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付出和回報,就算不完全成正比,也必定會存在一定的比例。什麼都不付出就想有回報,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心理,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謂的付出,要麼投入的是經歷,要麼投入的是感情,要麼投入的人情,要麼投入的是金錢,針對不同的事,需要有不同的投入,然後才會有收益,才會有回報。
尤其是在人與人相處時,你什麼都不付出,不懂得善待別人,不懂得尊重別人,別人憑什麼回報你?你妄圖算計是你的事,別人不理你就是了!
小蕊之所以能夠活得越來越好,之所以能夠在開了自己的公司之後賺錢越來越多,同樣也是遵循了上面提到的「投入與回報」的規律。她雖然花錢大手大腳,但是每一分錢花得都有意義,有價值,花得多賺得更多,就是她經營人生和公司的模式。
她一直都有這樣的魄力和潛力,可悲的是,她的前夫和婆家不懂,根本不考慮什麼「投入與回報」,只是盯著小蕊「花錢太多」這一點不放,說她不懂事,說她不節省,說她亂花錢,最後還逼她離婚,但等到最後,婆家所有人都後悔了,尤其是婆婆。
-01-
小蕊剛和前夫結婚的時候,就有開公司的打算。只不過,那時候她手裡沒有多少本錢,所以就想著先通過花錢積攢人脈,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公司。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她前夫和婆婆開始看她不順眼。她前夫是個沒主見的人,受盡了婆婆的挑唆之後,開始跟著婆婆和小姑子一起針對她,好好的一段婚姻,活生生被他們給拆散了。
受了離婚打擊的小蕊,沒有氣餒,在這種狀態下,她更是想著要幹出一番事業來讓婆家後悔,一來這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二來是為了報復婆家。
她這種敢想敢做的人,沒有理由不成功,該有的魄力,毅力和耐力,她全都具備,而且之前維護的人脈也都漸漸成熟,所以離婚後不到一年,她就開了自己的公司。
而她那個曾經嫌棄她「亂花錢」的婆婆,在聽說她離婚後開了公司的消息之後,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主動大獻殷勤求小蕊跟她兒子復婚。
-02-
小蕊自然不可能跟前夫復婚,因為通過了之前那段婚姻,她已經認清了前夫和婆家其他人的真面目。在她眼中,之前的婆家人全都是沒有價值,無可救藥的人,因為「窮」的觀念深入骨髓,所以她覺得他們這輩子就活該一直窮,沒資格讓自己去救濟。
小蕊本以為拒絕了婆婆提出的復婚要求之後,婆婆就會善罷甘休,可實際上並沒有她想的那麼簡單。
婆婆之所以求她復婚,並不是婆婆口中說的她有多好,而是眼饞她手裡的錢。復婚這條路斷了之後,婆婆就換了另一條路去算計小蕊的錢,打出的牌是「小姑子」。
在婆婆去求小蕊復婚那件事過了一周之後,婆婆又出現了,殷勤備至跟小蕊說,「兒媳,讓我女兒到你公司上班吧,月薪一萬就好!」
小蕊一眼就識破了婆婆的真實目的,當場怒懟婆婆,「你窮瘋了吧?誰是你兒媳,我跟你兒子早就離婚了。你已經不是我婆婆了,我也沒有小姑子,讓誰來上班不讓誰來上班,不是你說了算。還說什麼月薪一萬就好,你拿我這當什麼?當初你要不逼我離婚,我現在的錢倒是可以分給你,可悲的是,當初是你逼我離婚的,現在才開始惦記我的錢,晚了!」
因為現場還有公司的其他人在場,所以小蕊的這一番話,說得婆婆面紅耳赤,啞口無言,從此才徹底打消了婆婆算計小蕊的念頭。
-03-
上面這裡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問題,全都是「付出與收穫」或者說「投入與回報」的問題: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小蕊之所以能夠活得越來越好,是因為她懂得「投入與回報」,她這樣的人是個寶,無論如何都會越過越好。其實對於她的婆家而言,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好好珍惜她,之後自然會得到她的善待。
可悲的是,她的婆家根本就不懂什麼叫「付出與回報」,他們非但不懂得珍惜她,還嫌棄她,欺負她,逼她離婚,正因為他們沒有對小蕊付出過什麼,所以之後婆婆去求小蕊復婚,求小蕊收留小姑子時,才會被小蕊果斷拒絕。
換句話說,不僅賺錢方面講究「投入與回報」,人情方面更是講究「投入與回報」,尤其是兒媳和婆家人之間,如果兒媳一直在付出,一直在投入,非但沒有得到婆家的回報和善待,反而被欺負,這樣一來,一旦兒媳和婆家斷絕了關係,最後損失的肯定是婆家。
懂得付出的人始終都會懂得付出,不管結不結婚,都能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而不懂得付出的人,一直沒有付出,自然談不上什麼回報,時間會檢驗出到底誰對誰錯,誰輸誰贏。
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在婚姻中付出過什麼,又收穫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