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疼痛分等級,我覺得叫不出口的傷才更痛吧。就像在武打片中,被不輕不重地打了一拳,一聲慘叫,但當被狠狠地傷了一下,就差一招斃命了,那人還叫得出來嗎?嘴裡連口氣都吐不出來。
在情感上也是一樣的吧,往往還能聲嘶力竭地吼出來,發洩出來的,情緒還有一個出口。但那些默不作聲的人,反而是被傷到極致的人。
頗有點「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味,即使是無聲我們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種悲痛和傷心。
電影《原諒他77次》中,亞當約會遲到,一起旅遊不做攻略,隱藏手機信息,伊娃剛開始會和他鬧、會和他吵,兩個人去父母那裡吃一頓也會發生爭執,亞當每做一件讓伊娃難過傷心的事情,伊娃就在日記本上記上一筆。
終於
集滿了77件事情,伊娃在一次爭執後收拾行李離開。後來亞當想盡辦法感動了她帶她回家,伊娃卻在家裡的洗漱臺上發現了別的女人的化妝品,原本的滿心歡喜被一盆冷水澆頭了。
這次她什麼也沒說,直接走出衛生間,提著門口剛放下的行李,話也沒說一句,轉身離開了。真的是失望透頂了,才會自己一個人一句話也沒有,在寒冷深夜裡,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
不需要什麼撕心裂肺的哭喊,也不需要怎樣的痛哭流涕,就是心死了。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所以我們總說當女人願意每天和你小打小鬧,那她一定還是愛你的,相反,女人不再去管你、不再去反駁你,那麼她一定是不愛了。
青春校園劇《最好的我們》裡面的簡單和韓敘,這一對讓我印象深刻。簡單是個活潑可愛的姑娘,她如同她的名字一般,簡簡單單,也單純地喜歡著韓敘。每天給韓敘帶早餐,關心他的心情,滿心滿眼只有他。
但是周末出現了,韓敘和貝霖越走越近,對簡單視而不見,好像簡單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簡單剛開始看著韓敘和貝霖越來越親近,她會哭,和姐妹們吐槽,會難過。
自己的心意一直被辜負、被看不見,簡單放手了,她被傷得太厲害了。她在高三的時候不言不語地轉了文科班,韓敘開學幾周後才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了簡單的身影。
看吧,被傷到極致後,根本就不會有歇斯底裡的面目,只會默默轉身離開。
都說失戀就像一場重感冒,我想大概就是這樣吧,感冒時喉嚨發癢,鼻子堵塞,整個人昏昏沉沉,難受至極。被傷到極致其實就像是重感冒痊癒一般,你忽然就想通了,知道這不值得。
《如懿傳》中弘曆和如懿從小相識,能夠嫁給自己從小就喜愛的人本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開始也是幸福美滿,弘曆跟如懿說,覺得自己很孤獨,希望如懿可以到自己身邊來,如懿她就去了。
慢慢走上皇后的位置,弘曆卻被後來出現的女子迷了眼。在船上如懿勸告弘曆要顧惜自己的聲譽,弘曆黑了臉,說如懿不僅比不上孝賢皇后的賢德,也比不上高貴妃的柔順。如懿滿目失望,道出:「臣妾的眼前人,已非彼時人,兩兩相望,唯餘失望。」
不知從何時開始兩看相厭,弘曆從一開始對如懿的愛護有加,到後來可以生氣時扇如懿巴掌。如懿別無他言,短髮以祭去了的青纓和弘曆。
本以為憑藉著少年相知相伴多年,如懿可以捱過深宮裡的艱險和心機,結果,再深的情誼,也在弘曆的猜疑和不信任裡,消磨殆盡。如懿她太累了,如此涼薄之人怎可攜手度餘生,所以還念嗎?如懿說「不念了」。
「原來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兩厭。」你能說是如懿自己要了斷感情她就不痛嗎?她痛啊,只不過,是習慣這個痛感罷了。從一開始弘曆的猜忌和懷疑,就像一把刀子一樣插在如意心中。
當她說「清白」二字她都說倦了的時候,誰又聽到她的心碎。一次次的猜忌,一次次的算計,她太累了,也被傷到極致。所以她不再去參與了,一個人和天地清氣相伴,過去的種種她輕描淡寫一句「淡忘了」。
當你的女孩面對你的種種劣跡不再開口,只是看一眼,甚至一眼也不看,那她是被你傷害了。她痛到麻木,不願再去多說一個字。
很多時候,無聲才更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