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串門走親戚"是很常見的現象,大家歡聚一堂,聊一聊家常,進行情感的交流。
然而現在"斷親"的現象卻越來越普遍,大家平日裡都不聯繫,也不會互相走動,一年下來說的話可能都不超過十句。
親戚之間基本上存在著一定的血緣關係,而這種天然的親緣本來應該是非常親密,但現在濃濃的親情卻仿佛變了味。
而這種變化之所以越發明顯,主要有三個令人感到心酸又無奈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現在"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
1、親戚之間開始喜歡互相攀比
以往親戚之間是比較單純的關係,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差不多,所以在一起也都是聊一聊身邊發生的趣事,而且遇到問題大家也會互相出謀劃策。
然而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每個家庭的生活也越來越好,親戚之間也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貧富差距。
而這也導致了彼此之間的攀比心理變得濃烈,那種純粹的感情被利益攀比取而代之,而且這種攀比甚至演變成為表面勾心鬥角,背後的說三道四。
像是談到孩子的學習,親戚之間就開始比較孩子就讀的學校,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不然就是誰家又買了新房、新車,每個人都想在對方面前爭口氣。
而就像《增廣賢文》中寫的這樣一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親戚在互相攀比間,人情也淡泊了,而且這種攀比給彼此此到了一定的心理負擔,大家都不想要落後於人,所以慢慢的大家覺得聯繫走動變成了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後來有些親戚不想再去參與這些閒言碎語,也覺得互相走動已經失去了價值,所以也就慢慢"斷親"了。
2、遠親不如近鄰
距離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以前交通並不發達,所以親戚都是聚居在一個範圍比較小的地方。
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走動也非常方便,而往來的比較頻繁,關係也就比較親密,對於對方的生活也會比較了解,就有一些共同話題可以聊。
然而現在隨著社會的變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搬到城市去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親戚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走動也就不太方便。
而當走動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的生活節奏是比較快的,每個人都忙於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而生活本就已經不容易了,所以大家能夠閒談的時間也不多了。
與親戚的來往實際上也是一種社交活動,而社交活動往往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加輕鬆,大家也就減少了這一類活動,久而久之彼此之間的感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遠親不如近鄰,少了走動和溝通,長此以往的親戚之間就很容易會出現"斷親"的現象。
3、利益關係導致了矛盾橫生
如今這個社會因為利益關係導致感情破裂的現象不在少數,而這種情況在親戚之間也是比較常見的,現在"斷親潮"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和利益糾紛有關。
現在有很多親戚在相處過程中都會注重自身的利益,所以在這個相處方式下難免就會產生摩擦和矛盾。
有一些人以真心換來的卻是親戚的虛情假意,所以即便曾經再親密的親情,在這之後過往的情分也都消失殆盡。
一旦親戚之間產生了矛盾,那麼對方的缺點就會被無限的放大,見面的時候彼此都會覺得對方不順眼。
而很多人都好面子,不願意主動的去化解,所以親戚之間的誤會也會不斷的加深,而當親情破裂之後,彼此就不會再互相的走動,甚至是到了"老死不相往來"地步。
再好的親戚也要注意避諱
事實上,有一些親戚不走動反而是一件好事,像是只知道攀龍附鳳,而且喜歡搬弄是非的親戚,就應該敬而遠之。
但有一些比較單純的親戚,還是應該要花時間去維繫感情的,當然在相處的過程中,即便是關係再親密,該有的避諱還是不能夠少的。
首先是不要太過於麻煩親戚,只要麻煩了他人,就一定會欠下一個人情債,而親戚之間一旦牽扯到了人情,彼此之間就很容易會新生隔閡。
其次就是親戚之間儘量不要談錢,談到錢就難免會扯上利益關係,所以談錢是非常容易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
寫在最後:
俗話說:"是親三分近。"
血緣關係是天生存在的,但人的感情卻不是靠著血緣維繫的,而是彼此要互相的經營和珍惜。
如果有一方不願意去維繫這段親情,那麼親戚也就只是空有其名的一種存在,並不會有太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