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練琴,8年不讓與母親見面,婚姻由父親做主,郎朗真的成功嗎

2021-01-19 歷史經典述說

郎朗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爺爺是音樂教師,後來由於歷史原因轉職成了工人。父親郎國任立志成為一個二胡演奏家,但最終因為文革耽誤了入學年齡,父親的音樂夢就此被擱淺。

初次展露天賦

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郎朗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歲時就能哼出調《大海啊我的故鄉》,2歲時看完動畫片《貓和老鼠》中湯姆貓演奏的《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後,在家中彈奏出了這首曲子的主旋律。

父親發現了他有這樣的天賦後,下定決心讓郎朗學琴,將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寄托在兒子郎朗身上。

到了4歲時,父親打算給他找一個老師,於是將他送往了瀋陽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向朱雅芬教授拜習。當郎朗第一次坐在鋼琴前為朱教授彈起曲子時,朱教授非常驚訝,這麼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彈得這麼感人。

5歲時,郎朗拿下了瀋陽少兒鋼琴的第一名。而後郎朗愈發的努力,他日復一日的練琴。小時候他的辦法很笨,只是認為身邊誰的琴彈得比他好,他就將他記住,然後一個個超越他們。

求學遭遇挫折

就這樣郎朗一直在瀋陽都是第一名的。轉眼郎朗到了9歲,父親認為瀋陽已經不能讓郎朗更加進步了,於是辭掉了當時的好工作,隻身一人帶著郎朗前往北京求學。到達北京後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郎朗碰上的第一個老師,就將他拒絕在門外。

比起看不出郎朗的才華,更可怕的是看出他的才華後想要毀掉他。

在北京,郎朗與父親發生了最為熱烈的一次爭吵,父親認為郎朗是不夠努力所以老師不想要他,但是只有那個老師自己心裡清楚,那是因為郎朗的父親沒有給老師塞紅包。

對於郎朗這種有才華的學生來說,不用塞紅包也能考上央音附小的,只不過郎朗考上了那就是浪費了他的名額了,於是直接將他掃地出門。郎朗的父親郎國任勃然大怒,將郎朗狠狠揍了一頓,甚至逼迫郎朗去死。在這樣的逼迫下,郎朗一度對鋼琴提不起任何興趣,直到後來郎朗遇到了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屏國教授,收他為自己的弟子。

10歲那年,郎朗如願考上了央音附小,每天八小時的訓練,日復一日。

漸漸地他能夠彈奏出難度超高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趙屏國老師在郎朗一家最為困難時伸出了援手,在他的幫助下,郎朗的琴藝突飛猛進。

1997年,郎朗和父親來到美國。僅僅過了三個月,郎朗就跟IMG演出經紀公司籤了約,正式成為了一名職業演奏家。而那一年,他僅僅15歲。

19歲時郎朗將母親接到了美國,將一串鑰匙放在了母親手裡,母子倆站在一棟大別墅前,郎朗對母親說:"媽,這是我送你的禮物。"母親感動哭了,那一刻母親知道自己的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結果,之前一個人辛苦生活的那些日日夜夜終於有了回報。

抱得美人歸

父親對郎朗鋼琴上的學習有著自己偏執的見解,在郎朗的感情上他也同樣插手其中。

2006年與11年時,不斷傳出郎朗與劉亦菲的緋聞,對此劉亦菲只是坦言他不認識郎朗。

此後郎朗與演員鞏新亮傳出緋聞,但是由於父親的極力反對,他們的感情就此被扼殺在搖籃中。

最終在2019年郎朗微博公開了自己的妻子,安吉麗娜朱莉,同樣是一位音樂家。這樣一位兒媳婦最終讓父母都很滿意,看來即使是鋼琴大師連結婚這種大事也不能由自己做主啊。

郎朗在經歷了感情的一波三折後終於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另一半,此後帶上自己的妻子頻繁參加綜藝。

郎朗坦言,由於疫情的原因他的音樂會被取消了三百多場,為了生活只能出來參加綜藝。但是也有網友調侃,郎朗這麼頻繁的參加綜藝是為了彌補自己缺失的童年,錢不錢的對他來說無所謂,主要是為了開心。

郎朗父親的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天才畢竟是少數,而這樣望子成龍的父母卻不在少數。正確的教育理念應該多給孩子一點自己成長的空間,不該強加插手,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沒有父親的存在就不會有今天的天才鋼琴家,母親都說:你太狠了!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被從小要求刻苦訓練從來都不是成功的關鍵,最關鍵的是自己從小就開始嚴格要求自己。能狠下心對自己的狠的人永遠都是最恐怖的,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他的身體裡究竟能蘊含多大的力量。然而光是自己狠也不是長久之計,還需要有一個要求你時刻要刻苦訓練的人,他也是成功的關鍵。
  • 郎朗含淚披露:父親把我逼成世界鋼琴家,媽媽寸步不離陪我十多年
    說起吉娜的老公郎朗,他可是世界級鋼琴家,是國人的驕傲,而自從夫妻倆結婚後便時常秀恩愛,也讓郎朗變得接地氣起來。說起來,郎朗的成功離不開他父母的培養和愛,郎爸爸把兒子逼成世界級鋼琴家,郎媽媽十多年對兒子不離不棄,才造就了郎朗如今的輝煌。郎朗也含淚感恩父母恩情,成名後做到不讓父母流淚,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 郎朗父親笑言:皇家女才配得上我兒子
    郎爸笑著說:「我們是藝術家,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找皇家的還不錯,我們和查爾斯王子的關係特好,可他沒女兒……」   昨日,當今世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青年鋼琴家郎朗的父親郎國任來到蓉城,為12月28日郎朗在成都新會展舉行的獨奏音樂會打前站。身為24歲天才藝術家的父親,郎爸的教育方式、郎朗的事業發展等一個個尖銳問題拋向他。這位瀋陽二胡表演家,用東北普通話滔滔不絕地講述。
  • 郎朗給孩子們上網絡藝術直播課
    一個小時的直播課,郎朗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我1982年出生於瀋陽,我爸在文工團工作,當時我的小夥伴們家裡都買了各種樂器,我們每天都聽著各種不一樣風格的音樂,做飯的時候都在唱不同的音樂,我特別喜歡這樣的氛圍。」郎朗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那個時候我們會比賽,每天看誰第一個起來練琴。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幼兒園,有一天我5點半就起來練琴,成了樓裡第一個練琴的人。」
  • 郎朗心痛憶往事:沒給鋼琴老師送紅包,她差點毀了我一生
    而今郎朗事業輝煌,婚姻美滿幸福,堪稱人生贏家。 作為享譽世界的鋼琴巨星,郎朗頭頂層層的光環與輝煌。然而風光背後,他與父親有著血與淚的過往,至今想起初到北京學鋼琴時,老師的怠慢與羞辱,郎朗還心痛落淚…… 01 郎朗1982年出生於瀋陽市瀋河區,爺爺曾是音樂教師。
  • 郎朗淚奔:成名後,我絕不讓父母再流淚
    郎朗成名後,依然讓父母流淚,這是為何?011990年春天,8歲的郎朗成了一名小北漂。就在這年3月,父親郎國任辭去瀋陽市公安局的工作,帶著他來北京學鋼琴。當時郎國任剛30出頭,就與妻子常年分居,的確有些殘忍。郎國任在北京陪讀,妻子周秀蘭在老家瀋陽上班,負責掙錢維持家庭的一切開支。
  • 鋼琴家郎朗回憶自己的心酸童年,稱父親是「獨裁家長」
    獨裁家長讓孩子的內心很傷悲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在自己的傳記《 千裡之行:我的故事》中寫道:「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必須練完八小時琴再吃年夜飯,菜都涼了……小時候,父親對我太激進了,其實那是對小孩的一種摧殘。」 郎朗面對來訪者,當著父親的面如是說。
  • 郎朗|致那段黑暗時光——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他尖叫:「你不吞藥片?那就跳樓!現在就跳!跳下去死!」他衝我跑過來,我開始使勁踢他。我以前從沒有過這樣狂暴的行為,但我害怕他會把我從陽臺上扔下去。在那一刻,我感到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央求道:「停一停!你這是瘋了!別來碰我!我不想死!我不會死!」 我又跑回屋裡。我從小到大父親都一直教我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我的雙手,它們是我身體中最寶貴的部分。但此刻我開始用拳頭砸牆壁。
  • 父親節快樂!孫紅雷cue黃磊啥意思?周深、郎朗、靳東等發文祝福
    郎朗的父親對兒子非常嚴格,為了將兒子培養成著名的鋼琴家,辭去工作帶著兒子四處求學,一路風風雨雨,所幸郎朗也比較爭氣,每一個成功的背後,其實都有著很多故事。郎朗成名之後,都會帶著父母和自己一起到國外演出,現在郎朗結婚了,父母還是會和兒子兒媳一起到國外演出,與其是陪伴兒子演出,其實也是一家人的快樂旅遊。郎朗對父母很孝順,尤其對父親的感情可能更濃些,沒有父親的努力和堅持,就沒有今天的郎朗。
  • 吉娜父親近照曝光,幫女兒修鋼琴,紳士模樣似女婿郎朗有大家風範
    鋼琴家郎朗曾在鏡頭前這樣說。這種對於另一半的超高級要求,讓不少人調侃:郎朗只能與鋼琴結婚了。但令人驚奇的是,竟真的有女生符合這樣的要求。吉娜愛麗絲,與郎朗有著同樣的鋼琴經歷,兩人無論從相貌和才情看,都可謂是天偶佳成。4歲開始接觸鋼琴,8歲參加獨奏演出,15歲開鋼琴獨奏音樂會,16歲就就讀漢堡音樂戲劇學院。
  • 郎朗和父親的鋼琴二胡合奏,超級震撼~
    中國第一音樂微刊你知道鋼琴和二胡合奏會演繹出怎樣的旋律嗎?郎朗和其父親郎國仁便用精彩絕倫的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西方音樂結合的結果!太震撼,太好聽了,全場掌聲雷動,久久不肯停歇!他們演奏的是一首中國經典二胡曲《賽馬》!《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系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
  • 《美麗心靈》導演將執導郎朗傳記片,郎朗自曝是該片監製
    該片由Michelle Mulroney&Kieran Mulroney(《紙人》《大偵探福爾摩斯2》)編劇,改編自郎朗的自傳《千裡之行:我的故事》,將在中國和美國拍攝。朗·霍華德是好萊塢著名導演,拍過多部人物傳記片,最有名的是以著名數學家納什為原型的人物傳記片《美麗心靈》,該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 可郎朗為什麼願意教VAVA識五線譜呢?
    按照飛飛的專業劃分,玩古典音樂的郎朗應該屬於鄙視鏈的最高層了。面對「中國莫扎特」,平時火力十足的嘉賓們也變得好溫柔好親切惹。為了不輸氣勢,張紹剛、池子、李誕三位固定卡司特意穿上了只有最醜沒有更醜的燕尾服,想討好「頂端」,誰知道郎大師輕裝上陣,你們仨,尷尬了吧~張紹剛稱讚他是老天爺賞飯吃,一雙手簡直值天價。
  • 命由天定,人能做主嗎
    她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看,再往前走,就什麼都沒有了嗎?沒有人能夠回答,可以問的人都已經走了。於是她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用了兩年半的時光,楊絳先生完成了這本4萬多字的自問自答。
  • "我命由我不由天!"真的可以嗎?
    "我命由我不由天!",去年電影《哪吒》的播出,讓這句經典語句著實火了一把,然而,在現實中真的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嗎?如此的家庭環境造成文峰從小就不能對任何事物抱有自己的主張,任何事都要遵從母親的意見,稍有一點違背就會遭到母親道德綁架式的控訴"你父親死的早,我從小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成人,你現在翅膀硬了,不聽媽的話了,你對得起我的養育之恩嗎?你是想氣死我嗎?"同樣的斥責文峰聽過了無數次,經歷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 「13年婚姻,2個孩子,我離婚了」:為了別人而結婚的,多是悲劇
    結婚前,父親中風癱瘓了,結婚那天母親在父親的床前對她說,這個家就靠你了。母親祝福她的時候,說的全是早生貴子一類的詞。對於家裡安排的這個丈夫,姐姐不喜歡,之前見面的時候也言語嘲諷過他,但最後她還是同意結婚了。被父母操控的婚姻,自己不喜歡的丈夫,婚後他們的生活雖然在外人眼裡看著很幸福,但姐姐內心靜得像一潭死水一樣,沒有任何波瀾。機械似的結婚、生子、養孩子,這一切的終點在一個男人出現後發生了變化。比起她那木訥的丈夫,這個風趣魅力的鄰居深得她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