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寶寶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
從這三個人身上,我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可以看到自己婚姻的影子。
從王漫妮身上讓我理解了什麼叫精緻窮,即使經濟不富裕,也要努力讓自己跟上這個城市的節奏。那些在大城市生活過的人,追求嚮往一種高尚而精緻的生活,回到家鄉以後的各種不適應。就連喝一杯咖啡,也不能享受一份寧靜。一個咖啡館卻要以美甲為主。
這讓我想起了,我剛從北京回到老家以後的不適應,不管是人文素養還是生活環境都讓我很不習慣。即使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我也曾無數次告訴自己,離開這裡,重新回到北京,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覺得在大城市我們可以一起談理想,談夢想,談那些我們一直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份期待。
在小城市,這些都顯得不太現實,大城市它就像一束光一樣,可以照亮一份絕望,開啟一個新的希望,你不用擔心一個人因為有一群和你一樣的人在奮鬥著。你不用擔心黑夜,因為總會有夜行的燈為你照亮,你不用擔心自己不努力,環境會逼著你繼續前行。
我記得14年的時候,那會我在北京,有一天下班有個朋友和我聊,她說你對自己有規劃嗎?比如在北京五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子?你想擁有什麼?我當時一下子愣住了,回到住處我就開始給自己五年規劃,現在回想有些東西提前實現,有些東西回來後實現,不同的是我已離開了北京。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路是自己選擇的,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用什麼樣的步伐行走下去。
顧佳說過一段話:「生孩子是一件特別糟糕的一件事,當了媽媽以後,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媽媽的頭銜裡,什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覺得顧家已經死了活下來的事兒許子言的媽媽,我經常看著許子言我就在想他什麼時候能快點兒長大,能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能把我還給我,可事實上是我離不開他。不過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點,你還會雷打不動的堅持健身,因為你害怕生病,更害怕死,然後就是努力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因為你得趕上娃碎鈔的速度,你說生孩子這件事是不是很糟糕?」
我對這段話非常有感觸。這讓我想起自己做媽媽以後,內心比任何時候都脆弱,又比任何時候都強硬。我也不敢生病,因為我擔心會傳染給孩子,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照顧好孩子。我對一個新生命充滿期待。既想讓他們快點兒長大,又害怕他們長大。想讓他們快點長大更多的體驗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不想讓他們長大,因為想要更多的陪伴。我知道在孩子以後的成長道路上,自己依舊會有很多的想與不想,但是這些都是我自己的念頭,不能佔有他們做自己的權利,未來可期,我就在這兒,靜靜地看著他們長大……
看到劇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我想起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中有一句臺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人類很多痛苦的根源,就在於對一段關係寄望過深。如果我們相信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許多事物都是經由別人來實現的話,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當別人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時,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不被愛的感覺,認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愛。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更能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如果你無法找到真正的自我,孤獨是一直會存在的。
開啟探索自我的徵程吧,生命是如此奇妙而充滿智慧。
從他們身上,也讓我看到了女人30歲的人生,原來不止乘風破浪,還有很多披荊斬棘的時刻,雖然他們很辛苦很累,但他們依然沒有停止腳步,一點點打破格局,正視自己內在的需求,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我們時刻都在追求一種平等,但有時候卻需要我們放下身段,即使放下身段,也要明確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因為有些人根本不值得尊重。
有一天我開始計算自己的年齡,因為我覺得自己對年齡這個東西好像一直很模糊,算了至少三遍才確定下一個生日是29歲,我還以為是30呢,後來我也思考了30歲的自己將會是什麼樣子。
我想了好多,最好選擇不給自己設定太多的期待,也不必活成別人想看到的樣子,隨心而走,順勢而為。
之後的每一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