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一個微信公眾號發的文章,題目為《鳳凰男娶上海女博士,病逝後千萬遺產幾乎只給父母不給妻小!》
說的是一個來自成都的中專男娶了上海的博士女,之後發生的一系列的家庭矛盾,最後男人死了關於財產分配及孩子探視的權利的糾紛故事。
剛看完自媒體寫的故事的時候,我覺得這個男人真的很過分,怎麼可以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及老婆。
它全篇都在寫這個男人高攀了這個女人,這個女人對他還是仁至義盡的,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
看完不禁都想罵這個男人太過分了。
後來我忍不住去查了更多的資料,赫然發現這篇文章邏輯有巨大的問題。
第一,實際留給孩子的遺產接近240餘萬,其中200萬由母親代為保管。其中一部分為分紅型保險,含有增值部分。
第二,標題含有誘導性,1500萬遺產均為男方婚前財產,而非婚後財產。原則上男方想如何分配都可以。
其次,這個公眾號寫的太過偏頗,完全忽視很多事實。
1,這位男士雖然是中專畢業,但是他靠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婚前擁有1500萬資產並做到金融公司副總的職位,這位男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的婚姻還算是「門當戶對」。
2,雙方結婚三年不到就已經在起訴離婚了,之後由於查到癌症,才沒有離婚成功。
3,男方在死前寫過網絡日記,確診後想要花200萬到美國治病,被女方拒絕,之後在醫院做手術住院,女方也沒有在醫院照顧男方。
很顯然,雙方感情已經破裂了,除了婚姻這層關係,似乎就是陌生人了。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家庭糾紛,只是沒有符合大家預期的財產全部由老婆孩子繼承,就被自媒體拿來放大,把逝者說的如此不堪,確實是不太對的。
我們冷靜下來想想。
這是一個典型的將死的中年男人,在看穿了妻子之後,為了自己在乎的人,所做的盡力的謀劃。
如果你和一個人結婚後,不管什麼原因,你們都打算離婚了,在這個檔口你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想要出國治療,你的另一半拒絕了,雖然給你安排了醫院醫生治療,卻每日只出現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走了。
作為愛人的你,心裡會不會覺得心寒,你的婚前財產,你還會分給你的妻子嗎?
很多噴子又要說,那孩子呢?
孩子分得了他的部分,而且說句實話,如果把財產全部給了妻子和孩子。那父母怎麼辦?我們的父母生養了我們,在我們提前離開之際,我們就不用回報養育之恩了嗎?
在農村,爺爺奶奶的財產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必然是留給孫子的,有時候即使有兒子,老人也更願意留給孫子,因為在很多老人看來,孫子比兒子還重要,要不然也不會有重男輕女及隔代親。
公眾號說,連姐姐姐夫都能繼承財產,可是他不會說,以後父母也要靠姐姐姐夫去照顧了呀。難道姐姐姐夫就該無私照顧,明明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為什麼不呢?
這些謀算怎麼就成鳳凰男了?怎麼就成了被批判的人呢?
其實這個事情真的沒什麼好噴的,我也不懂為什麼公眾號寫出來後說的那麼憤慨,什麼深山老林鳳凰男,上海博士女,什麼農村城市文化差異,什麼財產全部留給家人,不留給老婆孩子。
如果這個故事中,男人是軟飯男,拿著女方家的財物贈送,你可以憤慨,他分配的是自己的婚前財產,不管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來說,都沒有一點問題。
所以,公眾號何必寫這些噱頭來引流呢?中國古話,逝者最大,嘴下留德還是有必要的。不要為了自己的目的,委屈事實,以達到自己引流的目的。這是沒有道德底線的做法,實在不敢恭維。
做公眾號還是要有良心的,不能為了引流量,就隨便亂寫,這樣確實太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