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流傳至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朗朗上口,人人都會念兩句。
當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就已經開始教育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
後來,我們長大成人,步入社會,面對生活有了閱歷,心境上也與年幼的時候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於是,我們開始重新定義「善良」這個詞。
以前常常看到報紙上刊登著各種好人好事,對於這些好人,我們在心裡都充滿著敬佩之情,也非常認可這種做法。
畢竟,幫助他人,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人的一輩子真的太長了,要遇到的人和事也太多了,就好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做人,不能太善良,太心軟。
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現實開始壓得我們喘不上氣,每天上下班忙得喝一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偶爾休息了還要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傷精費神。
為了生活,我們一直都在妥協,努力活成大人的模樣。仿佛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我們慢慢理解了很多事情,也慢慢明白了大人們臉上的疲憊,以及嘴上的埋怨。
小雲從小性格溫和善良,不善表達的她,總是用一雙笑眯眯的眼睛,去回應周圍的人。讀書的時候,因為個子矮小,吃飯排個隊都會被人欺負。
同班同學讓她幫忙打飯菜,於是她一個人拿了五個盤子,後面排隊的同學在催促,她急得汗流浹背。
等打完同學的飯菜,她又重新排隊打自己的飯菜,等排到自己的時候,常常盆裡只剩一些沒人吃的小白菜。
但就算如此,那些被她幫助的同學也常常嘲笑她,拿她的身高開玩笑。
畢業實習完,她留在了省外的一所公立醫院工作。因為她是新來的,同事們工作中嫌麻煩的事都會讓她去跑腿,而對此小雲從來不拒絕。
每次同事請她幫忙,一說軟話,她就忍不住答應,同事們也是知道她心太軟、脾氣好,拿準了找她幫忙她一定不會拒絕。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麻煩她,她手上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而這一切,不管是小雲還是麻煩她的同事,都覺得理所應當、習以為常了。
12月份醫院年終考核,省上的領導來醫院視察工作,小雲在病房忙得焦頭爛額,午飯也沒有吃上。可其他人一到點就走了,沒有人看見小雲忙碌而焦急的身影,在病房裡穿梭。
領導視察工作查到了一些問題,晚上護士長讓所有人回醫院,開個短會。因為她管轄的病床,病例報告沒有整理完善,她作為值班護士要對此負責。
而這個病人之前是溫姐負責的,小雲只是好心幫她帶班,沒想到卻出了這樣的事情。
小雲怎麼都沒有想到,在場的二十多位同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她說一句話。
那時,小雲終於明白了,有些忙可以幫,有些忙不可以幫。善良是好事,但沒有底線的善良,只會讓自己被傷害。
畢竟,在自身利益面前,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放棄自身利益,去保全他人。
一個人可以沒有害人的心思,但一定要有自保的能力,不管在哪個年齡,都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這個世界上的規則就是這樣,太善良的人總是容易被這個社會的人所忽視,當你的善良被當作習以為常時,你所付出的一切,就會如草菅一樣廉價。
所以,做人,不能太善良,太心軟,善良要有度,心軟要得當。
過度的善良,叫軟弱,只會被人輕看、糊弄;過度的心軟,叫犯傻,只會被人利用,傷害。
因此,做人要有一定的鋒芒,適當地告訴對方你的底線是什麼,而不是一再退縮忍讓。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善良比聰明重要。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的確,善良是一種選擇,心軟也是一種選擇,願你持有一顆善良的心,傳遞善良的同時,也學會選擇,學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