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一篇文,頭一句就把我吸引了。
「小時候,不開心了會嚎啕大哭,因為哭聲會換來很多人的關注,願望也隨即實現,長大以後,卻只能把眼淚藏在心裡,對每個人笑靨如花,因為哭只會讓自己更加脆弱。」
這句話其實看過,原先就挺有感觸。只是當我看過、寫過太多有感觸的句子後,能記在心上的並不多。
包括這句,我也同樣記不起。只是當它重新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就沉默了。
因為,把眼淚藏在心裡的人,把笑靨如花置於表面的人,更是習慣於沉默。
我並不是淚腺很發達的人,但沉默的時候卻很多。許是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多了,便變成如此。
但我卻在和朋友聚會的場合說話不算很少,也看過一篇文,這麼說,沉默久了的人,終需一個渠道來緩釋自己。
但我也聽過一個朋友的另一種沉默的渠道,他時不時會一個去KTV開一個房間唱歌,誰也不叫,喊一些酒,把歌從頭唱到了尾,唱得肆無忌憚,唱到喉嚨沙啞,然後從KTV出來後就渾身舒爽。
我說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看電影都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一個人唱歌我就鮮于聽說了。
還沒等他解釋,我就領悟過來了。其實這何嘗不是和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看電影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是一種更能發洩沉默的方式。
我想我還是不會去嘗試這樣的緩釋沉默的方式,於我來說,一個人獨處就是最好的沉默方式,沉默未必只能讓人陷入悲傷,也能讓幡然領悟。
這些天,好多聽友和我陳述他們的故事,他們中很多人提到哭泣這個字眼,我都能理解。只是,今晚想和他們說,如果感觸,如果悲傷,別哭最好,沉默就好。
因為,沉默有很大的機率讓你豁然開朗。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