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劇很火,就算你沒有看過也一定聽過。
《三十而已》——三個先後步入三十歲的女人,演繹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三十而已裡面的顧佳,是典型的帶著「剛性」的女人,總是時刻清楚自己要什麼。
在某一集中她說道,年輕的時候人總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毫無畏懼,從來不會去考慮年紀之外的事情。
但一旦步入三十,便會自然而然開始考慮婚姻、生子、事業,而這些,就是所謂的後路。
中國人的傳統,就是喜歡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在事業上,她跟他老公擁有一家煙花公司,她給自己在事業上留的後路,便是承接了別人的一家茶園。
用她的原話,我承接了茶園,就再也不擔心我老公的煙花公司了。
人的底氣很大程度上就來源於你有一條很長很穩定的後路。
那麼,在現實的創業或生活中,我們有必要也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嗎?
「
顧佳那句話其實說得很對,人年輕的時候是不會去考慮這些問題的,往往都是上了一定的年紀,經歷了一些世事,開始感受到了生活所給予的壓力與艱辛時,才開始想著,要不,留條後路吧。
我之前關注過很多很微信大號,他們總是不斷的在灌輸著很多看似正能量的雞湯,後來,我索性全部取關了。
那些雞湯總是會給你一種特別理想的生活狀態,告訴你理想的生活應該如何,但它卻忽略了真正的生活其實是在腳下。
雞湯會告訴你,一往無前,前路總是美好的,不要害怕挫折,這些聽起來多麼的勵志呀。這些道理從來沒有人去懷疑過,因為它在我們看來,原本就是真理。
可是雞湯裡卻並沒有告訴你,在通往前方的路上,遇到了荊棘該怎麼辦,跌倒了要如何爬起來,創業失敗了要向誰去借錢度過難關,失業了靠什麼去付房租水電,這些,它並沒有說。
換言之,那些雞湯總是給你些錯覺,然並卵其實沒什麼用。
我們不要總是被一些大道理所迷惑,什麼活在當下,什麼要享受眼前,但如果你有本事給自己找條後路,為什麼不留著,要把這條路給堵住呢!
01
一家小店的後路,
有時候可以讓你安身立命
一個朋友在工作之餘開了家網店,雖然沒賺什麼大錢,又有些辛苦,但她一直堅持了下來。用她的話說,那家網店就是她的後路。
在某天不得不離職的時候,她沒有顯得特別慌亂。她說,我不擔心每天的房租,水電,因為我還有一家小店,雖然不賺錢,但能養活我。
如果她沒有這樣一份後路,她會在面臨房租水電的壓力中慌不擇路的尋找另一份或許並不適合她的工作,然後開始另一種惡性循環。
後路,給了她踹息的機會。
讓她在如芒在背與紛繁複雜的生存中有機會停下來,歇一歇。
02
後路,
也可以是日積月累的理財投資。
俗話說,錢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其實,這也是後路另一種說法。
如果你有多的錢,你可以把它分成幾份,其中一有份可以是投資理財,在你其它的經濟來源受阻時,你還不至於山窮水盡。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筆錢,所有的錢都是積少成多,如果你從二十歲開始固定留這麼一筆錢,到你三十歲,這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如果你能一直堅持下來,這條後路,也能給你未來的人生加一條保障。
或許有些雞湯會告訴你及時行樂,活在當下,可誰的生活會真的無風無浪一帆風順,當你到了一定年紀,在某個早晨突然驚醒,想著銀行存摺裡那不到五位的數字,你真的,就沒有一點心慌嗎?
日積月累的投資,這條後路,是你心裡的一塊定心石,也是你在應對危機事物時的一個保障。
不論是創業還是自我的發展,有條後路,總是好的。
它是你面對未來變故時的一種底氣,
也是看得見的一種保障。
或許在很多很多年後的某個清晨,你大汗汗淋漓的醒來,短暫的驚愕後,你不再慌張,因為,你還有一條路,看得見,摸得著。
想想,你的後路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