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寂,孤單冷清,空無一物,寞,解釋為寂靜,清淨,無聲響。
孤獨:獨自一人,孤單,自我隔離。
孤獨和寂寞這兩詞彙,若不加思考,多數人會混為一談,但實際上,這兩者的區別,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哲學家周國平曾經提過:孤獨,寂寞,無聊,這三種表達形式,本質上是屬於三種不同境界,分別對應屬於,精神,情緒,事物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對精神世界與靈魂有著高度認知培養和追求的人,有著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人,才會感到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享受孤獨的人是高貴的。而寂寞,是平庸情感上的匱乏。
蘇格拉底曾道過:唯有孤獨使人強大。
孤獨,是一種與靈魂與身體互相滲透協調的一種表現,是和自我世界的一種相處模式。同時也是和外在世界的一種協調方式。孤獨的人往往因為是自成世界自成體系,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圓融的高貴,道教裡達到羽化的那些人是圓融的,印度恆河邊的冥想者是圓融的,同時,他們都是孤獨的,孤獨者他是一種完整的狀態,他沒有那種缺失的遺憾。
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黎)紀伯倫
然而寂寞呢?寂寞是一種情緒。讓人感到焦慮焦急,就好像在家裡無所事事,來回踱步,拿著一本書,卻讀不進去,有著大把的時光,卻感到迷茫,明明行程單上,一片空白,微信一兩百聯繫人,卻找不到可以同伴的人。寂寞,像是一種情感的缺失,讓人無所適從,深夜酒吧買醉的人是寂寞的,不懂拒絕的人內心是寂寞的,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和世界的融洽相處模式,害怕寂寞的人,也是寂寞的。寂寞的藥方,是需要依靠人群,他人的評價和重視,群眾的喧鬧和關注。
這不是寂寞,這只是你感覺寂寞而已。——古龍
用宅家來比喻吧,孤獨,就好像是主動宅,寂寞,則是被動宅。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宅,原因是自己在家,可以自己安排各項興趣工作,不受任何約束。然而,寂寞,則是被動宅,舉個例子,最近因為疫情,大部分人群不得不選擇被動宅在家中。平常可以宅一周的年輕人,現在3天就已經坐不住了。這就是寂寞和孤獨的區別,也是主動和被動的區別,孤獨是個人主觀選擇的,寂寞則是被迫選擇的。所以現在也出現了一個詞,慎獨。
慎獨,這一詞出於《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人是需要孤獨的,是需要一個自己獨處和可以支配的個人空間,需要一個靜心的地方,因為獨處的時候,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探尋本我。
任何事物,都承載著各不相同的看法,儘管可能不相同,也僅不過是一種看法而已,歡迎各位仁兄各抒己見,共同交流探討自己的看法。
祝願各位度過愉快的一天~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