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指的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物極則必反。
愛情,其實也是一樣。
愛一個人,七八分即可,剩下二三分留給自己。若是你把十分的愛都給了別人,那往往也就丟了自己,你做任何事,都會以你愛的這個人為中心,不論是非對錯。那麼一旦這個人或者這份愛不在了,你也便找不到了生活的意義。
這樣的愛,或許早已經不再是愛本身,而是成了一份執念。
在《燕雲臺》原著裡,這種愛得太深的女人,有三個,一是烏骨裡,二是伊勒蘭,三是玉簫。其中,玉簫跟烏骨裡和伊勒蘭又有所不同,玉簫這樣的女人,不會傷害別人,太滿的愛只會傷了她自己,而烏骨裡和伊勒蘭卻是傷人又傷己。
當然,同樣是愛得太深的女人,並且有著相似的經歷和性格,烏骨裡和伊勒蘭也是不盡然相同的。在我看來,伊勒蘭比烏骨裡更令人惋惜。
為什麼呢?
因為伊勒蘭比烏骨裡更聰明,更有主見,更懂人心,倘若她不是陷入了愛的執念,憑著她的才華和智慧,完全是可以生活得很好的,甚至能做出一番成就也未可知。可她就是愛得太深了,以至於在冀王離去後自己失去了寄託,一心只活在仇恨裡。
在電視劇《燕雲臺》裡,對冀王妃伊勒蘭的塑造比較欠缺,我們只覺得她是一個比較極端並且資質平平的女人。但其實,在《燕雲臺》原著裡,伊勒蘭是一個很有頭腦也很清醒的女人,對於很多形勢,她比丈夫都要看得清楚。
可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在最關鍵的時刻沒能阻止丈夫犯糊塗,以至於釀成了無可挽回的大錯。在冀王和兒子離世後,伊勒蘭被失去至愛的痛楚衝昏了頭腦,鑽進了仇恨的牛角尖裡,她把這些錯都歸咎於別人,完全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這一點,她跟烏骨裡是很像的。
烏骨裡失去了喜隱和留禮壽,她也未曾覺得那是喜隱咎由自取,而是認為是燕燕和耶律賢把她害成了這樣。可在這之前,她丈夫所熱衷的事業和行為,她一直是知道的。她也不是不懂這裡面的危險性,只是因為她愛他,便去無條件地支持他所做的一切。
當對一個人愛到不辨是非黑白,這樣的愛,便太滿了。
更何況,烏骨裡對喜隱的愛,不僅是不辨是非黑白的,她會不惜為他傷害家人,不惜姐妹反目,甚至不惜要跟親妹妹玉石俱焚。
所以烏骨裡的結局一點兒都不值得同情。反倒是有頭腦有智慧的伊勒蘭,更加令人惋惜。她沒有反對自己愛情的家人,沒有優越於自己的姐妹,甚至她只想壓制丈夫的野心謀求更好一點兒的生活,可卻因為冀王的一念之差無端葬送了自己的後半生。
伊勒蘭完全可以不這樣選擇的。她原本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卻偏偏把自己活成了丈夫的影子,他走後,她唯一想做的是為他報仇。
伊勒蘭在去勸說烏骨裡跟她「合作」時曾說:
我們以前都是相夫教子的女人,一心想求清淨,和誰都不想爭,都只願勸著自己的丈夫兒子退讓一步。可為什麼上天偏偏讓我們這樣一心一意只想過好自己小日子的女人,承受丈夫和兒子的死亡,承受這天塌下來的痛苦!從這番話裡,我們可以看出伊勒蘭對丈夫的感情和寄託,她就是把家庭、男人、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全部,以至於忽略了自己本身。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會在丈夫離去後,只想著怎麼復仇,而不是想著怎麼生活。
這些話還體現了伊勒蘭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她很懂人心,很會共情。這是她的才華和智慧的展現。她知道說什麼樣的話能夠觸動烏骨裡的內心,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她不僅能勸服烏骨裡,她也能以同樣的手段勸服其他人。
在面對虎古時,伊勒蘭是這樣說的:
您要知道,我們身為婦人,從來都是容易為感情驅使的,她如今只怕被韓德讓控制住了。我聽說因著如今太后偏聽偏信那韓德讓,不但讓他做了南院樞密使,還加開府儀同三司……這裡便是很好地把握住了虎古對韓德讓的偏見,趁機大做文章,並且提到自己和燕燕同樣身為婦人,容易為感情驅使,讓這個觀點非常有說服力,虎古自然也就不會有所懷疑和猶豫了。
你看,這個伊勒蘭多麼懂得人心啊?
她知道什麼樣的話能夠引起對方的共情,她也知道怎樣說話能夠讓自己更有信服力,她更知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能做到完全不著痕跡,似乎總是發自真心一般。
有這樣一番能力,如果好好用於經營生活,她何愁不能幸福地活著。
可是她呢?冀王沒了,她的感情寄託不在了,她也找不到了自己好好活著的意義。這其中必然有那個年代對女人思想觀念的禁錮之因素,可更多的,歸根結底,是因為她對別人愛得太滿,沒有了自己的空間。
這,真的是可悲可嘆的。
其實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面對愛情時都該保留一定的清醒和空間。義無反顧、全力以赴地去愛一個人固然可敬,可愛終究是兩個人的,如果你愛到忽略了自己,那這樣的愛,也便失去了最初的意義,甚至會變成傷人的利劍。
作為更加感性一些的女人,當尤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信念全部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不管你有多麼愛他,你都要懂得辨是非、明事理、愛自己。當他迷失了時,你要清醒地為他指引方向,當他走錯了時,你也要有勇氣讓他懸崖勒馬,而不是閉著眼跟他一起跳下去。
這樣,即便有一天他離開了,你也依然可以做你自己。而不是沒有了他,你就找不到生命的意義。
愛,從來不該是驚濤巨浪、玉石俱焚的漩渦。
愛,該是如涓涓細流,指向欣欣向榮的前方。
作者簡介:孤獨的幸福樹,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