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我的微信裡通訊錄突然跳出一個新的朋友,備註寫著:老同學,高三(18班)同學李彤。
我很驚訝,這麼多年沒有聯繫了,她居然加我微信?我腦海立刻浮現了她當年的模樣。
高二分文理科那天,李彤最早一個把書桌搬到了講臺前的那個位置。她扎著一束黃黃的馬尾辮,身材微胖,常年穿著樸素的校服和白色運動鞋。略帶點嬰兒肥的臉上總是掛著一副小小的、淺藍色鏡框眼鏡。那張大大臉和小眼鏡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她每天都埋頭做習題或者整理錯題集,連課間十分鐘去廁所和放學後食堂吃飯都是走路帶風。雖然她坐在第一排,每天在教室坐鎮最久,而且成績總是前幾名,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少存在感。她始終是班上同學們心目中那個「死讀書」的同學。我們大部分同學每天課餘都忙著三五成群的扯閒篇,自然,大家和她的交集都不多。
在異地他鄉難得有位老同學,頓時備感親切。我們很快就頻繁地熟絡起來。剛見面時,我幾乎不敢相信那是李彤。烏黑的頭髮瀑布般垂直地披在肩上,臉蛋微微透著淡紅,,恬淡的臉上總是嵌著梨渦的淡淡微笑,這讓我想起了「靜女其姝」這個詞。說話沒有了當年的那種卑怯,謙和但有底氣。
她現在和大學校友合夥開了一家事務所,並且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男朋友是她大學同校的研究生,是一家央企的工程師。
我說我很佩服你當年這種是發自內心的愛學習,執著和刻苦。
她笑說哪有人天生愛學習、愛虐自己啊,只是自己努力一點身邊的人就能少累一點。我只是想給我的父母過上好日子。
和她的再次相識,她這一路走來,重新為我詮釋了很多道理,更詮釋了什麼是奮鬥、什麼是責任感。看到她現在的光鮮我也深知她這些年的付出。我慢慢懂得去欣賞她這樣對工作有拼勁,對生活有熱情的女孩。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年的我們是多麼狹隘淺薄。那些年作為學渣的我們其實打心底裡看不起那些「只會死讀書」學霸。我們潛意識裡總覺得學霸比我們成績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只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像你一樣死讀書,只是因為我們更懂得享受生活情趣。倘若我像你那般去「死讀書」了,就可以立馬甩你幾條街。
自以為是的學渣們,往往會用這樣的藉口來掩蓋自己學業上的不爭氣。就好比仇官仇富那樣,說到底都是仇自己不爭氣,只是我們不願承認而已。但時間會慢慢地告訴我們答案,高考重本、普通本、高職的間距需要走多曲折的路才能跨越,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能跨越這個間距。
當我第一次走進復旦大學校園參觀心底隱約泛起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當我想起高中那些就讀重點大學的高中同學,當我畢業求職時看到招聘簡章上那刺眼的「985」「211」,我開始責問自己當初沒有盡心盡力地「死讀書」。沒有用儘自己的智力和毅力去爭取一個更寬闊的視野和平臺。
最初對那些「死讀書的人」不甚了解的時候,我們以為他們大概只是無趣的學霸,我們甚至暗笑他們不懂生活。後來才慢慢發現,其實他們自律又清醒,有自己清晰的原則和堅持,願意為一個未來微小的憧憬比別人多付出雙倍的努力。
《歡樂頌》裡關雎兒說「學歷意味著智慧和毅力」。一個能在枯燥的書堆裡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而不浮躁的心的人,必定可以把這品質延生到其它領域。
作者:小考,89年射手座,江西人在廣東。公眾號:讀書摘記(ID:dushuzhaiji),資深笨小孩的成長啟示錄。
— END —
作者其它原創文章:
讀書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
那些年我們受過的粗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