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觀潮丨香港2020:疫情之下 變局之中 迎難而上

2021-01-18 央視新聞

2020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對香港來說更是如此。新冠疫情的持續襲擊;中美之間的大國角力;香港國安法出臺後的由亂向治;都讓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轉折。辭舊迎新之際,我們為您梳理了過去一年發生在香港的重大事件,與您一起重溫香港2020。

同心抗疫 共渡難關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出現蔓延之勢,香港特區政府首次接獲國家衛健委通知後,便即時展開防疫抗疫工作。縱觀全年,在中央有力支持下,特區政府的抗疫工作在「迅速應變」、「嚴陣以待」和「公開透明」三大原則之下,迅速、有序進行,並及時了解市民需求,推出多項措施紓解民困,與市民同心抗疫,共渡難關。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早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召開抗疫記者會

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的香港擁有響應迅速的抗疫機制,港府在1月8日便刊憲將新冠病毒列為傳染病,號召全香港市民自覺做好防護抗疫措施,對於病毒予以高度警惕。直至1月23日,香港出現首兩例正式確診病例,兩天後,再有確診病例出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將防疫應變級別調至最高的"緊急"級別,2月4號凌晨起,羅湖、落馬洲、皇崗及港澳碼頭等口岸暫時關閉,至今仍未完全解封。

疫情來勢洶洶,2月9日,香港單日確診10例病例,而且出現「打邊爐(吃火鍋)家族」群組暴發,當日確診病例有9例與該群組有關,創下了當時香港單日確診病例最大的升幅,香港暴發了第一波疫情。

為提升社會防疫抗疫能力,並向企業及市民提供援助,特區政府推出第一輪總值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發布了24項紓困措施。同時,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提出總值1200億元的多項寬免措施,包括向18歲或以上永久居民全民派發一萬元,幫助市民解決燃眉之急。

3月,外地疫情迅速惡化導致「港人回流潮」,輸入病例及本地病例大幅增加,形成第二波疫情。期間出現婚宴群組,多個酒吧群組及卡拉OK群組,特區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例如推出「限聚令」、關閉部分處所、對食肆施加營業規定等,全港進入防疫嚴守期。

疫情對香港經濟造成史無前例的衝擊,百業蕭條,部分企業面臨倒閉,大規模裁員隨時出現。特區政府4月8日公布第二輪紓困措施,總計1375億港元,全面支持企業經營、保障市民就業,力促經濟復甦。

經歷了兩個月的平靜期之後,7月初,以本地病例為主的第三波疫情正式暴發,首次出現安老院舍暴發、學生確診等高危情況,本地感染病例數字成倍增長。7月19日,單日確診首次突破100例;7月30日,最高單日確診達到149例,創下全年最高記錄;短短數個星期就累計新增超過3700例確診……

△第三波疫情單日確診曾達到149例創下全年最高記錄

第三波疫情肆虐,特區政府繼續以系統和精準的方式,因應疫情的實際發展,逐步有序地分階段調整各項抗疫措施,包括嚴格實施入境防疫管制措施、全面加強疫情監測及病毒檢測等,多管齊下防止病毒傳播;並推出第三輪24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及其他措施,繼續向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和市民提供援助。但這波嚴重疫情,也讓香港在病毒檢測能力和住院床位等方面,暴露出明顯不足,中央隨即有針對性的出手援助,疫情最終受控。

11月下旬,一個超過700人感染的大型「跳舞群組」把香港推進第四波疫情,直至年底仍未平息,數星期內全港累計確診數再次突破3000例,確診人士來自各區、各行業,令遏止疫情擴散出現極大困難。特區政府被迫再次收緊「限聚令」等防疫措施,繼續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市民檢測範圍,並推出涉及64億元的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支持因為政府收緊防疫措施而受重創的行業。

△大批在英國留學港生在聖誕新年假期返港

臨近年底,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恰逢不少在英留學的港生聖誕新年假期返港,香港防疫情勢再現挑戰。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透過收緊來港限制、到港後特定交通安排、延長隔離期限及指定酒店檢疫隔離等措施,冀能進一步防止輸入病例。在本地病例力爭清零方面,也想方設法要找出已被感染的患者,予以隔離和治療,並切斷傳播鏈。就此,儘可能大範圍地進行病毒檢測,便可儘量掃瞄出感染病例,大幅切斷病毒傳播的源頭。加上日後疫苗接種計劃的展開,整個抗疫工作便有了兩層防護。

中央支持 救危解困

一年之中,香港疫情不斷反覆,特區政府多次尋求中央政府協助,主要集中在加強病毒檢測能力、建設臨時治療設施、疫苗供應等方面,均獲得中央政府積極回應及大力支持,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特區的關懷備至。

8月初,面對兇猛的第三波疫情,應特區政府求助,中央迅速組成內地核酸檢測支持隊支持特區抗疫。支持隊由中央政府統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建,協助特區政府籌備臨時實驗室的工作,以大幅提升特區病毒檢測能力,並協助特區政府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建設臨時社區治療設施,以滿足特區治療輕症病人的需求。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指出,支持隊伍迅速組成來港,充分顯示「一方有難、八方支持」的團結互助精神。特區政府堅信有國家作強大後盾,香港必定能戰勝嚴峻疫情,讓市民重回正常生活,儘快恢復經濟。

△香港市民參加普及社區監測計劃

為截斷在社區傳播的病毒源頭,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特區政府在9月1日展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市民提供「願檢盡檢」服務。內地核酸檢測支持隊短時間內安排570多名隊員到港,大幅提升香港的檢測能力,使普檢能夠及時順利進行。為了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大量檢測,支持隊與時間賽跑,實行「兩班倒」或「三班倒」,保持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高效運作,最終協助特區政府成功控制了第三波疫情。對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中央政府和提供協助的省市致以由衷的謝意,她更引用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隊長餘德文的話「香港有需要我們協助的,我們必須義無反顧。」表示這句簡單而有力的話語,正體現了中央對特區及港人的支持。

△首批國產疫苗即將到港

面對接踵而來的疫情,疫苗是全港市民的希望。中央政府為支持香港確保疫苗供應,同意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林鄭月娥於12月11日宣布,香港採購新冠病毒疫苗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來自中國內地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將向香港供應750萬劑以滅活技術生產的疫苗,首批100萬劑疫苗最快在2021年1月抵港。這意味著科興將成為首間向香港提供疫苗的廠商,中央全方位的支持,給了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和十足信心。

由亂向治 行穩致遠

在全力對抗疫情的同時,2020年的香港,同樣面臨著 「修例風波」的餘波衝擊,5月,臨近「反修例運動」一周年,加上香港疫情暫時受控,黑暴活動在全港多區死灰復燃,多間大型商場出現抗議活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

就在以「黑暴」為代表的香港本土恐怖主義日漸抬頭之際,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隨後這一重要涉港決定在5月28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正式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有關規定,適應新的形勢和需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重要制度安排,為下一步制定相關法律提供了憲制依據。飽受「黑暴」之苦的香港社會對此普遍支持,認為亟需堵塞香港特別行政區長期以來在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去除籠罩在香港上空的「黑暴」陰雲。

△香港國安法封面

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特區政府即日刊憲,並於當晚十一時生效。當日,香港建制派議員發表聯合聲明,全力支持香港國安立法,並稱讚該項立法是香港前途的「定海神針」,在聲明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主張,制定和落實香港國安法能夠止暴制亂,讓香港社會恢復平靜,避免青年人成為政治犧牲品,從根本上消除動亂的禍源。另一邊廂,國安法被形容是懸在亂港分子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令許多亂港「中堅力量」匆忙以各種方式「退圈」,他們有的選擇潛逃,有的選擇「潛水」,有的急忙「改頭換面」,僅有少數負隅頑抗。

6月26日,禍港四人幫之一的陳方安生宣布從公民及政治工作退下來;6月30日當天,鐵桿港毒黃之鋒、羅冠聰、周庭,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正式退出「香港眾志」,所謂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香港民族陣線」等紛紛解散、分崩離析……

△中央駐港國安公署掛牌

7月3日,依據香港國安法第12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7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正式掛牌。香港社會隨即有觀點指出,香港國安法規定設立的兩個重要機構投入運作,宣告了香港在回歸祖國23周年的重要時刻,正在開啟「二次回歸」的新進程。隨著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以及後續措施的落地,持續逾一年的「黑色革命」基本被平息,香港各界持續發聲支持擁護,一致認為香港國安法給香港帶來了久違的和平與安定,為香港長治久安打開了嶄新局面。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

10月1日,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慶祝國慶活動上表示,正是因為中國日益強大,使香港免於墜入顏色革命深淵,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讓香港結束「港獨」猖狂、黑暴肆虐的動蕩局面,迎來由亂向治的重大轉折,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

當然,對於那些仍然頑固不化的亂港分子將面臨的刑責,香港國安法也給出了明確的法理依據,此前因涉嫌欺詐等罪名被拘押的「亂港頭目」黎智英,12月11日被警方加控一項「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成為首名被落案控告此罪名的人。

不過,就在各界為此拍手稱快之時,黎智英在次日的庭審中,被主審法官批准以1000萬港元保釋外出,引來一片譁然,作為控方的律政司隨即表示將上訴至終審法院。12月28日,紫荊研究院發表民調結果顯示,近七成市民反對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黎智英保釋,有六成半市民因黎智英獲准保釋而減少對香港司法制度信心。但在香港國安法已頒布的當下,市民仍舊相信黎智英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他長期以來禍亂香港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來到年底,香港民建聯主辦的香港年度漢字評選中,"安"字高票當選,凸顯了香港市民充分認可國安立法帶來的安全、安穩、安定祥和。

撥亂反正 重新出發

△香港立法會會議

修例風波以來,與香港社會上黑暴和攬炒活動遙相呼應的,便是攬炒派議員在立法會內不斷製造的亂象。香港重新出發,立法會工作撥亂反正是重中之重。僅以內務委員會主席選舉為例,自2019年10月本屆立法會復會以來,歷經逾7個月,共舉行了17次會議,仍然未能選出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以致拖累其他議會事項都無法正常展開,許多關乎香港經濟民生的議案都被積壓延後。如此長時間跨度的停擺亂象在香港立法會史上前所未有,市民連連哀嘆和憤怒。

而造成此亂象的罪魁禍首便是以郭榮鏗為首的攬炒派議員,不斷濫用職權、瘋狂「拉布」,以缺席、利用規程問題延長會議時間以及通過製造混亂令會議停擺,拖延內務委員會及18個事務委員會主席選舉,更一再阻礙立法會大會的進程。

△立法會內委會主席李慧瓊

5月18日,拖延已久的立法會內委會主席選舉終於有了結果,李慧瓊成功連任內委會主席。她在當選後隨即承諾,抓緊時間利用餘下2個多月處理許多積壓的議案,令議會工作回歸正軌。這也是全港市民在如此困難的時期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7月31日,因疫情嚴峻,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原定於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8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本屆香港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決定,下屆立法會選舉何時舉行由香港社會情況而定。

第六屆立法會在9月30日展開延任後新一年度會期,攬炒派議員不知悔改,繼續極盡能事癱瘓議會運作。11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4名曾乞求美國制裁中國、幹預香港事務的「攬炒派」議員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及梁繼昌經依法認定不符合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的法定要求,實時喪失議員資格。同一天,反對派上演「總辭」鬧劇。立法會終於重回正軌,恢復正常運作。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11月17日表示,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這是「一國兩制」下的一項政治規矩,現已成為一項法律規範。他指出,在香港社會崇尚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核心價值之前,應當加上「愛國」一詞。

△施政報告記者會現場

11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順利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一年之前,因反對派議員在修例風波中的無理阻撓,這一每年的規定動作被迫中止;攬炒派鬧辭後,林鄭月娥認為,現在的立法會不會成為橡皮圖章,而會是一個更理性、更好的平臺,讓特區政府官員與議員交流意見,未來真正做到為民紓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陳健波表示,此前面對攬炒派議員的瘋狂「拉布」,建制派議員的質詢往往需要精簡再精簡,否則甚至有成為「幫手」之嫌,現在立法會裡沒有了攬炒派的幹擾,議員有充分的時間去執行質詢政府的天職,提出更多有建設性、針對性的問題,更好維護市民權益,讓香港重新出發。

增強身份認同 促進人心回歸

香港國安法正式實施後,全面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也隨之提上日程,這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根治舊疾、重回正軌的重大契機,而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合乎港情國情,也是民心所向。

長期以來,反對派利用政治問題擾亂香港教育系統,致使校園內外亂象叢生,學生深受其害。香港一些年輕人受反中亂港勢力教唆煽動,藉修例風波盲目參與違法暴力活動,更有甚者侮辱國徽、國旗,呼喊「港獨」口號,嚴重衝擊香港法治,公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統計顯示,在修例風波被捕人員中,學生佔比超過四成,年齡最小的只有12歲。

這一切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迎來轉機。7月1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她已經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制定一套計劃,全面在學校開展有關憲法、基本法、《國歌條例》及香港國安法的教育工作。特區政府會給予學校最大支持,攜手努力培養青年人成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有素質的新一代。

△香港一所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

就在2020年十一國慶當日,特區政府、中聯辦以及香港多所學校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隨著《香港國安法》及《國歌條例》相繼實施,香港教育局全力支持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及國歌教育,鼓勵多舉行升旗及奏唱國歌活動,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黃師」也是香港教育面臨的一大問題。10月5日,香港教育局公布,一名小學教師有計劃地利用教案、教材等散播「港獨」信息,於9月下旬被取消其教師註冊。這是修例風波以來首名被除牌的教師,也是首次有教師因播「獨」被取消註冊。

從2009年被列入香港高中必修課以來,通識教育科就爭議不斷,「毒書」「毒師」「毒題」頻頻出現,通識教育不僅未能提升學生獨立思考、慎思明辨的能力,反而淪為反中亂港分子對學生「洗腦」「播毒」的渠道。11月26日,特區政府宣布優化通識科課程,對症下藥、精準治療,包括精簡課程內容、優化教材及考評、重視法治學習、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提供赴內地考察機會等,不僅釋放了教學壓力,回歸高中教育注重鞏固知識基礎的本位,還大大壓縮了失德教師夾帶私貨的空間,可望未來還校園一片淨土,還青少年一個美好未來。

青少年這個群體決定著香港的未來,而另一個群體則切實影響著香港的現在,那就是總數達17萬7千多人的香港公務員隊伍。眾所周知,公務員隊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支持和落實特區政府施政,實踐「一國兩制」的中堅力量。而在修例風波中,竟有公務員出現在違法集會的現場。因此,香港國安法當中,對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的就職宣誓作出了明確規定。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10月12日向特區政府各部門發出通告,所有在2020年7月1日或之後受聘的公務員,須宣誓或作出聲明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和對香港特區政府負責,作為聘用條件的一部分。公務員事務局將會在短期內公布有關要求所有現職公務員籤署聲明的具體安排。

△香港特區公務員宣誓現場

12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為副局長和政治助理舉行宣誓儀式,全體12位副局長和14位政治助理在行政長官見證下,作出宣誓;12月18日,特區政府常任秘書長、部門首長和高級首長級公務員也作出宣誓。至此,香港特區政府政治管制官員隊伍和最高級別公務員隊伍均已完成宣誓。

公務員作出宣誓或籤署聲明,是對其在《基本法》和《公務員守則》下須背負的責任和期望的公開確認和真切體現,使其更明確地意識到公職身分所帶來的責任、承擔和要求,有助進一步保護、鞏固和推廣公務員隊伍要恪守的核心價值,從而確保特區政府的有效管治。

融入發展大局 助力青年發展

在國家經濟發展大局中,香港的作用不可替代,11月出臺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當中,特別提到要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為此,香港特區政府2020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進一步深化粵港兩地合作為方向和目標。特區政府在金融、科技、法律、基礎建設、人才等多方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推出互聯互通政策及措施,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成型。此外,為加強推動和協調有關大灣區建設的工作,特區政府還專門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5月,中央政府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支持香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發揮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的金融合作。

此外,中央也一直支持香港鞏固及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2020年前11個月,香港的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總額達3050億元港幣,居全球第二位。目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超過一半為內地企業,它們分別佔港股市值和交投量的80%以上。可以說,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之下,港股為內地企業出海融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內地優質企業接連在港上市也為港股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毫無疑問,粵港兩地合力將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10月30日以交換文本方式,與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籤署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重點工作,在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基礎上,共同推進涵蓋8大主要範疇的57項措施。

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亦是香港在疫情後恢復經濟動力的重點方向。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大灣區建設的目標是推動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發揮三地互補優勢,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中,香港除了是貨物和資金的流轉站,更是一個國際化優秀人才的聚集中心。全面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主要平臺,也是時代賦予香港青年一代的最佳歷史機遇。

△近年到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數目大幅上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對港招生工作,經過多年實踐與努力,香港學生到內地就學渠道得到有效拓寬,招生規模穩步擴大。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7月,共有380所內地高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

同時,隨著香港學生赴內地升學人數日漸增加,特區政府教育局近日公布本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具體安排。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增至127所。

除了求學深造之外,大灣區也對香港青年的職業規劃張開懷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工作條件,廣東省在7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管理辦法(試行)》。深圳市更進一步,在11月13日發布的《深圳市服務「雙區」建設專項招錄公務員公告》中,增設5個職位定向選拔港澳優秀青年成為公務員,融入國家發展、參與大灣區建設。這也將有利於香港人力資源要素融入灣區,深港兩地共同繁榮發展。

發揮香港所長 服務國家所需

香港與祖國命運與共,香港的發展與國家緊密相連。在過去一年中,香港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了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繼續發揮既是國際連通內地的門戶,也是內地與全球接軌的橋梁的優勢,不斷取得新成就。

△香港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榮譽

9月10日,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公布了《世界經濟自由度2020年度報告》,香港再次榮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這明確肯定香港一直以來堅定地建立一個自由經濟體及提供公平營商環境的決心。

十九屆五中全會後,國家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充當國家重要門戶角色,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

△第五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雲集政商界翹楚探討「一帶一路」合作機遇

另一方面,香港特區一直積極致力參與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並致力與其他「一帶一路」經濟體在多方面加強合作。2020年11月,特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繼續舉辦第五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吸引超過六千位來自約八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企業家及專業人士以線上形式參與,探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機遇。此外,約二百四十家香港企業踴躍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較去年增加約20%,反映出港資企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積極意願和切實行動。

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嶽指出,香港未來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抓手」,參與「十四五」規劃。一方面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提高大灣區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的功能平臺。

2020年的香港,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下艱難前行,身處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百年未有之變局和自身正在經歷的由亂向治的變局之中,香港依靠祖國支持和自身努力,毅然選擇了迎難而上,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展望未來,正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說,在疫情緩和後,香港一定會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之下重振經濟,重整社會秩序,恢復香港的國際聲譽和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讓香港重新出發,再創高峰!(總臺記者 周偉琪 金東 朱丹 劉志敏 黃耀祖 馮良辰 李志強 王瀛 蘇子傑 魏可楓 葉麗麗 陳東毅)

(編輯 楊博任)

相關焦點

  • 香港別樣跨年夜:新年倒數首度線上舉行 虛擬煙花綻放維港夜空
    中新社香港1月1日電 (記者 韓星童)12月31日晚,維港沒有了絢麗綻放的煙花,一切看似靜悄悄,屏幕上的指針一點一點向2021年邁進,人們等待給世界帶來太多病痛的2020年離開,忐忑期待新年到來能夠化解眼前煩憂。
  • 亂港分子許智峰宣布逃亡海外,退出香港民主黨
    延伸閱讀以雷霆舉措清理亂港害群之馬「求錘得錘」,以此形容那些近來「鬧辭」的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恐怕再合適不過。據報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相關決定,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後,另外15名「攬炒派」議員聲稱放棄承擔議員責任,要和這4人捆綁「請辭」。目前,他們的辭職已全部生效,其在立法會的水牌也被秘書處用黑色膠紙遮蓋。
  • 疫情下在朋友圈刷屏的陳奕迅:世界分崩離析,還好與你常在
    天色剛剛微亮,黑雲還籠罩著維港,陳奕迅用一首輕快的《與你常在》打開一天的好心情。海風吹起他的衣角和頭髮,半明半暗天幕下的深情演唱,隔著屏幕都能被帶入情境,收穫一份久違的感動。
  • 充當亂港逃犯「保護傘」,馬英九昔日同窗被捕!丨香港一日
    港警首次因國安法封禁違法網站 拘捕亂港律師黃國桐 鼓吹反政府「抗爭」的香港網站「香港編年史」自上周起無法通過正常途徑登入,周四,香港寬頻網絡有限公司表示,「已按照國安法要求停止網際網路服務至有關網站,相關網站聯機於1月13日下午起正式停止」。
  • 疫情下的香港婚禮:延期或從簡 盼圓滿未來
    因2020年正逢「雙春閏月」,有說法認為今年會是結婚的好年,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不少新人的婚禮都難免受到影響,婚禮統籌、策劃等行業也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已從事多年婚禮統籌工作的吳筱玲告訴記者,按往年正常的情況來看,3月、4月一般已在接婚禮時間安排在年尾的訂單了,今年由於年份特殊(「雙春閏月」),原本預估生意會更好、訂單量可約是往年的1.5倍,但實際的情況卻是更差了。
  • 終於,香港對亂港律師動手了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全體會議全票的的香港國安法,並自公布之日起實時生效。香港國安法主要針對意圖分裂國家,對國家政權實施顛覆等危害國家安全等犯罪行為,如果經過查實後罪刑重大,最大可判處犯罪人員無期徒刑。
  • 香港男女比例失衡!每1.46名港女,爭奪1名港男...
    香港政府統計處前日(9日)發表《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報告顯示預計到2034年本港人口將突破800萬關口,估算在2041年人口會達頂峰,由2019年的751萬人增至2041年的811萬人,之後會回落至2069年的735萬,未來50年平均每年增長率為0.4%。這是1997年有推算報告以來,首次出現未來人口少於現時751萬人口的報告。
  • 現在香港經濟狀況如何?2020年香港經濟現狀
    2020年前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下跌30.2%。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本地第三波疫情下,8月零售銷售表現仍然疲弱,儘管按年跌幅明顯收窄,但主要是因為比較基數十分低。  根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的分析,8月份數字回暖實屬假象。去年同期,受社會運動影響,零售業已受到極大衝擊,去年10月的跌幅高達24.4%。
  • 從80年代港樂到00年代偶像劇,音樂平臺颳起「懷舊風」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遠木,編輯丨樸芳對於現代人來說,上世紀末與千禧年的港臺影視劇一直是無法撼動的情懷。最近,各大音樂平臺開始了一波懷舊潮,從港樂到偶像劇,分別推出專題、歌單推薦等,在後疫情時代,對於大眾而言,也不失為一次特別的心靈慰藉。都在懷舊,流媒體平臺各自做了什麼?
  • 「亂港」分子撰寫「獨書」,香港議員:必要嚴懲!
    導讀:出逃海外的「亂港」分子黃臺仰、張崑陽、梁繼平、羅冠聰等人,近日在國外創建了名為《如水》的期刊,他們在期刊上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不過是沒有實際權力的政權 多名政府高層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明,這些宣言顯然是為了擾亂香港政權機關,違反了香港國安法,特區政府應該想出辦法阻止該期刊進入香港。
  • 「香港仔」創盛誓言為港打拼
    圖:民建聯九龍東團隊昨夜在牛頭角上邨舉行造勢大會,有六百多名街坊出席支持,場面熱鬧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網8月26日訊(記者 馮瀚林)民建聯九龍東團隊昨日在牛頭角上邨舉行造勢大會,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
  • 曾國衛:「修例風波」打擊形象 疫情後加強向內地推廣香港
    中新社香港1月15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15日出席特區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視像會議時表示,前年發生的「修例風波」打擊了香港在內地的安全城市形象,無可避免地影響內地社會對香港的觀感和信心。
  • 2020年疫情期間如何免過港辦理香港結婚證公證?需要哪些資料,流程和費用
    因受疫情影響,已經在香港註冊登記結婚,身處香港之外地區的朋友都不能親自前往香港辦理結婚證公證,今天盛世集團就和大家分享2020年疫情期間如何免過港辦理香港結婚證公證
  • 在香港的最後一天,我都做了什麼?
    吃飽喝足,再去逛逛超市吧,這也許是半年來最後一次逛香港的超市了呢,畢竟現在還不知道啥時候能通關。逛完了超市,我又打包了樓下超愛的雞扒米線,分量足,價格低,簡直不能更美麗!想再看一次香港夜景,所以跟室友一起,在家樓下再坐一次九巴去海邊看看——到達尖沙咀,雨已經停了,可以好好欣賞這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再坐一次天星小輪吧,全方位的感受這「過分」美麗的夜景——再坐一次中環的摩天輪吧,360無死角地看看這維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一次來到香港,我會想念那群絲毫不怕人的鴿子們,
  • 「香港仔」創盛誓言為港打拼
    圖:民建聯九龍東團隊昨夜在牛頭角上邨舉行造勢大會,有六百多名街坊出席支持,場面熱鬧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民建聯九龍東團隊昨日在牛頭角上邨舉行造勢大會,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會非常落力秉承前輩精神,爭取多名民建聯成員進入議會
  • 一文看懂香港移民「不減反增」的貓膩
    香港第四波疫情持續嚴峻,截止昨日(2日)新增確診個案達103宗,是自11月29日錄得115宗後再「破百」,累計個案增至6,500宗。這一年來,香港歷經動蕩和疫情的反覆,網絡上充斥著越來越多「香港要涼涼了」的言論。
  • 靠偷渡圓「香港夢」的在港越南人,為何熱衷於亂港活動?
    許多人罵港毒猴子黃之鋒是越南人,但根據公開資料,黃之鋒父親是香港亂港政黨「公民黨」的一隻老曱甴黃偉明,基督教徒,母親則是自稱職業是社工,但其實也是老曱甴的吳秋媚,他們都不是越南人。但黃之鋒出生的90年代,香港還有越南難民營,各種問題是否有關係,就不得而知了。本文中說的越南人,是指祖籍為越南,現在居住在香港者。他們許多已經是香港居民,法律意義上可以說國籍是中國。
  • 看,「港獨」又在「告洋狀」了
    鄺頌晴宣稱她將會聲援企圖從香港偷渡到臺灣,在廣東海域因為涉嫌非法越境而被逮捕的十二名「亂港」分子。可以看出,這次所謂的「聯合籤名」不過是「港獨」和「臺獨」的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如今,香港網友對於這些「亂港」分子隔三差五的作秀行為已經見怪不怪。
  • 綜述:香港特區政府資助企業發工資 港青「北上」就業再添新翼
    中新社香港1月14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直接資助在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青年,讓港青前赴快速發展的內地積累職場經驗。此項舉措是繼早前深圳首次招聘港澳籍公務員之後,粵港兩地政府再次助力港青「北上」就業。
  • 香港選舉絕不能成為反中亂港勢力的「工具」
    不久前,香港警方依法拘捕戴耀廷等50餘名亂港分子。他們於去年夏天策動所謂「初選」,企圖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35+」議席,進而實現「癱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目標,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