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才明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2020-10-11 安若素雪

「我就不明白了,給他們在縣裡最好的小區給他們買了養老房,每年至少給他們卡上打10萬塊錢,他們也說在這村裡老長臉了,可高興一陣,這兩年每次回去還是愁眉苦臉的,我都不知道是為啥?他們還有啥不知足的?」發小趙雷前幾次聚會時,總給我吐槽他的老爹老媽不知足,不知道怎麼才能讓他們滿意。

01

趙雷是我老鄉,算是髮小,現在混得算我們村這個年齡裡最好的,前幾年房子就換成了東區別墅,聚會請客都是喝的茅臺酒,隨便叫幾個老鄉聚個餐就快我一個月工資,的確混得不錯。她的父母我也熟,父母都是大半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現在兒子有出息專門在城郊買了養老房,有小院子,物業各方面服務還好,連我父母提起來說,你看雷子的爹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養這麼好兩個兒子,孝順!

可老兩口發愁啥呢?我也不理解,剛好這國慶節假期最後一天,趙雷叫我們幾個老鄉聚聚。見了面說最近收心了,準備和前妻復婚了,現在找的這些處著玩行 ,但過日子裡面夾了孩子不好處。

我們都笑他,說趙總這離婚五年身邊桃花不斷,美女如雲,還總揚言自己有錢,想找女人多的是,所以不結婚,結了婚麻煩,總覺得是圖自己的錢。我們還總羨慕趙雷多瀟灑,可其實也知道這些年他做得越來越大,身體也是越來越不好,高血壓、糖尿病全來了。趙雷說,中秋回家,爸媽做了一桌子菜,可他面前卻給擺了兩個素菜,吃菜的時候媽還專門坐他身邊看著,怕他喝酒吃肉不忌嘴。等弟弟妹妹們全都走了,老媽大過節的竟然哭了起來,說現在每天吃喝不愁,住這麼好的房子,上下有電梯,家用電器全都是好的,可一想到雷子到現在單著,回到別墅一個人,孩子和他也不親,大過節找人親媽去了。倒是想著自己在鎮上教書、開小超市的弟弟妹妹們家家過得自然踏實,全家樂呵呵地摟在一起騎個電動車過來,就又想起雷子,放心不下,還拉著雷子的手說,現在才42歲就一身的毛病,要是哪一天她們這當爹媽的沒了,眼都閉不上。

趙雷說當時看著爹谷就在地上吸著煙,媽坐在高級皮沙發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才知道原來在老人心裡眼裡,她拿出些錢讓老人吃得好住得好這些孝順,都抵不過他騎著電動車天天忙著上班下班掙幾千塊死工資的弟弟和一家子圍著一個小超市天天忙個不停的妹妹。

他說,活到42歲,才終於知道,原來最大的孝順,不是給老人住多好的房,給多少錢,而是首先要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把自己的生活整順了,讓老人不操心,這才是最大的孝。

02

對於趙雷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今年春天我妹妹林林代加工的小廠受疫情影響停了產,老爸老媽提起來總是發愁,他說你們姐仨幾個,有一家子過得不好,不安穩,這當爹媽的心就總放不下來。那天老爸給高興地給我打來電話說,林林找到工作了,說是在一個賣酒和各種飲料門店做營業員,大夏天的有空調,一點不辛苦,中午還管飯,一月有四、五千。我聽了也很開心,但想想有些不對勁兒,因為我清楚我妹妹也沒什麼文化,雖然長相不差,但也是中年人了,誰招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站櫃檯而且小縣城裡,一月有四、五千?

我那個周末特意開車照著前幾天在電話裡套出來林林所在的店,進去就發現來招呼我們的是年輕漂亮的小姑娘,我問她這店裡有沒有新來的叫林林的人?小姑娘說有,去送貨了,要送縣郊縣三四個批發點的貨,是開電動三輪車下去的,估計到下午才能回來,我問那中午怎麼吃飯,你們公司管飯不?小姑娘機靈地看看老闆不在才說,現在的老闆摳著哩,管啥子飯,一人每天補四塊錢,算是午飯錢。現在四塊錢是連碗涼皮都買不到啦!但這也算不錯了,好歹有幾塊。

我因為有事,沒等到妹妹回來就走了,我問她明明那麼辛苦,大熱天地去送貨為啥騙爸媽?她笑著說我傻,這還不明白啊,我要一天找不著工作,他們天天著急,打電話讓我們回去吃飯,生怕我們車貸還不上,孩子們上學受委屈,我這不先幹著,說好點讓他們寬心,到冬天估計就好起來,我就回去幹老本行,爸媽就安心些了。

03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僅我的父母這樣,我身邊這些父母亦是如是。

今天早上下樓跑完步在健身器材區做拉伸,聽到兩個身邊放著從早市買菜回來的阿姨聊天。

捲髮頭的胖阿姨對穿花褲子的阿姨說:「我後天就準備走了,他們小兩口天天為雞毛蒜皮的事兒吵架。這前天晚上吵了架,飯桌上我回去端個菜的工夫,倆人就吵上了,她說我兒子不關心她,兒子說自己天天忙著工作壓力大,現在工作都不好幹,說著就吵起來了,媳婦開車回娘家了,我說了我兒子兩句,兒子說我多管閒事,我老伴氣不過,覺得鬧心,昨天自己坐大巴車回鄉下去了,我也想走,可心疼兒子回來了沒口熱乎飯,也心疼小孫女下班萬一他爸回來晚沒人接怎麼辦?我一會兒準備給兒子說,讓他下班去接媳婦,這日子不是這麼過的,不看操心,看了糟心,我在這多說話還多讓小兩口生氣,我回去吧。」

瘦阿姨聽了後也是一臉的愁雲,她說:「你好歹兒媳婦不說你了,我家兒媳婦整天覺得我們家鄉下的沒錢,這買房首付裡她家還拿了一半,車是人家陪的,所以在家裡總說難聽話,我想走吧,可兒子哪裡有錢找人幫著帶孩子?為了讓他們少生氣,我全當是個免費保姆,我為了兒子忍了,但看著他們年輕輕地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一言不合就跳著腳要離婚。我也是天天給他們做好了飯,吃不下。」

在旁邊聽了我,心裡酸酸的,想想院裡這些幫著帶孩子的阿姨們,他們有的來自鄉下,本可以在家裡和老伴一起種菜養雞,安享晚年;有的退休後還沒來得及出去玩玩兒,就要來到這裡幫著兒女帶孩子,其實就像這兩個阿姨說的,其實怎麼辛苦都沒事兒,當免費保姆也沒事兒,只要你們小日子過得好,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就是做飯帶孩子也是開心的,可眼看到這二位,看著孩子們小日子過得不好,自己更是鬧心。

04

又想到辦公室小孫昨天對我說,姐,你身邊有好的男人給我介紹吧,我會認真去處。不像以前那麼任性了,我30歲我父母總嘮叨我讓我趕緊找個人結婚,我都怕回家,可今年33了,我發現我父母不怎麼催我了,每次和我說話都說,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開心就好。中秋節我笑著給我媽說,有人介紹相親的嗎,有了我就去。我媽倒回過頭來說,以前總覺得你不結婚愁,現在還愁,就是想讓你有個家安安穩穩過日子。可現在也想通了,有的人結婚結得倒是急,但是過不好日子,還不如一個人的時候你自己把工作做好,碰到合適的人,你自然會嫁。小孫說完,眼睛亮亮的,有些動情。

很多大齡青年都特別煩父母親朋催婚,其實想想,如果是無關的人,不是你最親近的人,不是真心實意關心你的人,誰會真正在意你結不結婚?真正會見你就催婚的,也是真心地愛你的人。而真心愛你的人,也是會放棄自己的原則,一讓再讓,只要你過得好,就好。

有時候我們嫌父母管得多,我們總覺得父母只是想讓我們按照他們想的方式去生活,可長大了才會真正了解,其實絕大多數父母關心子女的終極目標都很簡單,希望他們過得好,希望他們能按正常人意義中的幸福去生活。而如果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讓父母放心,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寫在最後:

其實就像《回家》這首歌裡唱得那樣,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我今年也42歲了,活到現在才明白,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是給她多少錢,讓她住多大的房子,而最重要的是,子女們各自把小日子過好,就算平平淡淡,但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哪怕吃著粗茶淡飯也覺得是莫大的幸福。

父母最大的孝順,把小家經營得和睦幸福,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心懷大格局,過好小日子
    而今天我想說的是用我自己的角度來理解市面上大肆宣傳的格局。那就是心懷大格局、過好小日子。 近代湖湘名人的開山鼻祖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這就說明了格局本身的重要性。格局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我來重複闡述舉例了。我想要表明和闡述的觀點是有大格局後還要過好小日子。
  • 用大胸懷,過好小日子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節奏和步伐,在自己的節奏內享受自己的生活, 無論什麼東西,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不要在比較中失去理性的思考,失去屬於自己正常的幸福生活,淡定從容,始終如一,無愧於自己就好。你要看清有些人,不值得你多浪費心力和口舌有些事,放下才是最理想的應對方式。屬於你的,怎麼趕都不會走。不屬於你的,怎麼強求都沒用。 你要有胸懷去容納生活的不如意,人活一世,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滿意。不虧欠別人,不委屈自己就足夠了,紛雜世事中,淡然處之的人最滿足。凡事太過計較的人,大都活得不幸福。
  • 36歲剩女:被40歲離異相親男嫌棄後,我才明白自己真的很平凡
    按說,女人有自己擇偶的標準是件正確的事,畢竟愛情和婚姻不是兒戲,只有選擇了自己中意的男人,才更有把握把以後的日子過好,這是應該的。可女人在為男人設立條件和規定時,常會忽略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自己的條件怎樣?能不能與符合這些標準的男人相匹配?有些女人在愛情中容易過度的自信,她們總以為自己很優秀,所以就一定要找個更優秀的男人,那樣才般配。
  • 從孝養父母開始,父母才是我們需要供奉的「佛」!
    「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三教推崇的重點!舜,是五帝之一。舜的父親叫瞽叟,這個名字是「瞎老頭」的意思。這個瞽叟其實真實的寓意是「心瞎」!因為他和後妻及其另一個兒子象,竟然想方設法要治舜於死地,幾次三番要害死舜。但舜卻很恭順地侍奉父親、後母及弟弟,一天比一天的忠誠謹慎,沒有一絲懈怠,也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
  • 夜讀 | 心懷大格局,過好小日子
    我們糾結的地方,也許不過才如蝸牛角那樣渺小。何為格局?便是你如何看待世界與自己。有格局者,成大事也。但其實大多數人都過著平凡的日子,都是為小事而忙碌著。心懷大格局,是為了過好小日子。02 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這世上最吃虧的事,就是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人生最痛苦的,並非他人所給予的傷害,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束縛。
  • 佛教:孝養父母是最大的福報和改變命運的捷徑,讀懂因果就明白了
    佛教:孝養父母是最大的福報和改變命運的捷徑,讀懂因果就明白了  作者:納蘭唐兒  有的人是含金鑰匙出生,一生下來就在富貴人家,有的人生下來卻在又窮又落後的村莊,家裡窮得揭不開鍋。積累福報的第一大福田,莫過於孝養父母了,甚至拜佛求菩薩的功德也無法與之相比。何以見得?  佛教《淨業三福》的第一條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說,孝養父母的福報與功德比供養佛陀的功德還大。  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尤其是生活在一線的人們,早出晚歸,中午在單位吃飯,孩子中午在學校吃飯,那麼耄耋的父母怎麼辦?無人照管只好送到養老院了。
  • 心有大格局,過好小日子
    我們糾結的地方,也許不過才如蝸牛角那樣渺小。何為格局?便是你如何看待世界與自己。心懷大格局,是為了過好小日子。家裡人看到信後,馬上不爭了,還讓出了三尺地。鄰居知道後,也讓出了三尺地。就像很多人看直播時,一激動就跟著下單了,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不怎麼用。
  • 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兒女最大的幫助
    也該是休息的時候了,該是歇歇的時候了,兒女們成家了,立業了,他們有自己小家庭,他們要過他們的小日子了,我們作為了一個老人,應該放心大膽讓他們自己承擔。 餘生我們能把過日子過好,就是對他們的最大幫助。他們需要我們幫助嗎?當然需要,他們家庭正處在乘風啟航的時候,前面還有很多大風大浪,需要家人做他們的後盾。可是我們已經風燭殘年,經不起折騰了。
  • 畢淑敏:我40歲才想明白的事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作家畢淑敏的這篇文章《我40歲才想明白的事》,希望能給予大家一些啟發。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覺得幸福是那麼重要。此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後來我才知道,是我錯了。可是,你一定要清楚: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自己幸福。我剛才說過,我到40歲的時候才明白了這些事情,源於那時我看到一個小的故事:西方某個國家在進行的一個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在報紙上發出了徵集答案的徵文,成千上萬的信函就飛到了報社。報社組織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想看看民眾中對於幸福、對於誰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樣的答案。
  • 40歲後才懂得
    40歲以後才懂得,一對好夫妻應該是這樣的:1、彼此信任兩個人一起生活多年,攜手並進,共度歲月,走過風雨,激情散去,平靜到來。未來的日子,沒有什麼困難不曾經歷過,也沒有什麼坎會跨不過去。重要的是,牽好身邊的人。40歲了,兒女大多不在身邊,家庭重歸了兩人世界。
  • 家是你最大的寺廟,父母才是你最大的佛!
    家是你最大的寺廟,父母才是你最大的佛!佛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若無相欠,怎會遇見?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還是高官,都應該善待父母。記住了,百善之首孝為先,養育之恩大過天。啥叫父母?一聲父親簡單,甘做你一生的靠山。一聲母親容易,寧願為你傾其所有。
  • 40歲——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才開始
    40歲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節點,如果你想活出真正自己想要的人生,請好好珍惜把握接下來的每個日子。人生沒有那麼多的詩情畫意,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傷痛。不要逃避,用心感受每個傷痛,人生經歷才更豐富,得到的才更多。40歲的我們,經歷了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童年,懵懵懂懂、青春叛逆的少年,精力充沛、熱愛自由的青年。
  • 父母需要什麼樣的「孝」?
    我自己已經步入花甲之年,上還有九十歲上下的父母健在,我既作為父母,也作為老年父母的女兒,想在這裡談談「孝」的問題。 我們上網搜索「孝順」的圖片,你會發現有很多都是子女給父母洗腳的畫面。而且很多學校開展德育中「孝」的內容時,也基本上是要子女給父母洗腳——或來校洗,或回家洗。我認為這種洗腳的「孝行」忽略了父母的心理需要,而且父母在不同的年齡段,對子女「孝行」的渴求是不同的。
  • 什麼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
    有時候,我在想,到底怎麼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給他們提供好的生活條件?不讓他們幹不體面的事?媽媽曾對我說,不要太記掛我,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別出差錯,我會照顧好自己。而她自己患腦溢血後遺症已有十年,幾年前,父親也去世了。我不知道,該怎樣報答父母,只覺得今生是還不清的。
  • 給一個40歲剩男介紹了3個女生後,我才明白,他真的不適合結婚
    導讀:給一個40歲的剩男介紹了3個女生後,我才明白,他真的不適合結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一個40歲的剩男介紹了3個女生後,我才明白,他真的不適合結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撒貝寧:把父母接在身邊不是孝順。引巨大爭議,那要怎樣才是孝?
    把父母接在身邊是孝還是錯?所以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我想都和我一樣曾在心中暗暗的發誓,等自己在這座城市安定下來後,一定要把父母接到身邊!那時他想,既然有這個能力,把父母接過來才能踏實一點。後來才明白,只是他自己踏實了,而父母並不「踏實」。那段時間恰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時間,所以即使把父母接到了北京,相聚的次數也沒有變得更多。而他的父母也以為,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和孩子見面,為了這個他們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了老朋友老同事,放棄了老年合唱團之類平時喜歡的活動隻身來到了北京。
  • 「妻子在,家才在」男人40歲以後,一定要明白的道理
    就拿40歲以後的男人來說吧,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到了中年時期,家庭跟事業都趨向於穩定。有的男人事業有成,擁有了不錯的資本,於是他們開始幻想,幻想與年輕貌美的女子相守,幻想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常有人說男人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專一的動物,因為他們永遠只喜歡20歲的女孩,如果這真的是男人的內心世界,那就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幸福的真諦,更不懂得家庭的可貴。真正聰明的男人都應該明白,年過40以後妻子在家就在。
  • 父母年老後最大的悲哀,是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兒子結婚後要和家人斷絕關係,他理直氣壯地說:「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父親聽到兒子的控訴後,愧疚得泣不成聲,滿頭白髮的他,對兒子鞠了個躬:「對不起,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父親不但沒有指責兒子的不孝,反而愧疚自己無能。
  • 人到老年,什麼才是最大的幸福
    他年近60歲,即將退休,唯一的兒子已成家立業,還生了一雙小兒女。妻子兩年前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如今在家帶孫兒。照說這樣的家庭,堪稱完美。親戚體格健壯,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輕幾歲,也沒有什麼大的疾病,唯一的嗜好也就是喝個小酒,抽抽菸。然而親戚卻並不十分滿意自己的狀態,總是不自覺地和自己的兩個兄弟相比。
  • 38歲剩女幡然醒悟:直到最愛自己的男人放棄後,才明白自己不值錢
    38歲剩女幡然醒悟:直到最愛自己的男人放棄後,才明白自己不值錢剩女是什麼都想要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並且開始反省。還記得自己20來歲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一個男人的真心。只要那個男人是我喜歡的,彼此都相互愛護,就什麼都不求了。可到了快30歲的時候,這些要求不再能滿足我,以前一朵玫瑰花就能打動我,而現在對一束玫瑰花都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