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明白了,給他們在縣裡最好的小區給他們買了養老房,每年至少給他們卡上打10萬塊錢,他們也說在這村裡老長臉了,可高興一陣,這兩年每次回去還是愁眉苦臉的,我都不知道是為啥?他們還有啥不知足的?」發小趙雷前幾次聚會時,總給我吐槽他的老爹老媽不知足,不知道怎麼才能讓他們滿意。
趙雷是我老鄉,算是髮小,現在混得算我們村這個年齡裡最好的,前幾年房子就換成了東區別墅,聚會請客都是喝的茅臺酒,隨便叫幾個老鄉聚個餐就快我一個月工資,的確混得不錯。她的父母我也熟,父母都是大半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現在兒子有出息專門在城郊買了養老房,有小院子,物業各方面服務還好,連我父母提起來說,你看雷子的爹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養這麼好兩個兒子,孝順!
可老兩口發愁啥呢?我也不理解,剛好這國慶節假期最後一天,趙雷又叫我們幾個老鄉聚聚。見了面說最近收心了,準備和前妻復婚了,現在找的這些處著玩行 ,但過日子裡面夾了孩子不好處。
我們都笑他,說趙總這離婚五年身邊桃花不斷,美女如雲,還總揚言自己有錢,想找女人多的是,所以不結婚,結了婚麻煩,總覺得是圖自己的錢。我們還總羨慕趙雷多瀟灑,可其實也知道這些年他做得越來越大,身體也是越來越不好,高血壓、糖尿病全來了。趙雷說,中秋回家,爸媽做了一桌子菜,可他面前卻給擺了兩個素菜,吃菜的時候媽還專門坐他身邊看著,怕他喝酒吃肉不忌嘴。等弟弟妹妹們全都走了,老媽大過節的竟然哭了起來,說現在每天吃喝不愁,住這麼好的房子,上下有電梯,家用電器全都是好的,可一想到雷子到現在單著,回到別墅一個人,孩子和他也不親,大過節找人親媽去了。倒是想著自己在鎮上教書、開小超市的弟弟妹妹們家家過得自然踏實,全家樂呵呵地摟在一起騎個電動車過來,就又想起雷子,放心不下,還拉著雷子的手說,現在才42歲就一身的毛病,要是哪一天她們這當爹媽的沒了,眼都閉不上。
趙雷說當時看著爹谷就在地上吸著煙,媽坐在高級皮沙發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才知道原來在老人心裡眼裡,她拿出些錢讓老人吃得好住得好這些孝順,都抵不過他騎著電動車天天忙著上班下班掙幾千塊死工資的弟弟和一家子圍著一個小超市天天忙個不停的妹妹。
他說,活到42歲,才終於知道,原來最大的孝順,不是給老人住多好的房,給多少錢,而是首先要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把自己的生活整順了,讓老人不操心,這才是最大的孝。
對於趙雷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今年春天我妹妹林林代加工的小廠受疫情影響停了產,老爸老媽提起來總是發愁,他說你們姐仨幾個,有一家子過得不好,不安穩,這當爹媽的心就總放不下來。那天老爸給高興地給我打來電話說,林林找到工作了,說是在一個賣酒和各種飲料門店做營業員,大夏天的有空調,一點不辛苦,中午還管飯,一月有四、五千。我聽了也很開心,但想想有些不對勁兒,因為我清楚我妹妹也沒什麼文化,雖然長相不差,但也是中年人了,誰招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站櫃檯而且小縣城裡,一月有四、五千?
我那個周末特意開車照著前幾天在電話裡套出來林林所在的店,進去就發現來招呼我們的是年輕漂亮的小姑娘,我問她這店裡有沒有新來的叫林林的人?小姑娘說有,去送貨了,要送縣郊縣三四個批發點的貨,是開電動三輪車下去的,估計到下午才能回來,我問那中午怎麼吃飯,你們公司管飯不?小姑娘機靈地看看老闆不在才說,現在的老闆摳著哩,管啥子飯,一人每天補四塊錢,算是午飯錢。現在四塊錢是連碗涼皮都買不到啦!但這也算不錯了,好歹有幾塊。
我因為有事,沒等到妹妹回來就走了,我問她明明那麼辛苦,大熱天地去送貨為啥騙爸媽?她笑著說我傻,這還不明白啊,我要一天找不著工作,他們天天著急,打電話讓我們回去吃飯,生怕我們車貸還不上,孩子們上學受委屈,我這不先幹著,說好點讓他們寬心,到冬天估計就好起來,我就回去幹老本行,爸媽就安心些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僅我的父母這樣,我身邊這些父母亦是如是。
今天早上下樓跑完步在健身器材區做拉伸,聽到兩個身邊放著從早市買菜回來的阿姨聊天。
捲髮頭的胖阿姨對穿花褲子的阿姨說:「我後天就準備走了,他們小兩口天天為雞毛蒜皮的事兒吵架。這前天晚上吵了架,飯桌上我回去端個菜的工夫,倆人就吵上了,她說我兒子不關心她,兒子說自己天天忙著工作壓力大,現在工作都不好幹,說著就吵起來了,媳婦開車回娘家了,我說了我兒子兩句,兒子說我多管閒事,我老伴氣不過,覺得鬧心,昨天自己坐大巴車回鄉下去了,我也想走,可心疼兒子回來了沒口熱乎飯,也心疼小孫女下班萬一他爸回來晚沒人接怎麼辦?我一會兒準備給兒子說,讓他下班去接媳婦,這日子不是這麼過的,不看操心,看了糟心,我在這多說話還多讓小兩口生氣,我回去吧。」
瘦阿姨聽了後也是一臉的愁雲,她說:「你好歹兒媳婦不說你了,我家兒媳婦整天覺得我們家鄉下的沒錢,這買房首付裡她家還拿了一半,車是人家陪的,所以在家裡總說難聽話,我想走吧,可兒子哪裡有錢找人幫著帶孩子?為了讓他們少生氣,我全當是個免費保姆,我為了兒子忍了,但看著他們年輕輕地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一言不合就跳著腳要離婚。我也是天天給他們做好了飯,吃不下。」
在旁邊聽了我,心裡酸酸的,想想院裡這些幫著帶孩子的阿姨們,他們有的來自鄉下,本可以在家裡和老伴一起種菜養雞,安享晚年;有的退休後還沒來得及出去玩玩兒,就要來到這裡幫著兒女帶孩子,其實就像這兩個阿姨說的,其實怎麼辛苦都沒事兒,當免費保姆也沒事兒,只要你們小日子過得好,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就是做飯帶孩子也是開心的,可眼看到這二位,看著孩子們小日子過得不好,自己更是鬧心。
又想到辦公室小孫昨天對我說,姐,你身邊有好的男人給我介紹吧,我會認真去處。不像以前那麼任性了,我30歲我父母總嘮叨我讓我趕緊找個人結婚,我都怕回家,可今年33了,我發現我父母不怎麼催我了,每次和我說話都說,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開心就好。中秋節我笑著給我媽說,有人介紹相親的嗎,有了我就去。我媽倒回過頭來說,以前總覺得你不結婚愁,現在還愁,就是想讓你有個家安安穩穩過日子。可現在也想通了,有的人結婚結得倒是急,但是過不好日子,還不如一個人的時候你自己把工作做好,碰到合適的人,你自然會嫁。小孫說完,眼睛亮亮的,有些動情。
很多大齡青年都特別煩父母親朋催婚,其實想想,如果是無關的人,不是你最親近的人,不是真心實意關心你的人,誰會真正在意你結不結婚?真正會見你就催婚的,也是真心地愛你的人。而真心愛你的人,也是會放棄自己的原則,一讓再讓,只要你過得好,就好。
有時候我們嫌父母管得多,我們總覺得父母只是想讓我們按照他們想的方式去生活,可長大了才會真正了解,其實絕大多數父母關心子女的終極目標都很簡單,希望他們過得好,希望他們能按正常人意義中的幸福去生活。而如果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讓父母放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其實就像《回家》這首歌裡唱得那樣,「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我今年也42歲了,活到現在才明白,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是給她多少錢,讓她住多大的房子,而最重要的是,子女們各自把小日子過好,就算平平淡淡,但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哪怕吃著粗茶淡飯也覺得是莫大的幸福。
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把小家經營得和睦幸福,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