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老人哭訴:兒女「假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背後受罪。

2020-08-04 黃小骨

導語:

65歲的陳阿姨原本住在農村,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到外地打拼,在城市裡定居之後,就把陳阿姨給接過去了,大家都誇陳阿姨好福氣, 有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但陳阿姨只是在人前顯貴,其實背後她很受罪。

陳阿姨:65歲。

人人都誇我有一個孝順的兒子,說兒子沒有忘本,事業打拼成功之後,還記得老母親。還把老母親接回城裡去住。

其實我並不願意到城裡去住,其實我在農村住習慣了,我所有的朋友都在農村,我吃穿用也都是和農村人一樣。

當初我兒子跟我說,要接我去城裡住時。我就不願意。我兒子非常生氣,我兒子說你一個人住在老家,別人會怎麼看我?別人肯定罵我不孝,你不能為了自己,而讓我背上不孝的名聲,你兒子一家都在城裡,你一個老人家住在村裡,我又忙於工作沒空常常回來看你,那你知道別人會怎麼說我嗎?你忍心讓別人在背後罵你兒子不孝嗎?

兒子為了他自己孝順的美名,強制要求我一定要回城裡和他一起住,無奈我只能和他回到了城裡。

回到城裡住,其實我一點都不開心,我喜歡在農村住,在城裡住這種小房子,我總覺得太壓抑。

65歲老人哭訴:「假孝順真啃老」,兒女理所當然,老人卻有苦難言

可我兒子認為,我住在城裡,他臉上有光,別人會覺得他有本事把母親從農村接到城裡住 ,我住在城裡會給他長臉面。

住在農村,我可以和老朋友們說說話,自己煮自己吃,日子很清閒。

但住在城裡,我除了沒有朋友之外,日子過得也不容易,兒子在外是說孝順母親,把母親接到城裡去住,其實到了城裡只是讓我幫他帶孩子而已。

我都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還得天天忙活著幫他們帶孩子,幫他們做飯。我現在才明白孩子把我接到城裡來,其實不是為了孝順我,是讓我孝順他。

我兒子有出息我替他高興,可他不能為了自己的名聲好,就不尊重我自己的個人意願,把我接到城裡去住,而且他把我接到城裡去住,也不是真的為了讓我享福,只是想要我幫他們帶孩子,幫他們省下一筆保姆錢。

65歲老人哭訴:「假孝順真啃老」,兒女理所當然,老人卻有苦難言

我兒子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他這一輩子都想著怎麼從父母身上撈到好處,但他也不會明面上說我要拿父母的好處,我要佔父母便宜,他只是打著孝順的名義,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孝順父母,非常替父母著想。其實他所謂的孝順只是為了讓父母配合他的意願,來達到他的目的。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孩子都像我兒子一樣,他們對父母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另有所圖,但他們一定是打著孝順的名義,他們既要名聲又要好處,實在是很精明。

我記得我兒子大學剛畢業時,他掙的錢不多,當時他買了很多水果回家看我。大家也紛紛誇:你兒子真孝順,他真是一個好兒子。我兒子真的很會立孝順的名聲,很懂得做人,外人只知道他當時來看我,他立了自己孝順的名聲,但其實那天他主要目的是來跟我拿錢,在人前,他是孝順父母的好兒子,在人後,他說的是媽媽你的錢,遲早也是我的。我現在要用錢,你必須給我錢。

我兒子的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人前人人都說我有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但其實背後我一直在受罪。

65歲老人哭訴:「假孝順真啃老」,兒女理所當然,老人卻有苦難言

結束語:

這個世界上很多兒女都很孝順,但他們的孝順,更多時候只是為了博得孝順的名聲,他們其實根本就不在乎父母想要什麼,他們也不尊重父母的意願,他們對父母的孝順其實只是假孝順,只是為了讓父母配合他們,達到他們的目的,完成他們的心願,他們的孝順是讓他們自己在人前顯貴,讓父母在背後受罪,其實這種假孝順是真正的不孝。

相關焦點

  • 65歲老母親哭訴:兒女「假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人後受罪
    我今年65歲了,老伴兒前年的時候去世了,所以家裡就剩下我一個孤苦老太太了,我有一兒一女,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們都在城裡買了房很少回家。畢竟我和老伴兒當時身體都非常硬朗,用不著他們操心,可是沒想到老伴兒心肌梗死突然去世了,老伴走後我就感覺心裡空落落的,那個時候也一直吃不下飯魂不守舍的。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美好的生活,為了完成美好生活,一輩子可以說付出了很多信息,無論是哪一代的人,都是如此,你做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工作,生兒育女有女兒為自己養老。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 沒有人後受罪,哪來人前顯貴
    「沒有人後受罪,哪來人前顯貴」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為了自己的目標,先在私底下吃苦,並且要做到持之以恆,達成目標為止。這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也許會成功,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我們身邊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才獲得想要的成功。
  • 故事:65歲大娘哭訴:在兒女家住了一個月,我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65歲大娘哭訴:在兒女家住了一個月,我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父母辛苦把子女養大,讓他們成才,即便子女成家了,父母依舊盡著最大努力,減輕子女的負擔;當父母老了,兒女們應當給父母養老。許多人也知道,自古以來孝心是種美德,大道理大家都懂,真到父母老了,有多少子女能夠盡孝。有人說子女多了,將來老人們養老也會享福。
  • 65歲老人哭訴:別人都羨慕我家四世同堂,卻不知道我背後的心酸
    網友私信:我今年65歲了,上有高齡公婆,下有兒孫。像我這個年紀,應該安享晚年的,卻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公婆不理解,兒子兒媳不體諒。只有老伴幫我搭把手,又沒有話語權。現在我整宿整宿睡不好覺,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 一位90歲老人的哭訴:兒女越孝順,我越想離去
    兒女們很孝順,老伴走後,都商量把她接去城裡生活,老人拒絕了。她要留在鄉下,守著這座老房子,守住她跟老伴的回憶。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老人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身上各種毛病突出。老人為了不給兒女們添麻煩,總是瞞著他們。兒女們打來電話時,老人總是報平安,一切都好。75歲那年,老人突然暈倒,要不是村裡鄰居及時發現,把她送進醫院搶救,估計老人早已離開人世。
  • 「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多做這四件事,韜光養晦
    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其實很多人都說,現在我在渡劫,我的日子很苦。因為你想變得更好啊,你想在人前顯貴啊。這都是你選擇的結果。你也可以像陶淵明一樣,回到農村去,過上田園般的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俗話說得好:家無長人顯孝順,家無孩子顯乾淨。有些事情沒攤自己身上,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特別當這些老人的兒女自己也步入了老年行列,那麼這個時候照顧年邁的雙親,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下面,一起來聽聽3位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 65歲阿姨的忠告:不管兒女多孝順,老了之後,都不要跟他們一起住
    前言人老了,到底要不要跟兒女一起居住呢?對於這種問題,很多老人的意見都不相同,有的老人認為:養兒就是為防老的,到老了,就應該和兒女一起居住,讓兒女來養老。也有一些老人認為:不管兒女多孝順,都不應該和兒女住在一起。今年65歲的胡阿姨就有過這種經歷,她認為:人老了,不管兒女多孝順,都不要跟兒女一起居住,我們一起來看看胡阿姨的經歷。
  • 65歲老人的苦惱:三個兒女爭著養我,我卻只願一個人過
    65歲老人的苦惱:三個兒女爭著養我,我卻只願一個人過。老伴兒前幾年不幸去世了,留下吳先生一個人在老家鄉鎮獨自生活。三年前,他認識了一個年齡相當的女性,也退休了,也是單身,兩人熟悉後,都彼此感覺不錯,吳先生就動了想再婚的念頭。但是這個想法一告訴幾個兒女,卻遭到了激烈的反對,認為這麼大年齡了,再婚很麻煩。吳先生就覺得挺無奈的,覺得自己年輕時為他們操了一輩子心,晚年想找個老伴,他們卻不答應。
  • 65歲老人哭訴:到了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兒女,而是他們
    都說養兒防老,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能真正的做到對父母的孝順和陪伴?年邁的父母這個時候又能依靠誰?我們看看他們怎麼說。65歲的王大爺我和我老伴住在農村,兒子在上海,姑娘在蘇州,他們都在那邊定居買了房子65歲的陳大媽我有2個兒子1個女兒,但是你看看我過的什麼日子
  • 65歲獨居老人哭訴:37歲兒子,三天兩頭回家,晚年的我該何去何從
    北望導語:自古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父母把兒女養大,都希望以後自己老了他們也能像父母照顧他們一樣照顧父母,但是到最後才發現,有些兒女不但沒給老人帶來任何依靠,反而成了父母晚年揮之不去的痛。
  • 65歲阿姨哭訴:是我不夠狠,退休金9000每月卻只能吃一餐肉
    我是,願意傾聽,更願懂你。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忙忙碌碌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卻還要忙孩子忙孫子,為了讓自己的後代過得好一點,也為了自己能夠安享晚年。那麼付出一輩子的老人,晚年生活會好過嗎?一位65歲大媽哭訴:我退休工資9000,每月卻只能吃一餐肉。
  • 子女對老人孝順,還有必要存款嗎?聽聽3位65歲過來人的心裡話
    有些孩子很孝順,懂得老人一生的不容易,每個月主動拿出點錢給老人養老,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很幸福。很多老人經常會坐在一起聊家常,聊得最多的內容無非就是子女們工作是否順利,或者老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夠不夠等話題。有些老人懂得在退休前存款,畢竟退休後如果沒有工作,孩子們要是沒有給夠生活費,那自己有存款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用看孩子們的臉色生活。
  • 4位65歲老人親身經歷感悟:想晚年幸福,就要對兒女做到「四不」
    一.65歲的程大爺: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的親生子女,不要「重男輕女」我今年65歲了,我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我退休已經5年了,也到了該享受晚年生活的時候了,按照我們有些人想法,我晚年應該和兒子住在一起才對,可是我現在經常也去女兒那裡去住,現在兒子和女兒都一起來照顧我,誰也沒有怨言和意見,
  • 65歲大媽哭訴: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給女兒
    執筆:檸兒前兩天,碰到搬家前的一個老鄰居吳大媽,她今年65歲了,之前一直身體健健康康,現在卻拄著拐杖。原來,她半年前小中風了,留下來腿腳不便的後遺症。說起自己現在的狀況,吳大媽哭訴道:「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都給女兒。」
  • 65歲獨居老人哭訴:39歲的兒子,隔三差五回家,我晚年還怎麼活?
    導語很多老人都說,養兒女就是為了以後養老,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那麼父母老後,子女就應該為父母養老,孝順父母。但現在很多子女都做不到為父母養老,而且有些子女不但得給父母養老,還要做啃老族。孫女士/65歲,喪偶婦女我今年65歲,已經退休了
  • 68歲老人的哭訴:女兒的孝順,讓我有苦難言、以淚洗面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一,導語關於養老方式,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和自己的子女住一起,哪怕有退休金,也不會選擇去養老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能攢下自己的工資,給孫子或外孫花,能給兒女減輕經濟壓力。
  • 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
    導語:很多老人總是覺得自己有兒女,就不用存錢了,有錢就拿出來花了。養老靠有依靠怕什麼。如果這樣想就錯了,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李大爺64歲64歲,說老也不是很老,但是也不年輕了,現在還能自理,兒女孝順,這樣的生活已經滿足了。
  • 「兒子,別再帶孫子來看我了」65歲老人的懇求,太讓人心酸
    文|好孕姐人到晚年,最嚮往的生活估計就是:有吃有喝有錢花,子女孝順,娃娃繞膝下。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生活節奏快,很少能陪在父母身邊,與父母不同住的人,更是很少探望父母。老人懇求兒子,別再帶孫子來探望,讓人心酸我們小區劉大爺,今年65歲了,跟老伴同住,兒子住在附近的小區。我每次下班,都能碰見劉大爺的兒子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吃完飯散步的時候,又看到他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從劉大爺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