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一年,小蘭懷孕了,一家人都開心地做好了迎接孩子的一切準備,父親給孩子取好了名字,母親做好了大大小小的單衣、棉衣,還有毛衣。
那年春天,小蘭陣痛發作進了醫院,在一陣又一陣的疼痛中,小蘭幸福地等待著自己的孩子。
可是,醫生沒有把孩子抱給她。小蘭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丈夫說孩子有一點兒小問題,暫時不能和媽媽在一起。小蘭看見丈夫神情不對,連忙追問,丈夫卻不再說什麼就走出了病房。
透過門上的玻璃窗,她看見他倚在門外,從來不抽菸的他手裡居然燃起了煙霧。再三追問下,他終於告訴她,醫生說孩子有危險......後來,小蘭才知道,當時他經歷了多麼大的考驗,因為醫生告訴他,孩子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今後的生活。
醫生說:「你可以選擇放棄。」他沒有人可商量。那幾個小時,他經歷了怎樣的煎熬?然而,他終於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留下他們的女兒!
他們給女兒取名紫月,希望孩子像月亮一樣純潔、晶瑩、美麗。
他們一家人,為了紫月的幸福,開始長期四處奔波求醫,只要聽到有人能治就會帶孩子不遠千裡奔去。然而,幾年下來,孩子的病卻不見起色。經過多方諮詢,最後,他們終於不再求醫,決定盡力讓孩子做一個智力無障礙、生活能自理的人。
小蘭告訴紫月:「因為生病,你要過一種和小夥伴們不一樣的生活,但你是上帝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所以爸爸媽媽會為你付出更多。」
在家裡,小蘭和父母一起給孩子做最基本的按摩。有一段時間,為了訓練紫月的腿部力量,每天都要做幾百個蹲下、站起,這對紫月來說是很艱難的,可是,孩子那麼堅強,抓著她的手,不停地做著,她心疼,孩子卻依然很開心。
一天,她和紫月一起訓練蹲下起立,不一會兒,孩子用表情表達自己難受不願再練,她摟著孩子說:「紫月,媽媽知道你難受,可是,只有刻苦練習才能自己走路啊。」紫月眼裡含著淚水點點頭,又開始了艱難的蹲下、起立。
為了訓練紫月發音,小蘭和母親費盡了心思,後來,紫月終於可以發出點兒聲音來了,就像唱歌的人用氣發音一樣,這是多大的進步!可是有一段時間,紫月怎麼也不願再用自己的辦法發音了。
一天,紫月用手勢告訴外婆要吃橙子。外婆說:「你要什麼?我不明白,你告訴我。」
紫月依然用手勢「說話」,外婆也重複著自己的話,可無論怎樣,紫月就是不再發音,急得流出了眼淚,外婆看不下去,準備拿橙子給孩子,被小蘭攔住了:
「你可以發音,你可以說話,你就應該說話,不然沒人能幫你。」
紫月可憐巴巴地看著媽媽,小蘭心如刀割,但只能堅持,只怕一次心軟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後來,聰明的紫月發明了自己的手語加氣聲的表達方式,比如叫小姨,會伸出小指頭,用大拇指捏著第個關節處,表示「小」,然後發出「姨」的聲音。
紫月不能上學,在外公外婆的幫助下,自學了同歲孩子的功課。一本成語詞典,被畫上了密密麻麻的記號。五筆打字的速度,令人稱奇。紫月還學會了上網看小說、聽歌曲,在網上結交朋友時,也亳不隱諱自己的情況,朋友們都為紫月的真誠、堅強和勇敢而動容。
小蘭會和先生抱著孩子出門,上街、上公園,雖然會遇到許多好奇的眼光,但家人走在一起,就什麼都無所謂。後來,紫月可以走路了,雖然動作不協調,很引人注目,但他們還是會讓孩子自己走著上街,他們希望孩子明白,她也可以和別人一樣,享受一切快樂。
■文/改編自《不妨從容過生活》,作者:黃曄,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編輯/儲鈺
■文中除書封面外,均為配圖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