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化名)與妻子馮美月(化名)早些年初下商海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經過多年的辛苦打拼,他們為這個家打下了一片天,家庭總資產曾一度達到千萬元。夫妻倆卻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衣食無憂的生活。2012年,他們各自為政打理生意進行投資,隱瞞和欺騙開始在這個家頻頻上演,曾經資產千萬的他們,現在負債纍纍。那麼曾經的財富王國為何轟然倒塌?夫妻倆的婚姻最終又會走向何方?
一開場夫妻倆都有提到,目前家裡的經濟出現了大問題,資金難以周轉。可是面對家庭經濟上的巨大壓力,馮美月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提了離婚,離婚後獨自借貸已經是她想到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在她看來,自己不是不能與丈夫患難與共,而是包括這次危機在內,家裡所有的難關都得她自己扛。
2012年,馮美月在北海買了套房子投資,交了兩萬定金後,馮美月才告訴丈夫買房一事。周全一直反對妻子在北海買房,他預估只有虧沒有賺。但馮美月就是不信,背著丈夫買下了這套房。
馮美月之所以堅持要買房,是不相信丈夫的預估,以前他們曾做過服裝店,當時丈夫也不認可,結果掙到了錢。自從買房後,丈夫埋怨了她六年,前年她把北海的那套房子賣了,確實虧了一點錢,但因為是急賣所以賣不了好價錢。
馮美月這項投資持續了六年,近百萬元砸下去,卻沒有激起半點浪花。周全對這個失敗的結果感到很心痛,對馮美月的一意孤行更是心有怨念,可馮美月覺得該抱怨的人應該是她。近幾年,丈夫不僅沒有安分守己,反而投資的勁頭比她還足,讓她無法接受的是,2014年的那次投資,丈夫自認為比較保險,到頭來卻賠的血本無歸。
2014年,丈夫偷偷投了110萬到一個融資理財的項目,馮美月覺得有風險趕緊讓丈夫退出投資,把錢拿回來,但丈夫不聽,結果這個錢被公安機關認定為非法集資,把錢給凍結了,至今都沒能拿回來。
兩人投資理念上的巨大差異,讓夫妻間缺少正向的肯定,再加上雙方接連的投資失敗,夫妻間相處充斥的全是指責和怨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夫妻間的信任也開始蕩然無存。經濟分開後,夫妻倆都認為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可心裡想著是成功,撲面而來的卻是劇烈的打擊。
經濟分開後,馮美月開了一家中醫館,開館沒多久她就感覺自己被騙了,跑去投訴。結果對方卻反過來投訴她非法經營,被罰了幾十萬元。三天之內就要交上罰款,馮美月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她四處去籌錢,可這個時候丈夫卻不管不顧。說到這馮美月泣不成聲,丈夫卻異常冷靜。
周全說,妻子罰款都是因為自作主張釀苦果。醫館開業到罰款他都被蒙在鼓裡,出事情的時候妻子也沒告訴他,出事以後他才知道,但他也無能為力,遠水救不了近火。周全說,在妻子心裡他就是窩囊廢一個,事事都要比他強勢。
更讓馮美月難過的是,丈夫不僅不幫她,還在背後拆臺阻攔她。馮美月在經營過程中,資金比較困難,她叫丈夫幫忙貸款,丈夫卻因逾期13次被銀行拒絕了。沒辦法之下,馮美月利用假離婚證去銀行貸款,丈夫知道後去銀行揭發她,說她騙貸,之後銀行就把錢給追回去了。到現在自己周轉很困難,朋友的錢也還不上。
周全說,別人匿名告訴他,妻子在外賭博貸款。周全問妻子是否借錢,但馮美月死不承認。周全沒辦法只好一家家銀行去問,結果真的被他問到了。周全之所以阻止,是因為不想增加家庭經濟壓力,現在他們家已經背不起債務了。不過妻子債務纏身,周全也不是全然不顧,他向親戚朋友借了14萬給妻子還債。
現在馮美月只想離婚,她想拿房產證去貸款解決資金問題,也不想再陷入與丈夫的感情糾葛之中。調解員認為夫妻倆一直在進行沒有交集的談話,兩人也沒有感情共鳴。丈夫在面對妻子人生中的大波折時,丈夫的反應永遠是「不知道、她沒說,」在感情上,兩人沒共鳴,兩個人永遠是在自說自話,雞同鴨講。觀察員紛紛指出,夫妻倆的矛盾就是兩人的性格不同,三觀不合。他們提醒夫妻倆不論是生意上還是生活中,要想避免矛盾,不僅要學會相互取長補短,更要懂得妥協退讓。
通過老師的勸說,馮美月的離婚訴求依然很堅定,但周全還是希望妻子為了孩子再考慮下,他承諾會幫妻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債務。但馮美月毫無所動,堅持要離婚。最後周全選擇尊重妻子的意願,好聚好散。