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之墨186
導語
高房價,高離婚率的時代到來了,愛情和婚姻就成了奢侈品。
我們不能怪女人太物質,談戀愛只要有愛就可以,仙氣飄飄,婚姻沒麵包不行,不接地氣就得餓死。
婚姻是社會的安排,也是個人的選擇,一切隨緣,聽從內心,要相信總有一個對的人在等你,你遲早會遇到。
分享人:唐憲林 男 32歲
我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一個哥,一個姐都已經成家。
父親年輕的時候打工工傷致殘,母親體弱多病,基於這樣的家庭條件,我放棄繼續學習,儘早步入社會,分擔家庭的壓力。
我能早點賺錢,父母就不用那麼操勞,起碼不用為我的學費發愁。
我年紀小,沒人願意要我,我就跟著村裡鄉親在工地做雜工,年紀大了點,學了水暖工,一幹就是好多年。
每次發薪水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工地管吃住,我就每個月留點買生活必需品的錢,其他都匯給家裡,然後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他們查收一下,這一刻我以幫父母承擔而驕傲。
後來幾個工友承包工程,我就跟著他們做,一個月能賺六千多,我在城中村租了一個房,一個月1000,一日三餐為了省錢自己做飯,每個月再怎麼節省也得花費2500-3000元,佔據收入的一半,手裡留個幾百元,其他的都給父母匯回家。
城市房價日新月異,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城市的街頭,望著萬家燈火,多希望有一盞燈光是在等我回家。
可是,房價讓我望而卻步,首付要幾十萬,父母不能幫我,我也沒有積蓄,沒房沒車枉談愛情的年代,我只能守住自己內心的孤獨。
從26歲開始,和父母的通話中,「找對象」成了他們最多的話題,村裡和我年齡相仿的誰訂婚了,誰結婚了,誰有娃了,從他們的語氣裡,我感受到了他們的著急,有一次,母親竟然啜泣起來:「都是爹娘拖累了你,要不你也是當爹的人了。」
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安慰她。
工地是清一色的男人,我早出晚歸也沒有接觸女孩的機會,為了不讓父母在為我憂心忡忡,也因為,母胎單身的我也想品嘗愛情的滋味,所以,在28歲這一年,我開始了相親。
我在婚戀網上註冊了,也參加了一些社會性的相親活動,每一次見面我都精心打扮一番自己,努力的推銷自己,經濟條件不好,我就側重自己的人品,孝順,性格好,脾氣好,專一,會做飯,努力上進……可是我最後發現,這些都被排在了房子,車子後面,如果沒有房,車,這些優點我連說出口的機會都沒有。
第一句話是問我做什麼工作?當得知我和磚頭瓦礫打交道的時候,我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到了失望和不屑,接下來問我收入幾何?當我報出數字時,我看到對方連強裝鎮靜的耐心都沒了,當得知我沒房沒車的時候,對方一秒鐘都不願意在我這裡浪費了。
當然了,女孩不同,她們的問話順序也略有不同,大同小異,但基本都是這幾個問題,如果閒扯點別的,說明女孩素養很好,為了不唐突和尷尬,或者不讓自己被對方認定為物質,逢場作戲,敷衍了事,道別後,基本就沒下文了。
我從來不指責女孩物質,也不為沒人願意填補我感情的空白而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不是女孩現實,是自己不夠優秀,貧賤夫妻百事哀,沒人願意守得清貧,過捉襟見肘的日子,如果能遇到一個,願意和我從一無所有,一起打拼到應有盡有的女孩是我的造化,如果遇不到,我相信是緣分還沒有到來,這樣想我會安慰一些。
「一身清貧怎敢入繁華,兩袖清風怎敢誤佳人!」這句話讀來,讓我內心很滄桑。
四年的時間,我相親9次,均以失敗告終,我在心裡不斷的給自己打氣,才能鼓足勇氣面帶微笑迎接再一次的失敗。
這9次的經歷對我的打擊,說看破紅塵有些誇張,但起碼我是看懂了愛情。
經過這麼多次的錘鍊,我由開始的焦慮不安,變成了現在的淡然處之,不是消極,而是通透了。
生命的底色,本就是孤獨和蒼涼,不必在乎那些愛而無果,求而不得,人生本就是一襲外表華麗的袍子,掩蓋著生活的無奈和悲喜,何必自尋煩惱?如果沒有緣分就不勉強,即使感情空白也不將就,活在當下,享受孤獨。
——本文完——
關注@未央之墨 186 閱世間百態,品五味人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