深「耙耳朵」。因出走迷路被民警送到其兒子家的李老伯近況如何?沙坪垻區公安分局110快處民警專程上門,對李老伯和其老伴梅婆婆進行了一次調解,兩位老人當著民警的面將話說開了,說好要繼續好好過日子。
  • 88歲老人買1克拉鑽戒送85歲老伴慶結婚63周年
    老人當場買下的鑽戒兩位老人在商場老奶奶似乎剛打完點滴手上還貼著藥布貼她指了指一枚足有一克拉的鑽戒說「喜歡」老爺子立馬花了5.66萬元買下了這枚戒指「拍個照,留個紀念」大家想聽你們的愛情故事0431-96618等待您的來電10月28日,一條微博引得長春眾多網友感動———88歲老人為85歲老伴在珠寶店買了一枚56600元的鑽戒,慶祝結婚63周年。而老伴剛剛打完點滴的手上還貼著藥布貼,這條微博贏得了眾多網友點讚祝福。
  • 88歲老人用59年演繹 中國最美愛情故事
    88歲老人用59年演繹中國最美愛情故事作為《梁祝》首位鋼琴伴奏縮譜編寫者與首演者現年88歲的巫漪麗用59年的時光在琴鍵上傾訴了這個中國最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舞臺上這位老人著盛裝緩緩地一步步走向鋼琴一雙刻滿歲月滄桑的手緩緩地撫上琴鍵當第一個音符傾瀉而出
  • 故事:63歲老頭得腦梗昏迷,病危之際,老伴愛的力量喚醒了他
    ——題記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則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唯一歸宿。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可現如今,好多人都是在耍流氓。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大家什麼是幸福的婚姻。自強六十三歲時得了腦梗,他病的特別嚴重,在醫院整整昏迷了一個星期,醫院數次下達病危通知,主治醫生都說救活的希望不大,勸說家裡人把自強接回家。
  • 一位96歲一位88歲,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了,越南這對夫妻的愛情故事
    這是一個非常平凡,但又感人的故事。黎文士爺爺(96歲)和阮氏來奶奶(88歲)住在越南會安。他們在上個世紀30年代彼此相戀,結婚。結婚後不久越南陷入戰爭。當時還是壯年的黎文士參了軍,在戰爭期間他被敵人俘虜。他的老婆阮氏來每天都在等著丈夫歸來。
  • 「甜歌皇后」鄧麗君背後的男人
    一、1957年,4歲的鄧麗君,一個人跑到離家最近的照相館說:「我媽媽讓我來照相的。」事畢,老闆娘喊鄧媽媽來結帳,鄧媽媽大吃一驚:「哪裡來的照片?」知道原委後,鄧媽媽結完帳,看著照片又好氣又好笑:一個4歲的小姑娘,根本沒人教她怎麼擺pose,但鄧麗君竟然做得有模有樣,拍出來效果還挺好!
  • 農村88歲老人的生活,老伴患病,兒子年近60還單身,看他成啥樣了
    張大爺如今已經88歲了,雖然張大爺從沒上過學,但他年輕時也是村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也很受村裡人尊重,還當過村幹部。張大爺說:他是1949年當的兵,如今每個月也能領一些錢。按理說像張大爺這樣每個月還能領錢的老人,在農村應該生活的很好,然而張大爺的生活卻過得非常艱難。一個年近90歲的老人,每天做飯洗衣,伺候著老婆和兒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君生我未生...」88歲的她用59年演繹中國最美愛情故事!
    「君生我未生...」88歲的她用59年演繹中國最美愛情故事! 88歲老人 曾經用59年演繹 中國最美愛情故事
  • 「君生我未生...」88歲的她用59年演繹中國最美愛情故事
    88歲的巫漪麗動情演繹了經典作品《梁祝》,與詩歌「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相互呼應,盪氣迴腸。▲視頻:《經典詠流傳》片段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長沙銅官窯瓷器題詞》· 唐 · 佚名刻骨銘心的相戀,海誓山盟的真愛上世紀七十年代,湖南長沙出土了唐代銅官窯瓷器。
  • 村裡88歲老爺爺的愛情,騎車帶老奶奶遛彎、吃冰淇淋
    村裡老人,兩口子之間不吵架的很少,農村人嗓門大,不習慣的,以為他們說話都是吵架。從小在農村長大,看著兩口子打架都是常事,那時候還小,總覺得大人的世界可真深奧,這樣大打出手,被打得很慘的嬸子,第二天還能給叔叔再做飯,一起下地幹活。
  • 一顆85歲的不老少女心 來自88歲老伴一個甲子的寵愛不衰
    這是七夕前採的一組稿中的一個,因為當時寫的是三對金婚老人,許多細節無法一一呈現,覺得素材可惜,今天閒來無事就將其整理,重現一對相伴一個甲子的長者,是如何經營他們幸福婚姻的,希望給更多年輕人帶去一點啟發。
  • 鄧麗君唯一經理人管偉華講述真實的她,《追憶你是我一生的情愫》
    ---林煌坤她就是#鄧麗君#。這個名字影響了幾代人,60、70、80、90,甚至現在的00後也有不少聽過她的歌,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她用甜美、柔和、細膩、純淨的歌聲,感染著每一個人,溫潤我們的心靈,沈永閣說,「聽她的歌就像人在重壓之下,突然可以「籲」地一聲,長舒一口氣,意識到還有美好的存在。」
  • 83歲老人,獨自送老伴去急診,夫妻才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或許是出軌家暴踏破底線的風波,或許只是一個小矛盾,其實,踏破底線的只佔很少比例,大部分的愛情不能容忍一絲不滿和糾結。在這個充滿浮躁的社會,有戀愛時的浪漫,結婚時的甜蜜相擁,獨獨缺少對一地雞毛的忍性。
  • 73歲的他愛上93歲的她!網友:11年姐弟戀,我又相信愛情了
    浙江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的敬老院裡,有一對「姐弟戀」老夫妻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73歲的老唐(唐林標)和愛妻96歲的妻子祝翠玉雖然年齡相差不小,但這對兒老夫妻在相愛的11年裡,用不離不棄、相濡以沫、平凡感動形容一點不為過。不少網友說:看到這兩位老人的愛情故事,讓我們真的相信愛情了。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導語:有人說,60歲左右的那代人是最辛苦的。他們生在缺吃缺喝的年代,餓過肚子做過苦力,一輩子兢兢業業,上有老人下有兒女,在他們年輕時,孝順老人是絕對真理,而當他們老了,全社會又都要求他們體諒扶助兒女。到底是該伺候老人,還是該伺候兒媳呢?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天這個故事,就是一位60歲的阿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難題的故事,希望大家讀完有所感悟。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到底是該伺候生病老人,還是該伺候坐月子的兒媳呢?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天這個故事,就是一位60歲的阿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難題的故事,希望大家讀完有所感悟。自述人:李阿姨,62歲,農村大媽我是農村人,今年62歲,一兒兩女都已成家,家中有個走路不利索的老伴和一個身體算是強健的88歲婆婆。
  • 真真假假說「莊信」——38封鄧麗君給莊奴的信研讀(下)
    莊奴,本名王景羲,1921年2月22日生於北京,父親是馮玉祥部下,1949年(28歲)去臺灣,系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老報業人,最後成為自由撰稿人,酷愛寫歌,主要以寫歌詞為生計,創作量說法不一,以一生有3000多首為普遍,2005年從臺灣移居大陸,定居重慶,2016年10月11日逝世,享年95歲。
  • 我翻看父母的照片,寫下老人的愛情故事
    歲就在外工作,20歲出頭別人跟他提親,他就一句話:能幹活、會幹活就行,最終找到我母親高立議。母親蹬縫紉機縫衣服,煤油燈下拉鞋底,山腳下開出菜園,種的菜永遠比別人家的長得好、結得多。圖為1957年父母和2歲的大姐拍的照片,這是我見到的父母最早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