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對我們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大手術。
很多人都會在分手後回憶過往,也常常遇到一個問題:分手後感到後悔,該不該挽回?
該不該挽回,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一方面要看兩個人是什麼原因分的,另一方面要看彼此是否還有足夠的感情基礎。
假性分手,其實是雙方都沒有想分,分手是為了表達訴求,是為了逼對方改變。
就像《三十而已》裡面顧曉芹和陳嶼,他們會因為很多問題吵架,但是內在的目的是逼對方改變,並且吵架之後的情感修復還是有效的。很多次吵架之後陳嶼主動夾菜或盛飯,曉芹是接受的,這種行為就是成功的感情修復嘗試。
在說出離婚之前,兩個人都沒有想過要離婚。離婚那天,一開始是爭吵,吵架的過程中矛盾升級,情緒爆發,當時決定離婚更多是一時衝動。這種假性分手,複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我們還要區分一種情況,如果兩個人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因為物質,能力,性格等因素對彼此失望,兩個人沒有了熱情和互動,雖然可能是因為吵架激動說的分開,但這種情況,是真性分手。
真性分手,至少一方經過深思熟慮,對這段感情已經失去信心和期待,覺得分手是一種解脫,真心想結束這段感情。
王漫妮和梁正賢的分手就是真性分手,發現自己「被小三」,這是跟價值觀嚴重衝突的。王漫妮的價值觀或許有過動搖,但是她內心是接受不了自己成為小三的。她提出分手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類似這樣的分手是沒有迴旋餘地的。
這種真性分手,除非一個人的價值觀念有巨大改變,要不然很難複合。
所以,我們可以稱假性分手為衝動型分手,真性分手是深思型分手,這樣就更好理解了。
如果兩個人是真性分手,沒有太大挽回的可能和必要了,如果是假性分手,要試著挽回,不要因為面子什麼的撐著,這樣很可能就真的錯過了。
分手之後,有的人感到傷心,有的人感到解脫,有的人感到遺憾,這些是不得不面對的複雜情緒。
如果你在分手後想挽回,一定要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這種不舍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還有感情,還是因為突然分開了不習慣,是忍受不了失去我的痛苦?還是擔心未來不好找到更好的?
如果僅僅是雙方一時衝動,感情基礎還在,可以試著挽回,但是也僅僅是試試,或許是一廂情願。如果是因為不習慣,因為受不了痛苦,怕找不到新的對象,那試都別試了,放過彼此吧。
兩個人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當有一天沒有了愛的時候,希望可以放過彼此。
失戀是非常痛苦的,這個的過程會有傷心,愧疚,遺憾等各種複雜情緒出來,要學著善待自己,接納現實。
相愛的人時候在一起是為了兩個人好;沒有愛的時候,乾脆的分開,也是為了兩個人好。
願我們都能談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
談談戀愛,讓戀愛更自在!歡迎私信諮詢情感問題,成長的路上,始終有人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