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兒媳好的婆婆老了能被善待嗎?聽聽3個過來人的說法

2020-09-11 夭小叨

前言:作家鞏高峰的《父親的黑魚》裡有這樣一句話:兒媳婦和婆婆是彼此的天敵,不知道造物主怎麼設計的,一代婆婆一代媳婦無窮匱。

短短一句話道出了現實,都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婆媳矛盾應該是這無數本經中難得一致的一頁。

婆媳矛盾是家庭關係中特別無解的難題,一個家庭中的婆媳不和,男人女人都糟心。如果只是單純的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鬧矛盾沒什麼,大不了不往來,可婆婆和兒媳是一家人,一生都撇不開關係,婆媳有矛盾誰都不能全身而退。

雖然婆媳容易有矛盾,但世上大多數的婆婆和兒媳都願意與對方和諧相處,那些年輕時善待兒媳的婆婆,老了以後過得怎麼樣,聽聽3位老人的說法。

1、80歲的王婆婆:

我今年80歲了,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年輕時我婆婆對我不太滿意,因為婆婆很重男輕女,而我頭兩胎都是女兒,雖然後面生了兩個兒子,但她也只是喜歡孫子對我還是不冷不熱,還是時不時挑我刺,那時候我挺鬱悶也很心酸。

我自己經歷過,就不想做個惡婆婆,畢竟婆婆肯定比媳婦先老,你現在不待見她,你老了她也能不理你,人活一輩子沒必要這麼過。

我對待兩個媳婦都是一視同仁,都說唯有真心能換來真心,媳婦肯離開父母嫁過來不容易,我做長輩得先做出態度,相處久了兒媳也能感受到。對兩個兒子也是一碗水端平,孩子都幫著帶,對自己的兒子不偏私,媳婦心裡也不會不舒服。

年輕時我也不跟他們住,雖說自己有意處好婆媳關係,但也不可能一點摩擦都沒有,不住在一起,少摻合對方的事少做對方的主,大家都方便,都好過。

這些年,兩個兒媳婦對我都挺好的,雖然不至於跟親生母女一樣,但他們對我也很孝敬,不會有什麼大矛盾,這兩年我身體不太好,老伴也不在了,我就住到大兒子家,這裡離醫院進方便拿藥什麼的,小兒子一家也會來看我,上次我聽到孩子們在商量我養老的事,兒媳說願意一家出錢一家出力,怎麼對我比較好就怎麼選擇,我覺得挺欣慰的。

2、70歲的張婆婆:

我現在跟老伴在老家住,村裡總有人跟我說,你兒子那麼有本事,在城裡買房,怎麼不去享兒子的福。誰不想老了能享福,可也要有人讓你享才行,兒子對我是挺好的,可兒媳婦不待見我,去那住福沒享,氣到受飽了。

我是52歲當的婆婆,媳婦是外地人,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她來當我媳婦我當做是緣分,她對我們這邊的吃食跟生活方式不習慣,我也儘量遷就她照顧她的口味。

他們買房時,我們沒什麼存款,可也盡能力資助他們,孫子出生後我去照顧兒媳照顧孩子,可謂掏心掏肺,可兒媳總不滿意,不是飯不合口味,就是家裡打掃地不夠乾淨。我體諒她月子情緒不好,可在她家任勞任怨三年,她還是不滿意,在別人面前她對我這個婆婆也沒一句好話。

我覺得作為婆婆我做得挺盡心盡職的,可熱臉捂不熱冷屁股。誰也不喜歡受氣,既然她不願意跟我好好相處,那我也不用白費力氣了,乾脆回家去。

在兒子家帶了三年孩子我就回老家住了,這裡不比城市,但有老伴有姐妹,有點退休金也活得挺好的,我現在就想開心的過,等到百年之後,兒子能料理後事就行。

3、75歲的鐘婆婆:

我和老伴都75歲,現在在老家住著,我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年輕時,別人都羨慕我有兩個女兒,說女兒貼心,即使兒媳婦對我們不好也還有兩個女兒。我現在倒覺得,我兒媳婦比女兒貼心,我女女都是遠嫁,一年回來一次,她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對我們談不上照顧,倒是兒媳婦一直對我們很好。都說婆媳難相處,但我覺得只要互相體諒,婆媳也可以處得很好。

我兒媳婦是結婚三年後才要孩子的,在我們那個小縣城,兒子結婚還沒抱上孫子是很少見的,是免不了被外人說的,外人會覺得是不是兒媳婦有什麼問題,才生不了孩子。對於外人的言論我總說,年輕人嘛工作很重要,孩子可以等條件好了再要,而且他們晚幾年生我也可以少帶幾年孩子。

對兒媳婦我也不催,讓她安心工作,多過幾年二人世界,孩子的事不用著急,我都能理解。兒子兒媳都很感激,兒媳婦還跟我說她真怕我不能理解,到時候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後來兒媳婦生孩子後我幫忙照顧孩子到上小學就回老家住了,把空間留給他們。我們想孫子了會去看看,離開的時候給孫子包個千八百的紅包。他們有空也會回家看我們,兒媳婦經常會打電話給我,問我們身體怎麼樣,過節給我們買衣服什麼的,一點都不比女兒差。

我覺得要想婆媳關係好,一定要學會尊重對方,兒媳跟兒子不一樣,跟兒子有天生的感情,兒媳只是嫁到你家,作為婆婆不能因為是長輩,就覺得能理所當然的管兒媳婦。兒媳婦只是願意跟你兒子生活,她喜歡你兒子不代表一定喜歡,就像你對兒媳也不可能像對兒子那樣偏愛。所以,彼此的尊重理解很重要,你尊重善待她,她才會對你好。

結語:沒有人天生是硬心腸的,婆婆和兒媳也一樣,婆婆對媳婦好,尊重兒媳。兒媳也會記著婆婆的好。一個女人願意嫁給一個男人肯定也希望能和他的家人好好相處,都說家和萬事興,家人之間彼此互相理解,遇事各退一步,對大家都好。

當然也有個別的例子,即使是婆婆對兒媳很好,也換不來真心,這時候也不必過份強求,可以分開住,自己開心才最重要。

相關焦點

  • 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兒媳也會對她好嗎?」3個70歲婆婆說大實話
    導語:婆婆只要對兒媳好,兒媳將來就會對婆婆好嗎?聽聽這幾個婆婆的大實話。周女士:70歲。我對我兒媳婦挺好的。但有些人的心就是捂不熱的,你對她好,不代表她將來也會對你好,我現在都70多歲了,本來兒子是和兒媳婦住在本地,那時候我經常可以到他們家去看看孫女,給他們做做飯,可後來兒媳婦說外地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非要我兒子在外地買個房,全家搬到外地去了。
  • 聽聽3個過來人的真心話
    提起婆媳關係,總會讓深有體會的婆婆或者兒媳產生共鳴,特別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婆媳,面對矛盾,更難化解。那麼,婆媳同住,到底誰更委屈呢?聽聽3個過來人的真心話。,而婆婆卻不忙不忙的還在那聊著,一時情急說了婆婆幾句,婆婆頓時撒潑打滾,各種說我的不好,居然還說一個丫頭片子,丟了又能怎樣?
  • 對兒媳婦好的婆婆,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近年來,婆媳矛盾也成為離婚的主因,不少兒媳婦和婆婆關係不和,男人在中間做不了主,媳婦心有怨氣,不願意在這個家待著,離婚也就無可厚非了。婆媳關係並非對立關係,也有一些婆婆和兒媳婦關係很好,這樣家庭更和諧友愛,男人在中間不會受欺負,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事業上,一家人都能同心協力。
  • 那些沒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晚年過得怎樣?3個婆婆說出大實話
    但也有婆婆沒有照顧兒媳坐月子的,那這些沒有照顧兒媳坐月子的婆婆,她們的晚年生活會過得怎樣?下面我們來聽聽3個婆婆說的大實話,看看她們的現狀怎樣。兒子結婚後,我看不慣這個兒媳,就處處找她的麻煩,恨不得她能跟我兒子離婚。所以兒媳生下孩子後,我沒有伺候她坐月子,後來她就跟我老死不相往來了。現在我老伴已經去世了,兒子雖說要來管我的,可他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 「那些對兒媳好的婆婆現在過得怎樣?」3個65歲的婆婆說了實情
    旁邊人都十分羨慕自己,但是我心裡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人的照料,正因為自己年輕的時候對別人也好,特別是對兒媳好,所以老了之後兒媳也對我好,還是那句老話,做人要懂得「以心換心」。所以說,懂得率先起個好頭的婆婆是非常聰明,特別是當新兒媳剛剛嫁人你們家之後,彼此都互相比較陌生拘束,假如當她有什麼需要幫忙或提點的地方,你沒有置之不理,反而懂得熱心伸出援手,主動地幫助她。
  • 年輕時被婆婆欺負,老了能不給婆婆"養老"嗎?3位女人說出實話
    年輕時被婆婆欺負,老了能不給婆婆&34;嗎?3位女人說出實話,這三位女人的經歷,很真實。01、&34;鄭大媽是村裡的模範媳婦,她的婆婆如今年邁,腿腳不方便,都是鄭大媽在照顧。據說,鄭大媽早年也經常被她婆婆欺負,她婆婆早年也是一個不好惹的&34;,她有三個兒媳婦,三個兒媳婦都受過她的欺負。
  • 年輕時善待兒媳的老人,晚年都過的怎樣?3個65歲老人說出實情
    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婆婆總是在和兒媳耍小聰明,於是處處和兒媳作對,這樣的婆婆在晚年時一定不會幸福。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想別人怎麼對你,自己就要怎麼對待別人。婆婆如果能真心對待兒媳,兒媳也一定會真心對她。有次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採訪,在採訪中,一個女人採訪了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這幾位老人平時都兒媳都特別好,那她們在晚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 「人老之後,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3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倒不如問「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老人說的心裡話,看看在他們心目中,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雖然在我心裡,女兒肯定比兒媳親,但女兒畢竟已經是嫁出去的人了,而且還離我比較遠,我平常得個什麼病、遇個什麼災,她就算想趕過來照顧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兒媳就不同了,兒媳就在我身邊,所以關鍵時候還是兒媳更靠得住。
  • 你欺她小她欺你老,75歲婆婆臥病在床後幡然悔悟,早該善待兒媳
    人心是一點一點變涼的,婆婆如果不在兒媳剛嫁過來的時候,欺她年少,兒媳自然也不會在婆婆年老時,不聞不問。那麼,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老了會感到後悔嗎?,攛掇兒子動了手當初我們家條件算是很好了,七八十年代家裡就有貨車,而且一家四口都有正式工作,而兒媳卻是個從農村來的土妞,我實在看不慣!
  • 善待兒媳的婆婆,到晚年過得好嗎?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婆婆要是在晚年的時候過得不好,肯定是這個婆婆做了一些壞事情,所以導致晚年的時候遭到了報應。 其實事情不是絕對的,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婆婆做的不好,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遇上一個好的兒媳婦。
  • 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兒媳也會對她好?3個70歲婆婆說大實話
    導語:婆媳關係是最難維持的,但是婆婆對兒媳婦好,將來兒媳婦會不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婆婆好?我們聽聽這幾個婆婆是這麼說的吧。我以前對兒媳婦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兒媳婦會好好對待我。我幫了兒媳婦很多忙,但是她就是記不住,有一件事做得不好。她會很長時間記。在兒媳婦的心中,她將永遠記住我做的不好的事情,而她將不會記住我對她所做的好事情。現在我老了,這沒用了。我的兒媳婦是第一個鄙視我的人。
  • 當婆婆老了,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幾位兒媳的回答,刺痛很多人
    可是婆婆畢竟是老公的母親,當她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身邊還是需要人照顧的,那麼,當婆婆老了,身為兒媳的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幾位過來人的回答,刺痛很多人,警醒很多人,同時也暴露了人性。婆婆老了,身為兒媳的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以上三位兒媳的回答,讓很多女人都深有體會。
  • 「老了之後,是獨居,還是和兒子一起住?」3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文/佩玉鏘鏘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應該和兒子兒媳一起居住,這樣一來一家都在一起,互相有個照應,老人也和孫子孫女培養感情,盡享天倫之樂。但是,現實真的都是如此嗎?一起聽聽3位婆婆的心裡話。,65歲我要跟兒子兒媳一起住,現在幫幫他們,老了不能動要靠他們,我才不做獨居老人,死了幾天都沒人發現。
  • 給婆婆提個醒:兒媳是半個「女兒」,善待她才能讓家庭幸福
    每一個婆婆都應該懂得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兒媳相當於自己的半個女兒,只有善待兒媳才能夠讓家庭幸福。在一個家庭當中,長輩和晚輩之間的相處是極為重要的,必須要注重一些方式方法,否則會讓長輩和晚輩出現隔閡。就像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相處就已經成為了讓很多家庭頭疼的問題,因為一部分婆婆和兒媳之間勢成水火,彼此之間無法擁有幸福。
  • 為什麼越是「有私心」的婆婆,越對兒媳好,3位老人說出答案
    那麼,這樣的婆婆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們來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和老伴不僅給兒媳20萬彩禮,還給他們買了新房,所以,對兒子兒媳,我們老兩口也算是盡心盡力了。兒媳嫁過來之後,什麼都好,就是脾氣不好,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跟兒子大發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沒有孩子就算了,我和老伴也不想管,畢竟那是他們兩個的事。
  • 那些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往往逃不出2種結局,不得不說:現實
    關於婆媳關係的調和,其實很多人都贊同婆婆先行善待兒媳,因為這樣可以讓兒媳更快地融入新的家庭氛圍之中,避免因為情感上的培養缺失而經常激發矛盾。那麼,婆婆善待兒媳,晚年究竟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呢?我們不妨聽聽兩位老婆婆的說法。
  • 「曾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3位老人說出實情,很扎心
    但是後來轉念一想:「人老了,不能老跟年輕人對這個幹,兩代人生活習慣不一樣,那我就順著他們好了。清楚自己在這個家的位置,不去幹涉他們太多,家裡的事情都他們說了算。」一次兒媳的幾個閨蜜到家裡來,李大姐在廚房忙活,隱隱約約聽到兒媳跟閨蜜們炫耀:「我婆婆真的很好哎,尊重我,包容我,脾氣也很好,從來不插手我們的事情,以後等婆婆老了,我肯定好好對她。」一眨眼十多年過去,李大姐也馬上70了,現在住在兒子兒媳家,不僅兒子非常孝順,孫子孫女們也個個都對李大姐很好,李大姐覺得,這裡兒媳功不可沒。
  • 你會在意婆婆說老了有閨女不指望兒媳的話嗎?3個兒媳說實話
    生活中,聽婆婆常說老了有閨女不指望兒媳的話,你會在意嗎?3個兒媳說實話。我婆婆3個女兒,自從我和嫂子進門,婆婆有事沒事的就說:「我有3個閨女,老了有閨女伺候,不指望你們,所以,你們的孩子我也不會幫著帶。」
  • 婆婆出錢請人帶娃、發工資僱婆婆帶娃,2位兒媳心裡話,給人警醒
    我們一起聽聽這2位兒媳的心裡話,或許代表不少人的心聲,給人警醒。婆婆前幾年退休,家也住得近,她很希望婆婆能過來帶孩子。懷孕四個多月能查出性別的時候,悠悠就拜託朋友幫忙看了看,是個兒子。她心裡很高興,想著老人都盼孫子,婆婆應該能過來看孩子。等到孩子快出生的時候,悠悠的老公就問媽媽能不能帶孩子。
  • 大兒媳婦嫌棄婆婆偏心,被婆婆教訓:婆婆對兒媳好,是有條件的
    這個簡單的道理,其實人人都懂,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銘記這個道理,以至於自身遭遇不幸的時候,不去想原因,不去分析自己有沒有付出,只剩下了抱怨。比如,有人抱怨自己沒有別人賺錢多,試問抱怨有用嗎?既然沒有用,就應該首先把抱怨丟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