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奔著愛情去的,婚姻不是買賣,別讓幸福的婚姻變了味。
現在的社會沒有個百八十萬的是不敢談結婚的,因此民間流傳這樣的俗語:生個男孩就是「農業銀行」,生個女孩就是「招商銀行」,因為男孩的撫養成本太大,最大的成本莫過於他未來的婚姻。而女孩就不同了,嫁出去的女兒還可以收回一部分成本,說不定遇到有錢的主,全家都可以沾光呢。
這不,江蘇一段小夥接親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小夥來到丈母娘家接親,被丈母娘嫌棄一萬八的接親費太少,小夥頓時面露難色,氣氛很尷尬。
不僅如此,小夥在接親途中,還遇到攔路討要喜錢的,他們看見接親的車後蜂擁而上,甚至現場還有呼聲說,沒有華子就走不了的聲音。
我們拿山西的結婚風俗來講,首先結婚整個過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階段是訂親階段,男方派媒人前往女方家裡說媒,同時商討彩禮以及三金一銀還有其他費用。商討完成後,擇日舉辦訂親儀式。
屆時,新郎新娘子都會在男方家裡給前來吃席的親朋好友敬酒,另外,訂親其實就是送彩禮的過程,這時候,彩禮就會在儀式上交給女方家庭。
第二階段就是結婚。在這期間,新郎新娘會一起去拍婚紗照,去買三金一銀,去置辦一些結婚用品。結婚當天還要宴請賓朋好友。
從定親到結婚按照山西的結婚成本來看,現在彩禮已經漲到了十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同時前提條件是男方必須有房,最好也有車,房子首付最少需要三十萬。
另外,還有三金一銀以及其他各種開銷最好不下五萬,這樣算來,普通家庭結個婚的成本不低於45萬。
試想,一個普通的村裡老百姓哪裡能掙來這麼多錢?更何況是初入社會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呢?他們剛剛走入工作崗位,還有許多不確定性,能把自己養活不問家裡要錢就是好的了,還指望他能給自己娶上媳婦?
結婚送彩禮自古有之,也是一項文化傳統。但是,彩禮的意義是本應是男方對女方家庭的心意表示,而不是女方家庭提出的條件。可是現在變成了女方家庭提出的條件男方必須滿足了。
這倒沒什麼,關鍵是有些女方家庭恨不得將男方家裡掏空,漫天要價,甚至超出當地彩禮平均水平,男方如果付不起,一段婚姻可能就此收場了。這樣的無理要求何異於賣女兒?
現在,大部分地方的一些無所事事的老年人甚至包括一些年輕人不學無術,天天在馬路上瞎轉悠,看見有結婚的婚車就強行攔下討要喜錢和高檔煙,實在令人氣憤,但是迫於結婚是件大喜事,只能拿給他們。
廣大男士,你結婚花了多少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比較比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