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婚姻中的悲情男女

2020-08-02 竹林八賢

中國傳統的婚姻中,夫妻只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締結才是合法的,而合法夫妻結婚的最終目的更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也就是說,傳統婚姻非常簡單的就是「繼統」與「結緣」。這就使得古代的夫妻之間「禮多於情,義多於愛,育(生育)重於性」。導致夫妻之間,處於一種既不平等也不正常的關係中。丈夫可以「怕老婆,」卻不可以「痛老婆」;妻子只能「戀丈夫」,卻不能「愛丈夫」。夫妻雙方,都只能「例行公事」、不能「產生私情」。致使中國的傳統婚姻中,湧現出許多荒誕不羈的婚姻「佳話」來。

(一)、「怕老婆」成時尚:歷史上有名的「怕公」。當屬唐初御史大夫裴談。唐代的御史大夫主管監察和執法,相當於今天的紀委書記與監委主任,他的口才、辯才、思才都是一流的。所以,當別人嘲笑他懼內時,裴部長便發表了一通辯詞。他說:「妻有可畏者三」:青年貌美漂亮時,看上去就像觀音菩薩,世上哪有不怕觀音菩薩的?中年兒女滿堂時,看上去就像九子魔母,世上哪有不怕九子魔母的?老年貌衰體雍時,看上去就像鳩毒盤荼(食人精氣的鬼類),世上哪有不怕鳩毒盤荼的?

裴談的懼內既然如此典型,已上升到了「理論高度」,則大家自然拿他做「行為標杆」。有一次,伶人為唐中宗(皇帝李顯)和韋皇后表演節目時,就居然唱道:「回波爾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裡無過李老」這裡說的李老就是中宗皇帝李顯。中宗是「女強人」武則天的窩囊兒子,和老子高宗(李治)一樣,也是怕老婆的貨。所以,一個戲子,也敢當面說皇皇大唐,最怕老婆的,宮外是裴大人,宮裡是萬歲爺。

既然皇上帶頭怕老婆,則臣下效法,也不足為奇。所以有唐一代,從上到下,怕老婆的事層出不窮。到了宋朝,皇上怕老婆的事不大有了,但士大夫階臣之畏妻,還依然如故。比如「胭脂虎」的典故,來源於宋朝,「胭脂虎」則是宋代尉氏縣令陸慎言妻朱氏的綽號。因為朱氏長得漂亮,被吏民取綽號為胭脂虎。朱氏兇悍無比,陸某畏妻如虎,居然連一縣之政務,也要請示夫人定奪,這就真是陰陽逆轉、黑白不分、乾坤顛倒,不成體統了。


傳統婚姻中的悲情男女

(二)、「痛老婆」當笑柄:張敞的妻子很漂亮,張敞也十分痛愛她 因為太太幼時受過傷,眉角有疤痕,為了給遮醜,所以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畫眉遮住傷疤後,才去上班,於是有人把這事狀告宣帝。宣帝聽了,便把張敞叫來責問。張敞的回答也很巧妙,說「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漢宣帝自己是結過婚的人,自然知道夫妻之間比畫眉「過份」的事還多得很,也就不了了之。張敞給老婆畫眉毛算什麼事呢?也要鬧到皇帝那裡去,還差點丟了烏紗帽。可見傳統禮教對夫妻之間的情愛,忌諱到了什麼地步。

又如王戎夫妻感情很好,妻子便常用「卿」來稱呼王戎。「卿」在古代是一種愛稱,只有皇帝對臣子、老公對老婆、男人對女人才能用,否則就是失禮。王戎妻稱王戎為卿,既違背了「男尊女卑」的原則,也有損於「夫婦有別」的規矩。是雙重不禮,所以王戎便對妻子說:「婦人用「卿」來稱呼夫婿,在禮數上是不允許的,以後不要這樣稱呼了」誰知他妻子回答說:「我親你愛你,所以稱你為卿,我不稱你為卿,誰應該稱你為卿呢?(親卿愛卿,是以親卿,我不親卿,誰當親卿)」於是王戎就一直聽任她這樣稱呼自己。偏偏王戎夫婦的故事,從來就是被當成笑話來講的。可想而知,古代恩愛夫妻是要遭世人譴責的!

(三)、「愛丈夫」依禮數:被歷史上視為「模範」夫妻的梁鴻和孟光,據歷史記載,梁鴻家十分貧窮,但他博學有品節,跟他同縣的孟家,有一個女兒,30歲了還沒有嫁出去,父親問她,她說:我要嫁只嫁梁鴻,梁鴻聽到這個消息後,於是就娶了孟光。不過梁鴻孟光婚後,倒是非常的守禮。據說孟光每次給梁鴻送飯,都要「舉案齊眉,不敢仰視」。這便是其之所以為「模範」的原因所在。因為傳統社會設計的夫妻關係模式,恰恰正是要「新婚燕爾,如兄如弟」,「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從這十六個字不難悟出,傳統婚姻模式的實質是「只有敬沒有愛,只有禮沒有情,」夫妻之間如果像兄弟,夫妻生活如果像做客,那還叫夫妻嗎?如果連吃飯這樣的日常生活小事都要禮教化、格式化、程序化,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前一後都有如做戲,哪裡還有什麼愛情可言 ?

(四)、「戀丈夫」定必然:既然傳統婚姻設計的夫妻關係是「新婚燕爾,如兄如弟」,「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因為他們結合的基礎不是相互吸引、相互愛慕、相互了解。更多考慮的是「傳宗接代」、「喜結善緣」、「過好日子」。那自然依戀大於愛戀、依靠大於獨立、依存大於自理。

「傳宗接代」主要考慮生育。因為兒媳婦嫁進門來,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傳宗接代。其他問題(比如孝敬公婆)可以通過別的方式解決,但繼統的任務卻只有妻子才能承擔。雖然在正妻無出的情況下,固然可以納妾,但妾生得再多也是庶出,血統上低了一等,繼承上會有麻煩。所以最好正妻能生育,而且生男孩,而且頭一胎就是男孩,以便儘早確立「嫡子」地位。

「喜結善緣」著重看好門第。男方門第太低,會委屈了女兒,自己也沒面子。男方門第太高,又怕高攀不起,更懼遭人白眼。因為嫁人的目的無非是「有口飯吃」,所以女方在擇偶時,首先考慮男方家的經濟實力;其次是男方家的社會地位;再則是男方的學歷官銜。鑑於此,只要男方條件好,門第高,財富多。那怕這個丈夫是個傻子、瘸子、駝子都可以。

「過好日子」重點在於歸宿。傳統觀念認為,孤男寡女,日子是不好過的,「男人無妻家無主,女人無夫房無梁」。一個男人,如果是光棍,就沒有溫暖體貼、沒有可口飯菜、沒有換洗衣服,肯定生活糜爛。一個女人,如果是「寡婦」,就沒有靠背山、沒有頂梁柱、沒有主心骨,定會遭人欺負。只有男女結合,陰陽互補,內外貫通,才能過上好日子。因此,不少孤男寡女,在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的時候,就會胡亂找個人結婚湊合著過,那怕配偶再不如意,好歹也比「打單身」強。

綜上所述,男女雙方當事人也和父母、家庭、社會一樣,幾乎不約而同地共同排除了愛情這個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無論古代或現代,也無論是「包辦婚姻」或「自找對象」,鑄就的大多是「無愛的婚姻」。如果說有什麼不同,也不過古代的包辦婚姻,是「隔著布袋買貓」,當代的自找對象,是「看過樣品訂貨」而已。


傳統婚姻中的悲情男女

(五)、「例行公事」是規則:因為傳統婚姻講究的是「無愛之婚」、「無性之戀」,那麼結婚夫婦在例行公事上也是循規蹈矩、墨守成規、按部就班的,歷史記載,宋代有某教官,五十而續弦,舉行婚禮那天晚上,學生們去偷看,都以為這種事情,大約用不著在課堂上講的那麼多禮數吧?誰知道,入洞房時,只見那位教官像上朝辦公一樣,頂戴袍褂,冠冕堂皇地走進洞房,將雙燭放在窗前,扶新娘坐在床上,脫去她的衣裳,點頭讚嘆一番,然後後退三步,恭恭敬敬地對著新娘長揖三次,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鄙人老了,沒有法子,只好唐突夫人,對不起了。如此止乎禮義的夫妻生活,真讓我們噓噓不已!

(六)、「產生私情」不可能:傳統婚姻要求女的必須是「性冷淡」,因為這樣才會「不淫蕩」;男的務必是「性無能」,只有這樣才會「不好色」。可見,社會道德在總體上是壓抑、限制、敵視性的。而且這種壓抑、限制、敵視於女性更甚。禮法甚至明確規定女性必須檢點自己,不能「淫佚」。不能與丈夫以外的男人有性關係;不能與丈夫有過多的性生活;不能給丈夫主動提出性需求;不能要求丈夫給予性快感;不能例行公事時無快感而抱怨丈夫;不能在自己高潮中感到高興。但凡有此幾種情況之一的,夫家就能以此為由將其趕出家門,打發她回娘家去。尤其東漢女聖人班昭制定的女人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工,更是戴在中國婦女頭上的緊箍咒。她說:一個婦人不必才華出眾,只要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就是有德;不必能說會道,只要不出狂言、不說穢語、不傷他人,就是有言;不必美豔靚麗,只要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清清潔潔,就是有容;不必心靈手巧,只要專心紡織、不好嬉笑、飯菜乾淨,就是有工。按照班昭的四德要求:傳統女人應該呆頭呆腦守婦道、笨嘴笨舌謹言詞、沒神沒採不淫邪、慢手慢足勤勞作。這樣才能成為「模範婦女」「優秀妻子」「稱職兒媳」。

不難想像,這樣方正古板、木訥呆滯、不苟言笑的「愚婦」,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夫妻生活?可以肯定,那一定充滿了木乃伊的屍臭!!!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畸形婚姻中的悲情男女,結局只有一個
    前幾天和朋友閒聊,說起某某和某某維持了近20年的婚姻終於走到了盡頭。女方將男方的違紀行為實名舉報到紀檢機關,並將男方婚內出軌,不履行教育孩子義務等等,種種不堪公之於眾,女方完全不顧同事親朋的目光,像極了一個市井潑婦。男方也沒有了之前的優越和自信,聲名狼藉,疲於應對,讓人唏噓不已。
  • 婚姻裡,為什麼唯有這種悲情的女人,不值得同情呢?
    大家好,我是圍城圍心,婚姻家庭諮詢師,為愛護航,一起聊聊情感和婚姻,點擊上方關注,歡迎帶著你的故事,跟我一起尋找幸福的方向!但也有一種女人,雖然很悲情,但是一點都不值得同情!有一個女人,找我諮詢,諮詢的目的不是解決問題,諮詢的目的只是想疏導一下壓抑的情緒,只是沒有地方傾訴。原來,這是一個悲情的女人,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她說——我和老公分居4年了,這四年裡的後三年,我跟一個男人在一起。我用三年的時間,去等一個結果,結果卻是傷害和欺騙。昨晚,我們分手了。我很心痛,也很不舍。
  • 周旋:悲情之人
    民國時期就出現過很多痴情悲情之事,有的時候它會被當做飯後談資一個故事,但要是我們細細品讀之後,其實就可以感受到那種悲情之苦,就像今日的主人公一樣,她的一生過的非常悲苦,究其根源皆源於愛情。正可謂愛情這種東西誰也不知道、誰也猜不到結果會是什麼,可惜他們在一起沒過多久就因為緋聞開始互不相信對方,最終兩人就不歡而散了,但是這場婚姻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存在真情實意的,可惜敗於不相信。
  • 在愛情中迷失自我的蕭紅,輾轉於幾個男人間,悲情地過完一生
    愛情,多少世間男女夢寐以求的東西,倘若遇見了,從此過上兩小無猜的生活,是很好;如若沒遇上,在品味孤獨的同時,善待自己,也是一件美事。才華橫溢的蕭紅,從未有過自信,習慣地依賴他人,在一次次的任性折騰中,消耗完自己悽苦的一生。
  • 現代物質婚姻與傳統荷爾蒙婚姻內部平衡——情商調控原理 李志鵬
    婚姻基礎以物質為主:1. 男人生產物質。2. 女人生產物質。3. 物質維持男女各自的物質生活。4.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情緒價值交換。(弱交換)婚外情是兩種婚姻類型的中間狀態,具有不確定性。二、傳統荷爾蒙婚姻主要構成:男人、女人。婚姻基礎以愛情為主:1. 男人生產物質。
  • 一個失足悲情女人的自述
    那個年代,男女同學都不說話,桌面刻一條三八線,以示界河。所以,那次見面,也非常生澀尷尬。日子不緊不慢過了一年多,也沒聯繫,好像他從不曾出現。再後來,國企改革,我辭職。離開前夕,莫名其妙給他打了個電話,現在想起來,一切都是命定的,該來的總得來,該遇見的總得遇見。通訊方式要麼寫信,正規單位打電話得總機轉分機。
  • 反思與超越:傳統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中的倫理議題探究
    從倫理學的視角糾正原有的偏見與誤解,研究發現: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中的性關係將會嚴格遵循規則;刻意淡化父親的生物性身份而強化社會性身份;這種婚姻具有被廣泛接受的經濟價值與倫理邏輯;婦女擁有較高家庭和社會地位,並在這種婚姻中扮演核心角色。不難發現,要從「人與自然的互動」和「人與宗教倫理的互動」中,「生存性智慧」的邏輯中,道德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中才能全面理解傳統西藏一妻多夫制婚姻倫理議題。
  • 恢復妻隨夫姓傳統能穩固婚姻關係?求你們放過傳統吧
    前有馬來西亞籍經濟學教授黃有光大談一妻多夫解決男女比例失調問題,後有專家提出恢復妻隨夫姓傳統能穩固婚姻關係。我國離婚率近年攀升,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提出離婚的70%為女性。所以專家一拍腦門,覺得妻隨夫姓能增強女性的歸屬感,讓婚姻變的穩固。出發點是個好出發點,一拍腦門想出個歪主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在爭奪「正宗臺語片」稱號的拉鋸戰中,五十年代末的臺灣電影幾乎都是臺語片。但無論是廈語片的「哭調子」還是歌仔戲的苦情劇,這些電影都離不開悲情的創作本源和敘事策略。「悲情」成了臺語片一個鮮明的標誌,也是臺灣電影的底色。
  • 當代婚姻與傳統婚姻的比較
    我國傳統的家庭裡,強調通過婚姻將香火延續,只有縱向關係的發展,很少橫向關係的聯結:傳統家庭中,夫妻之間的親密(橫向關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子、媳婦如何遵從長輩的要求去滿足下一代的需要(縱向關係),即常常強調的夫妻「相敬如賓」,彼此相處是客氣的,強調本分、責任和義務,卻較少著墨夫妻間的親密。
  • 浪漫主義者:最喜悅的悲情,你是否給得起百分百的戀愛
    自我型的浪漫主義者,最喜悅的悲情者,同樣是最悲情的的浪漫者。在內心殘存多數都是被遺棄的情形,若失若得是自我型浪漫主義者的一種生活常態。他們雙眼中時常都是充滿了各種憂傷,看世界好像就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孤獨的幻想著。
  • 傳統婚姻就像「買賣」商品一樣,你能接受嗎?習俗的起源
    但無論你站在哪裡,你和伴侶仍然有很多婚姻傳統需要考慮。與過去不同,現代婚姻不需要過時的信仰或傳統。對一些人來說,這些東西造就了婚姻。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些東西是社會對夫妻衡量愛情水平的標準。就像婚禮的傳統一樣,你遵循的婚姻傳統完全取決於你和伴侶。
  • 傳統婚姻就像「買賣」商品一樣,你能接受嗎?習俗的起源
    婚姻需要考慮當然,有些傳統是浪漫的或宗教的。但無論你站在哪裡,你和伴侶仍然有很多婚姻傳統需要考慮。與過去不同,現代婚姻不需要過時的信仰或傳統。對一些人來說,這些東西造就了婚姻。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些東西是社會對夫妻衡量愛情水平的標準。
  • 00後男女比例失衡加劇,傳統婚育觀不改還會更嚴重
    大家好,我是社會平凡說,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傳統婚育觀念問題。從80後到90後再到現在00後,現在男女比例失衡已經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了,而今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兩年後,就是現在的00後都將迎來自己合法結婚的年齡了,現在大學的他們,馬上就進入法定結婚年齡了,對另外一半的追求會讓男生們寸步難行,因為女生比之前80和90後求偶的時候還難,這將是他們人生中面對婚姻的時候,面對的一巨大障礙。
  • 一個悲情女人的一世愛情
    很不幸,這個男孩子恰恰屬於這種好打好鬧之人,在一次群毆中,傷人致殘。於是,在八三年那次著名的「嚴打」中,一判二十年,發往西北監獄。 那時,男孩、女孩年齡都不大,也就十八、九歲的光景。女孩整日把自己關在房中飲泣,誰勸都不行。女孩的父母很傷心。大家都勸:孩子現在還小,不懂事,慢慢就會明白的。
  • 不婚可能成為未來婚姻主流?女性意識覺醒,傳統婚姻何去何從
    婚姻制度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固定模式,但是近些年我們會發現提到結婚越來越成為當下年輕人的負擔,他們恐懼婚姻,甚至選擇不婚的生活方式,傳統婚姻又是怎樣走向現在這樣的模式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婚姻制度。
  • 如何理解婚姻關係中男女平等?
    在和諧的婚姻關係裡,很少會聽到「男女平等」的言論,而那些口口聲聲高喊著男女平等的一些人,要麼是高齡的單身,要麼是深陷婚姻的危機之中或是已脫離了婚姻關係。而吆喝著「男女平等」的,大多是妻子或是曾經的兒媳。
  • 悲情無奈的《人生》和悽苦哀怨的「信天遊」
    我是農民的兒子,從農村考學出來,當年在婚姻問題上也曾面臨過和高加林同樣的選擇。當年看完《人生》,我也多次拷問自己:如果我是高加林,我會選擇誰?劉巧珍?抑或是黃亞萍?如果高加林是馬栓,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劉巧珍。
  • 婚姻中,出軌的男女,應該被原諒嗎
    看情感故事,聽情感分析關注我,更多精彩絕不讓你失望導語男女之間的愛情本就不公平,女人深愛著一個男人,潛意識裡就算這個男人犯了錯,她的心裡還是會給這個男人留一個悔改的機會。那么女人呢,男人是否會給自己深愛的女人留一次機會呢?還是選擇直接離去?
  • 3種新型婚姻方式正在來襲,比傳統婚姻更合理?父母反覺是妥協
    ,跟傳統婚姻相比有質的改觀。AA制,男方不用付彩禮,女方不用出嫁妝,結婚時男女雙方都在家中辦喜事。,比傳統婚姻更合理?如果男性事業有成、家庭背景好,可能就不會擔心婚姻問題了,畢竟傳統婚姻除了經濟支出較大,就沒有明顯的缺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