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我們對美好婚姻生活的嚮往,選擇另一半就格外重要,那該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適合結婚呢?
與男友同齡工作認識交往一年多了,感覺在一起都還不錯,長輩說這個年齡可以考慮結婚了,別耽誤了好的生育年紀。
和男友交往期間也偶爾因為各種問題吵過幾次架,比較兇的那種,甚至有一次還鬧過分手,後來我們感覺太衝動,彼此認錯後重新和好了。
對此我認為吵架是一種相互磨合的狀態,只要問題解決了,這種狀態就是進步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對不對,該怎樣判斷那個人是否適合自己呢?
如果合適的話,我希望我們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首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種願望,也只有到真正老去的那一天才知道這個結果能不能達到。換句話說,這個願望也得先找到那個人,經過一生的見證才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所以,我們可以懷著這樣的願望去實現,但要找這樣一個人,在婚姻剛開始,其實是找不到的。
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是否適合結婚沒有具體的標準,但可以通過平時的一些相處去推測以後生活的狀態。
理論上相處的時間越長,經歷的越多,對一個人了解的就越多,就越容易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和自己結婚。
但在相處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階段是容易被自己的雙眼蒙蔽的。比如熱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眼裡都是ta,感覺對方什麼都是好的。
要選擇婚姻,就要先考慮婚姻的本質。婚姻的本質是什麼,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的小草認為婚姻就是自己平常的生活中多了一個和自己可以舒服相處的人。
ta的存在是讓彼此之間的生活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除去偶爾的激情,大部分時間是相對平淡的。
既然大部分時間是平淡的,就從平淡的生活中來判斷對方是否可以和自己一同面對。
如果兩個人坐在一起,你在玩遊戲,她在看電話,彼此都不說話,但是彼此之間也不會感覺尷尬,是一種很輕鬆很舒服的狀態。
在你們鬧矛盾吵架的時候,彼此不會害怕因為爭吵意見不合,會選擇分手和離開。而是在小情緒發洩完之後,依然選擇回到彼此的身邊,合力解決產生的問題。
你的內心裡從只有ta慢慢變成了我們,把一個單體升級成了兩人在一起的整體。你的腦海裡是我們以後的生活怎樣,我們的子女怎樣,當家這個概念佔據心裡的時候,是時候該考慮結婚了。
與對方相處的時候,你知道ta的很多缺點,不再想著去怎麼改變ta而是選擇了包容和影響。
你知道ta有這些缺點,但同樣也有很多優點,在你的眼裡,依然感覺這個人整體還是不錯的。
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問題,認得清缺點,容得下不足,受得住平淡,憧憬著未來,奮鬥在當下,影響著對方,平淡地生活。
一個家,兩個人,春夏秋冬在一起,彼此習慣和熟悉對方,在共同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時能第一時間考慮到我們要怎麼面對。
細水長流,平平凡凡才是真,如果一個人能夠和你共同做到這些,你們相處起來依然很舒服,選擇結婚吧。
在未來的婚姻生活中,保持和維護你們之間這種舒服的狀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當給你們的兒女講述起自己的故事時,那會是一段很棒的經歷。
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是否適合結婚,沒有具體的標準,你和ta在一起的狀態,在平淡生活的經歷或許就是你心目中的一把量尺。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美好的願望每一個人都希望實現,你那把衡量的尺子是什麼,歡迎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