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2020-11-16 老記2018



  引導語:反省是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的一種檢查,讓我們能找到正確和錯誤地地方。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未經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自省即自我反省,是一種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自省」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說:「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孔子的學生曾子終生力行「自省」此一主張,確切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十全十美的,都會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每一件事都做得正確,都不犯錯誤;重要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對待自己的過失、不足和錯誤。能不能像古人那樣,每天都對自己進行嚴格的反省、檢討,對自己進行認真的剖析、審視,以君子的方式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在古人看來天經地義,但今天許多人卻很難做到。

  一、吾日三省吾身

  我們可以看到,近日香港社因各階層要求之不同,引發許多的爭議,造成種種的亂象,究其根源到底何在?就是因為大部分人不懂得自我反省。如此混亂局面若繼續下去,我們的社會將只有輸家,沒有贏家。因此,現在應該是我們冷靜下來檢討的時候了。既然要反省,那麼我們應如何反省?而反省的內容及依據又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國家的法律與社會的現況、我們內心所認可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標準,乃至於我們所選擇學習、效法的榜樣等等,構成了我們日常行為的準則和進行反省的依據。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總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對的,都是有道理的。雖然他們有理想、有抱負,但切莫因個人理想的追求而破壞或損害到社會公眾的安定與利益。所謂「長於責人,拙於責己」或以「自我為中心」往往是現代人的通病;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沒有缺點、都不可能沒有犯錯;如果知道、認清楚自己犯錯了,為什麼不靜下心來,反省一下自己?有了過失而不自知、自覺或不肯承認,從而越來越滑向錯誤的深淵,這只能是自己更進一步的損失。

  我們必須要明白,反省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心智不斷提高的過程,是一個人心靈不斷升華的過程。同時,反省的過程也是我們對所遵循的標準不斷反思和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慣性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決問題及各種的煩惱;在不斷失敗和挫折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慢慢明白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什麼地方需要糾正。因此,一個具備反省能力的人一定要具有自我否定精神,就是要勇於認錯。

  當然,否定自己遠比肯定自己困難得多了。那些自以為是、驕傲自滿的人是不可能具備反省能力的。這些人的典型特點是自大、狂妄、固執,心胸狹窄,一旦有挫折總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為了維護自己虛幻的尊嚴,他們總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己,為了保護自己不惜一切代價傷害別人。而且在他們自私的心裡,除了自己之外,一切都容不下,既容不得別人的成就,更容不下別人對自己的批評,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否定自己、革新自己的反省能力。可是,社會上這樣的人,往往佔的是多數。

  相反地,一個具備反省能力的人,必然是能夠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的人,他們總是時時尋找自己的不足,處處力求改進。他們總是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從別人的批評中吸取營養,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他們不會害怕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因為他們知道自我否認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就好像以下這個故事:

  夏朝時候,一個背叛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抗,結果伯啟打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從此以後,伯啟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幹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正如《法句經》所言:「不好責彼,務自省身;如有知此,永滅無患。」當我們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啟這樣,不去責備別人,而是肯虛心地檢討自己,實時改正自己缺失的地方,那麼最後的成功,必然是屬於我們的。

  二、過去的錯誤是我們的財富

  當然自省不一定全部都是反面的,有時候正面的事物也需要給予肯定與鞏固。例如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先生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正確的事物會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事物會使我們變得更加清醒。

  由此可見,自省是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方法。心平氣和地正視自己,客觀地反省自己,既是一個人修身養德必備功課之一,又是增強自我生存實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自我否認的背後,他們實際上有著充分的自信,在不斷的反省中獲取前進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所以,一個懂得反省的人總是讓人喜歡的人,因為他們謙虛、寬容、大方、嚴於律己、心態平和,他們懂得給別人留下足夠的餘地,但卻毫不留情地批判自己、改正錯誤。

  雖然我們每個人難免有錯誤和缺點,但有了錯誤,能主動接受批評並自我檢討、認真反省自身──反省就是心靈鏡鑑的拂拭,就是精神的洗濯,從而不斷改進自己、升華自己,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會進步。

  所以,在人生眾多的必修功課當中,我們必須學會「反省」;正如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所說: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特萊斯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諺語

  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爾扎克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諺語

  只一自反,天下沒有不可了之事。——清代教育家申居鄖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毛澤東

  要讓我寫自己的歷史,我就寫我的錯誤。——周恩來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諺語

  成功的起始點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訣則是自我反省。——陳安之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諺語

  不會從失敗中尋找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拿破崙

  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海涅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三、反省是敦品勵行的原動力

  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能力,反省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如果能夠不斷自我反省,並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悟到失敗的教訓和不完美的根源,全力做出糾正,這樣就可以在反省中認清自我,在反省中明辨是非,在反省中變得更加睿智。

  一個青年,有一天在街角的士多借用電話。但見他用一條手帕蓋著電話筒,然後說:「請問是王公館嗎?我打電話來是想應徵做園丁工作的;我有很豐富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勝任,請給我一個機會好嗎?」接電話的人回答說:「先生,我恐怕你弄錯了,我家主人對現在聘用的園丁非常滿意。這個園丁是一位盡責、熱心和勤奮的人,所以我們這兒並沒有園丁的空缺。」

  青年人聽罷,便有禮貌地說:「對不起!可能是我弄錯了。」跟著便掛了電話。

  士多的老闆在旁邊聽到青年人的話,便友善地說:「青年人,你想找園丁工作嗎?我的親戚正要請人,你有興趣嗎?」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青年人回答說:「多謝你的好意。其實我就是王公館的園丁;我剛才打的電話,是用來自我檢查,目的是要確定自己的表現是否合乎主人的標準而已。如果主人不滿意的話,我會檢討及改善;我是不想因不知自己的工作表現好壞,或是自己做得不好而自以為是,而失去了這份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唯有在生活中不斷作自我反省的功夫,才可以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與此同時,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知道悔悟和自責,這就是敦品勵行的原動力。不反省就不會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過失,不悔悟就無從改進自己的工作。

  經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雜念,對事物有清晰、準確的判斷,理性地認識自己,並提醒自己改正過失。只有全面地反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功課。通過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嚴格地自我剖析與批評,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過錯,把過失和錯誤消滅於初萌之時;這也是佛教教導人們的修行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口、意上所犯的錯誤;當身、口、意三業都清淨了,社會上、生活中的所有不正當的行為與現象,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

  由此可見,反省能讓我們發現更多的人生價值與生命意義──勇於面對自己,正視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並且要及時進行,反覆進行,才能得到真切、深入的體悟;如果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的一再犯錯。正如《佛說四十二章經》所說:「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結語--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所以說,反省是智慧的源泉,是我們人生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證。因此,每一天我們都應該不斷反省自己:

  反省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嗎?

  反省我們今天過得有意義嗎?這一天有什麼過錯需要改正?

  反省我們的工作態度:今天的工作,我是否否盡了全力?有沒有浪費時間?有沒有把該完成的工作完成了?

  反省我們的做事方法:對於今天所做的事情,處理是否得當,怎麼樣做才可能會出現更好的結果?

  反省我們的工作進程: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有無進步?有無完成我既定的目標?有沒有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反省我們的人際交往:我今天是否說過不當的話?是否做過損害別人的事?

  還有,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可以追隨的榜樣?明天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過得更好呢?

  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省。唯有通過反省,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發揚自己的長處,並不斷提醒自己、激勵自己、超越自己,如此我們才會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之路才會不斷延伸,而且走得更穩、更好、更遠。那麼「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境界自然離我們不遠

相關焦點

  • 開啟智慧的源泉,從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滋養
    喜歡讀書的人,通過那些智慧的思想結晶,開啟了新的世界,徜徉在那些靈動的文字裡,似乎看到大師有趣,智慧的人生觀,世界觀。面對人生的苦難,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他們很難被外界環境左右,會把眼前的日子過的有滋有味,這是一種智慧的體現。他們明白,無法改變環境,就去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與接受。
  • 反省是這樣子的
    我們需要反省嗎?我們還是人嗎?準確地說,我們是什麼呢?我們是「人蠶」,每個人的身上裹上了一層厚厚的「繭子」。我們很努力地把自己包裹起來,小心翼翼地提防這個賴以為生又布滿陷阱的社會。股市、商品、飲食、空氣、政府、醫療、教育、物價、旅行……每一樣都叫人不省心。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怨氣、恐懼,報復性質的戾氣也隨之爆炸性地成長。
  • 人,必須學會反省
    通過童世軍老師的著作《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我深受裨益和啟發,猶如品茗了一壺清新的綠茶,淡雅清香,餘味尚存。書中大量講述了生活中的名人、偉人、普通人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人,必須學會反省。書中有很多典範和事例,時刻告誡我們要反省。
  • 夜讀 | 快樂的源泉,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才會讓人快樂
    知識帶給人的不是智慧,而是讓人習慣並堅信對一種共性東西的認同。智慧是把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分析、總結,形成自己的理解,成為自己思想觀點。相反,認識到自己思想有待提高,總認為自己知道的太少了,則可能是個智慧之人。
  •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認清自己「自我反省」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認清自己鬼谷子說:「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意思是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須先從了解自己開始,了解自己以後才能了解他人。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自我。由於反省本身有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需要勇氣,它要求自剖隱痛,有時還事關人格與尊嚴。儘管如此,要自覺地把不便說的話說出來,然後捫心自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如何更正?」惟有如此,人才可以完善自己。
  • 立身處事應當善於自我反省
    在曾子看來,反省是一種很好的修養手段,通過這種方法,人們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並及時地加以改正,提升自身的思想修為和道德境界,在反思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所體現出來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位有志之人都要學習的。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只有時刻不忘提高自己,才能站穩腳跟,獲得一席之地。
  • 在家庭生活中不斷提高自我反省的能力
    在家庭生活中不斷提高自我反省的能力不記得是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大意是說日常的瑣事其實是最考驗我們面對事情的心態、處理事情的智慧的,如果有意識地去鍛鍊自己,經歷得越多,自己就能成長得越快。所以,家長朋友們在遇到問題時,不要把自己陷入煩惱裡,而要試著轉變一下自己的心態。
  • 要學會反省,但反省哪些內容比較重要呢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懂得反省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品質,在網絡上可以找到非常多關於反省作用,反省好處的文章,但是它們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告訴大家我們具體要反省什麼。比如我今天跟朋友去打桌球,結果輸了好幾盤,我是非常的喜歡桌球,而且非常想贏,請問事後我也要為此反省為什麼輸球嗎?也許有的朋友會對我說:吃飽了撐的,有反省這東西的時間還不如聽會歌。所以這種反省沒有意義,於是問題也就產生了,我們經常說要學會反省,可是反省什麼呢?我在《論語》中找到了答案,並且經過驗證,反省的內容無非也就這些方面才重要。
  • 看得見摸得著是幸福的源泉
    看得見摸得著是幸福的源泉拈花一笑鄰居楊叔騎著電動車,去給他老母親送飯,在騎到一個路口的時候,斜對面來了一輛車,不知怎麼的突然間直直地對著他開過來了,楊叔嚇得想拐彎沒來得及,然後就摔倒了,躺在地上一時起不來了。
  • 聰明的人懂得自我反省
    所以當我們用一個手指,指向他人挑剔責備的時候,你想過沒有,還有三個手指正在指向自己呢?有一句話叫: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在滾滾紅塵裡,學會謙卑向上,時刻用虔誠的心,盥洗自己的內心,拂去心底那些塵埃,努力做一個思想善良,乾淨的人。
  • 善待妻子,是獲得幸福的源泉
    一個正常的家庭,一對普通的夫妻,作為丈夫,善待妻子,是維護夫妻關係的基礎,是獲得家庭幸福的源泉。 善待妻子要表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就是家庭​和睦的動力,婚姻美滿的音符,夫妻幸福的源泉
  • 夜讀 | 「苦中作樂」的源泉
    我好奇這種「苦中作樂」的源泉,在之後三年的工作中,慢慢找到了答案。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總是無形中充滿著希望,早晨也決定著一整天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健康管理中心每天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開門迎客,將優質的服務第一時間帶給千家萬戶。
  • 20條鼓勵句子,耕耘是智慧的源泉 願你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勤奮是天才的搖籃,耕耘是智慧的源泉。願你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20.你大膽去鍛鍊一下不是很好嗎?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好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肯動腦筋,會使你更加聰明。我想,繪畫除了用筆,更要用心。你是個有心的孩子,大膽地展示你的潛力吧!你像一朵會飛的花,恬靜聰慧,會幻想.小編感悟:你大膽去鍛鍊一下不是很好嗎?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好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 男人的反省
    我覺得如果男人能多理解女人,女人能多理解男人,男人多反省一下自己,女人也反省一下自己。我們受到了委屈,我們可以說出來,我們身上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也應該反省改正,這樣才能慢慢的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男女才能和諧相處,社會會幸福的多。所以在今天我要深刻反省男人的不對。首先我想說,女人所有的不對其實都有男人的責任在裡面。
  • 當一個人身上,具備這3種特質,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根本原因是缺乏智慧。 知識並不等於智慧,一個人腦子裡裝了一堆知識,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什麼樣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呢?不會怨天尤人,而是反省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喜歡批評別人,挑剔別人的不是,說明這個人自己心裡有鬱結,他對自己不滿意,進而認為別人都不對。
  • 反省自我是成功必備的條件。
    誠然唯有在經歷不斷反省自我,不斷思考人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才能使人擺脫膚淺,走向睿智。反省自我是成功必備的條件。只有反省自我才能真正改正錯誤完善人生。他反省自己的不足, 虛心求教,改過自新。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斷學習,最終成為一代忠臣。反省自我是一劑良藥,使愚者變聰明,使邪惡變善良,使無知變淵博。
  • 智商,情商和智慧也是能不斷成長的
    智慧,學術一點講叫明智的推理,指的是通過你的理性,對主動遇到的挑戰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如果做可以提升以上三種能力:1)要對周圍的環境(人和事及其關係)保持足夠的敏感,並能從更大的視野中理性看待問題;2)時刻保持靈活度,能同時考慮不同的觀點,接納不同的想法,在任何事中都本能的拒絕單一策略的同時有自己的判斷;3)有不斷的自我反省認知、能力和勇氣(就是不斷革自己的命),首先承認自己在認知上是有限的,同時得有能力使自己不陷入自我安慰式的反省中去
  • 你需要,自我反省一下
    反省是一面鏡子獨處靜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是一種心態,更多的是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並不是說要與世隔絕,只是讓心得到升華。可以在凌晨無人打擾的時候,可以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在某一個舒心的場所,可以在某一處幽靜的地方。當你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當你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的時候,當你對人生迷茫的時候。
  • 把遺憾當作是不快樂的源泉,這是自作孽
    生活在這世上的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的如果:如果小的時候我能好好讀書,現在就不用過這苦日子了;如果沒有第一次的偷竊,現在就不用吃牢飯了;如果當初能夠再多花時間去理解一下TA,現在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如果所帶來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但正因為有如果這種說法,所以現在有了遺憾,因為有了遺憾,人們又習慣將那些遺憾看成是不快樂的源泉
  • 智慧語錄:人這一輩子
    智慧由聽而得,悔恨由說而生;沒有口才又不守沉默的人,會有大不幸。說話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你不清楚為什麼而忙,就會忙不到點子上而浪費時光。你沒有大事可做,就會在小事上糾纏不休。你心中沒有夢想,就會把蠅頭小利當成追逐的對象。你不知道心中的嚮往,就會心裡沒底,越走越心虛。你不能成為心靈的主人,就會淪落為外在情物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