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中有云:「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俗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一旦你在待人接物時表現得過於老實,很容易讓人覺得軟弱,甚至還會變本加厲地遭受各種「欺負」。
其實選擇善良,並不是欠誰怕誰,不要別人一要,你就給!
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當別人投我以桃,便報之以李;別人待我以怨,便報之以直。
記住,人再軟弱,這三件事也要「硬氣」,否則容易招致災禍。
有句話說得好:「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在古代,人們都非常注重名聲,既有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等正面的說辭,又有遺臭萬年、臭名昭著等反面說辭。
而如今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無時無刻在經營著自己的名聲,將其視若珍寶。
是的,名譽是一個人品行、道德的評價,甚至可以說性命攸關。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守住自己的名譽,不能被別人破壞,也千萬別去不負責任地破壞他人的名譽。
記得在先秦著作《尸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有一次路過「盜泉」,口很渴,但因為泉水曾被強盜佔用過,為了保持自己的節操,所以強忍乾渴,堅決不飲此水。
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世人名譽的重要性。此後「志士不飲盜泉之水」,也成了無數人警示自己的格言。
所以,千萬要記住,遇到想要破壞自己名譽的人時一定要勇於站出來,大聲地表達,保護好自己。
眾所周知,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學會忍讓,做人做事都要先替他人著想,但可有時候過分忍讓,成全了別人卻讓自己失去更多。
拿借錢來說,有的人就喜歡找性格軟弱的人借錢,然後到還錢時從來不主動提,你也不好意思提,就當沒借過了,就這樣自己的利益白白受損。
當年爆火的「大衣哥」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
自從他出名賺了大錢後,為村裡修路捐款,還借給鄰裡鄉親一筆又一筆錢,不求回報,可沒人感恩就算了,還拿他當搖錢樹,天天騷擾。
到頭來,弄得人財兩失,還裡外不是人。
這就是一個人太過老實軟弱的下場,沒人在意他的感受,一味的退讓換來的都是對方的得寸進尺。
更可怕的是,你讓出最初的一寸,後來慢慢甚至會因此丟掉整個江山。
這警醒我們的就是,當面對自己的利益被人侵佔時,一定要據理力爭,如果自己的利益都不去爭取,未來還有什麼期盼可言呢?
英國有句諺語:「鳥自愛巢,人愛家。」
鳥都知道愛護自己的巢穴,更何況是人呢?是的,家永遠都是我們每個人身體和心靈的港灣,值得付出一切去保護它。
相信大家都讀過《木蘭詩》,講述的正是花木蘭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庭,代父從軍的故事。
家,是一個人的寄託;家人的健康平安,是人一生最大的成就!這無論在什麼時候,這都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要知道,是家人一直撫養我們從年幼到長大,是家人為我們一路為我們遮風擋雨,掃除各種障礙,是家人站在我們身後,默默支持,不求回報。
所以,當家人處於危險境地時,千萬不能軟弱,堅強起來,走上前去,成為他們的依靠,守護好自己的親人們。
很喜歡一句話:「沒有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
人人都該有強大的一面。
記住,再老實,也要有自己的底線,這樣才會更有力量;再老實,也要長出屬於自己的獠牙,這樣才會擁有鎧甲。
活在這人世間,做事有原則,做到有鋒芒的善良,才能被人看得起,留住福氣。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