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有道理

2020-08-30 南山大叔

  • 作者:南山大叔
  •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01

老百姓常常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件,也是屢見不鮮。是啊,一個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對方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對方對我們產生了憤恨。所以,爺爺常常告誡我:「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要牢記。那麼,我爺爺所說的這三個人,究竟是指誰呢?

02

第一種人:爛泥扶不上牆的人。

爺爺說,曾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很有本事的善人,很有仁慈之心。善人知道自己的一個鄰居,不愛幹活,怕他餓著,就每天給他兩個熟雞蛋。有一天早上,善人拿著兩個熟雞蛋去送給那個懶鄰居,恰好碰到一個乞丐路過,善人就順手給了那個乞丐一個雞蛋。不料,善人的行為被那個懶鄰居看到了,他就對自己的恩人和那個乞丐破口大罵起來。這下,善人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大恩真的會養仇人啊。從此以後,善人就再也不給那個懶鄰居熟雞蛋了。

在我們身邊,也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每天過著慵懶散的生活,不去找工作,也不愛幹活。他們喜歡「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每天提著酒瓶子,醉醺醺走過大街小巷,也許,這就是這些人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人,其實就是一種很典型的「爛泥扶不上牆」的人。我們如果常常對這樣的人施恩,那麼,他們必然會賴上我們,這樣一來,我們的麻煩就來了。而如果我們停止了對他們施恩,他們必然會非常憤恨我們。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不要對爛泥扶不上牆的人施加恩惠,才能避免「升米恩,鬥米仇」的遺憾發生在我們身上啊。

03

第二種人:得寸進尺的遠親。

爺爺說,人活著,總要和身邊的人往來。而我們的生活圈,也少不了一些遠親近鄰。俗話說:「鄰裡好,賽金寶」,一個好的鄰居,能夠成為我們真正朋友,我們要懂得和他們好好來往。而我們的一些遠親,有時候,還真的不如我們的這些近鄰啊,老百姓常常說:「遠親不如近鄰」,在我們的生活圈裡,對於那些得寸進尺的遠親,我們一定要注意提防啊。

也許,在我們風光的時候,我們的這些遠親,會常常來我們家裡做客,並多次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讓我們去幫助他們。而我們對他們的幫助,他們也是很難有感恩之心的,相反,一旦對他們的幫助我們無法執行,那麼,這些得寸進尺的遠親,必然就會對我們頗有微詞,有的甚至會在我們的背後大放厥詞,說我們做人沒有親情之類的。這樣一來,我們對他們的幫助,反而成為了他們對我們攻擊的工具。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不要對那些得寸進尺的遠親施加恩惠,真的不值得啊。

04

第三種人:唯利是圖的小人。

爺爺說,關於利益,古人曾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是啊,人活著,為了生存,我們去尋找滿足我們豐衣足食的物質利益,其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凡事皆要有個度,「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一個人,如果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和自己的朋友翻臉不認人。那麼,這樣唯利是圖的人,真的不值得我們交往。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只肯為自己的利益站臺,如果我們對他們施加恩惠,他們也許會一時感激,但是一旦他們的利益受損,他們就會把我們當成了他們的仇人,對我們橫加指責,甚至會給我們背後一腳,讓我們吃盡苦頭。既然我們對這些唯利是圖的小人施加恩惠後,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升米恩,鬥米仇」的遺憾,那我們不如對他們避而遠之。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不要對唯利是圖的小人施加恩惠,一旦施加,必然會給我們帶來想不到的隱患。

05

朋友們,「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升米恩,鬥米仇,做人應懂得感恩,幫人也要有底線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糧食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等他們熬過了最艱苦的時候,窮人就去感謝富人。
  • 「升米恩,鬥米仇」:再有本事5種忙不能隨便幫,可能會招惹禍端
    古人其實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用俗語的方式體現了出來。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原句為「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適當地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時候舉手之勞,別人反而會十分感激你,但如果給的幫助太多就會形成依賴,一旦停止幫助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仇人。所以大家應該知道,幫人也要適可而止,尤其是要記住這五種忙千萬不能幫,幫了可能會招惹禍端。
  • 升米養恩,鬥米何以成仇?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為何鬥米養恩,升米養仇?一般人看到這種現象的時候,都會義憤填膺,覺得有些人就是白眼狼,不知道感恩。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這也表明了人性的一些弱點。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幫忙,相互扶助,為什麼 會出現鬥米恩,升米仇這種現象呢?
  • 升米恩,鬥米仇,友情中讓人心寒的經歷
    不知道事情具體的經過,可這種「升米恩,鬥米仇」的事,我自問是做不出來的。朋友說他也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出了一套清單,要是之後有不滿意的地方,希望我別怪罪。,你現在所擁有的一些,現在所得到的便宜,都是有根源的。
  • 42歲領養女兒,20年後女兒「人間消失」,升米恩鬥米仇?
    深知這輩子再無生子可能的尤大叔夫妻開始一心一意撫養這個女兒,具有傳統觀念的他還是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為他們養老的。養女來的時候不滿2歲,尤大叔給她取名尤沫沫(不是真名),孩子沒有什麼疾病,不是那麼漂亮,但也十分聰慧。
  •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是怎麼理解的?
    自古就有「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一說法,很多人不理解。既然都是善良的開始為什麼結果卻大相逕庭?難道給的多了還不如給的少嗎?當你施捨別人一擔米的時候別人會對你像仇人一樣,或許會老死不相往來。為何差距會如此之大?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在食不果腹的時候,你給他一口飯吃那是救了他的命,會成為他一生的恩人,時刻感念你對他的好。如果他在即將餓死的一刻,你給他一口飯讓他活了下來,他會感念你的好。
  • 老祖宗10句話,說透人性: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施廣德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4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善良要有限度,不加原則的善良就是軟弱。你在困難時候給別人幫助,他會感激你;但你總是給他幫助,他就會把這當做理所當然,你一次不幫他,他就會生氣。做人要心懷感恩,這個世界沒有人有義務幫你。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是本分。不要認為天底下自己最慘,別人就應該圍著你轉。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這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理解了這句話!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欲望,其實就是你靈魂中的癢。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想撓的。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 (點醒多少夢中人!)
    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個家中要富裕的多,兩家相處卻很好。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的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
    理解了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欲望,其實就是你靈魂中的癢。痛,可以忍住,而癢卻是越撓越想撓的。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
    ,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個家中要富裕的多,兩家相處卻很好。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的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
  •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和這四人鬥,是智慧
    所以,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和這四人鬥,是智慧啊。當然,這裡的「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敵人」,而是一個我們在某些方面針鋒相對的人而已。做人再有本事,如果我們和一些喜歡勾心鬥角,喜歡背後搞小動作的人鬥,那麼,吃虧的往往是我們,因為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有時候即使我們用自己的人脈資源懲罰了這些喜歡勾心鬥角的人,但是,背後的隱患,卻是難以消除的。所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和喜歡勾心鬥角的人鬥,是智慧,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啊。
  •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老祖宗的古訓,很早就看透人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句順口的諺語都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每一句話都淺顯易懂,簡單的文字背後卻說清楚了背後深刻的道理。「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忠告,實在是太準了,用實踐累積出來的智慧 ,一生受益。「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寓意呢?老祖宗時又是從什麼故事中濃縮出來的話語呢?其實這句話說的根本意思是要適度的幫助別人。
  • 老祖宗10句話說透人性: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關係都是相處出來的,再好的關係,長期不走動也會變生疏。你來我往,有來有往,感情才能熱絡。別怕麻煩別人,親人、朋友間就是要相互麻煩。感情會受時間、空間影響,好關係就是不拿自己當外人,不要怕麻煩不要嫌麻煩。03一勤交十懶,不懶也要懶;一懶交十勤,不勤也要勤。你的圈子是什麼樣的,你就是什麼樣的。
  •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3種人你幫了,麻煩也就來了
    後來逐漸深入生活之後,才體會到,其實吃虧是福不是說讓你一定去吃虧,凡事都要吃虧,這句話不過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認識。其實,吃虧不一定就是福,有些人反而因為一味的吃虧,形成習慣,辜負了自己,也縱容了身邊的不義之人。「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3種人你幫了,麻煩也就來了。
  • 升米恩鬥米仇!
    父母偏心引起的兄弟不和更多,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是老大,我父母偏愛老二,小時候分吃的,我和老三就要少分,後來父母老了,老二還不肯給油米兩位老人吃,所以老人的生活還是我和老三負責。所以父母越疼愛的人越沒良心!
  • 鬼谷子智慧:做人不能太單純,學著做個有心機的老實人!
    鬼谷子:做人千萬不能太單純,學著做個有心機的老實人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是如何想的,就得先審定他的品行,考察斷定他的虛實,再根據他的喜好,摸清楚他的所思所想到底為何。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有一句叫做「投其所好」。
  • 「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好也不要幫這三種人,一幫就有麻煩
    ,講的什麼道理呢就是所謂的朋友一定要志同道合,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再日常社交上一定要注意學會如何看人,看人不要單純的看表象更多的是需要體察其內心。對於朋友需要幫助了我們一定要傾其所有去幫助他,但自己即使在好心也不要幫這三類人,因為這類人根本不值得不我們幫,如果因為自己同情心泛濫去幫助了他們,還容易給自己惹上麻煩。
  • 鬥米恩,擔米仇!為回報鄉親當年8塊錢學費,送每家一套別墅
    鬥米恩,擔米仇!為回報鄉親當年8塊錢學費,送每家一套別墅人性是個很複雜的東西,真的是越長大越能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些人很自私,總是不會滿足,自己不努力,卻要怪別人不幫他。來之不易的東西,人們總會倍加珍惜,也更容易心懷感激。而當他得到的越來越多,越來越輕而易舉,便會把一切看成理所當然。鬥米恩,擔米仇!
  •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幫助兩種人,要懂「點到即止」
    中國有一句古話,一鬥米交個朋友。一石米反倒成仇。當然不是越多越好點到為止 關係不是越近越好,適合為妙。仁慈是做人的根本,只需要滿足的誠意和友善而已。才能夠得到他人的對你的信任和協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使用你對他的仁慈。去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仁慈是沒有錯的,但是你的仁慈不要錯給了人。盲意圖的付出只會讓他人。更任意的去索取,終究可能就會導致他人的以怨報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