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發表了一篇叫「因為一條苦瓜,我看清了自以為是的愛情」的文章,有一個男性朋友看到了,她對我說:「那女孩就是不懂溝通,她開飯時就應該告訴老公,家裡沒有菜了,只做了他愛吃的苦瓜,自己不吃苦瓜只能吃白飯了。」女孩要這麼說了,她老公就什麼都懂了,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了。
看著他那副「我看透了問題的本質,快來誇誇我吧」的樣子,我回了他一句話:「女孩子更需要的是『主動愛我』,而不是『教你愛我』。
那篇文章底下,有兩個網友的留言,讓我看到了愛情很美好的樣子,他們是這樣說的:「如果我不喜歡吃苦瓜,那麼餐桌上就不會有這道菜」、「如果餐桌上只有我不喜歡吃的苦瓜,那他會立馬去買個菜來給我吃」。
這兩個細節洋溢著滿滿的愛情,我好羨慕這兩個網友,我相信她們很幸福。
兩個人在同一個餐桌吃飯,一個菜不管有多喜歡吃,如果另一個人一點也不喜歡吃,只有自己在那裡孤芳自賞,那也是食之無味。
一個愛你的人,不會喜歡吃獨食,他的良心會痛;一個愛你的人,會想盡辦法讓你免受委屈,一定不會把不必要的委屈強加到你身上。
一個人真的愛你,他會寧願自己委屈,也不委屈你,就像那女孩,哪怕自己不喜歡吃苦瓜,她也願意苦瓜給老公吃;哪怕自己要吃白飯,她也希望老公有菜吃。
一個愛你的人,他會顧及你的感受,就如那個網友說的,餐桌上只有自己不喜歡吃的苦瓜,他會去買你喜歡的菜給你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情感回應。
意味著對方看到了,理解了你對他的付出,想要用同樣的付出回報你,這就是主動積極的愛。
教你愛我跟主動愛我完全不一樣,教你愛我是卑微的乞求。
小蘇跟男朋友大學畢業後,變成了異地戀,成了周末情侶,有時候加班,連周末情侶都算不上。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半年,小蘇曾多次暗示男朋友去她的城市上班,可他總是轉移話題,避而不談。
小蘇希望男朋友來她的城市有兩個原因,一是她的工資高,發展的前景也很大,而她男朋友的工作各方面都不如她的工作好;二是小蘇的工作是父母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幫她得到的,如果辭職跟父母不好交代。
小蘇明白男朋友的意思,她經過多方面的權衡,最終決定先暫後奏,背著父母辭職,紙總是包不住火,父母還是知道了,跟她大吵了一架,關係鬧的很僵,小蘇是在跟家裡半決裂的情況下投奔的男朋友。
男朋友知道後很心疼她,暗暗決定要好好愛她,對她唯命是從,呵護備至。
小蘇以為他們的感情會天長地久,沒找到,不到半年男朋友就向她提出了分手,因為小蘇每次跟男朋友有磕絆,她都要質問男朋友:「我為了你跟爸媽決裂,放棄了大好前程,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她男朋友漸漸被這句話壓得喘不過氣,在小蘇面前越來越壓抑,愛情慢慢消耗殆盡。
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付出當做籌碼,去提醒、要求對方要怎麼做,那麼你的付出在他眼裡將會變質,變成了索取。
就好比他記得你的生日,主動給你買的生日禮物,那是他想要對你好;如果他忘記了你的生日,你提醒他要送你禮物,那就變成了索取。
一個人愛你,他自然能看得到你的好,他的心裡會有一個「情感帳戶」,把你的好一筆一筆的寫進去,並回應你的好;如果他看不到你的好,你強行讓他寫進情感帳戶,他將會反抗,同時會銷掉帳戶裡的一些記錄。
不要去教一個人愛自己,愛你的人不用教,不愛你的人教不會,不要把自己放在那麼卑微的位置上,平等關係的愛情將會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